阳纲穴的准确位置图与作用
阳纲穴
穴位名
阳纲 Yánggāng,出《针灸甲乙经》。名解:阳,阳气也。纲,网上之总绳也。阳纲名意指胆腑的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阳纲穴与胆俞穴相对,气血物质皆来自胆腑,胆腑气血处半表半里,而本穴又在背外之侧,穴内物质为胆腑外输的阳热风气,此阳热风气即是脏腑外输的阳气汇聚而成,有对体内外输的阳气抓总提纲作用,故名阳纲。
经属
属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法: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下推3个椎体,其下缘水平线与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直线交点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分布着第八、九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皮肤由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重叠分布。
作用与主治
主治:胆、胃、胸、腹等疾患:如饮食不下,脘腹膜胀,黄疸,消渴,不嗜食,身热,胁肋痛,肠鸣,泄泻,腹痛,胁痛,脘腹胀痛,肠鸣泄泻,现又多用阳纲穴治疗肝炎,胃炎,胸膜炎,消化不良,胃痉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心内膜炎,肌内风湿病,蛔虫性腹痛等。
配伍
2、配气海穴治腹胀。
5、阳纲配肝俞穴、胆俞穴、阳陵泉穴、太冲穴、章门穴治黄疸病。
刺灸法
刺法: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不可深刺,避免伤及内脏。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或艾炷灸3-7壮。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肠鸣泄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身热目黄。
《针灸甲乙经》:食饮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赤黄,阳纲主之。
《针灸大成》:主肠鸣腹痛,饮食不下,小便赤涩,腹胀身热,大便不节,泄痢赤黄,不嗜食,怠惰。
《针灸资生经》:消渴,身热,面目黄,不嗜食,怠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