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们把八年级学生需要记住的教材数量用X来表示,那么学生就应该同时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几倍的教材:3X,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107页
这两天都在准备期末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有相当多的同学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真的很差,知识的保持率比较低,还有一些真的是考过很多遍的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在学生问我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存在着一个惊人的问题:很多说法在我们老师眼里看来是一个常识的东西,在学习眼里看来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我们老师在讲解教材或者习题的时候也没有过多地解释。比如自认为不需要解释的或者之前解释过的一些概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扣除、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率、价值总量、财产性收入、价值链、附加值、深加工、融资等这些常用的概念,讲解的时候都讲过一次,我以为很好理解,但是过不了多久再次出现的时候学生就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这除了学习习惯不好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因素在干扰呢?今天早上在带早读的时候,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里面的一系列文章,我终于发现里面的缘由了。学生在学习这些概念的时候,并没有和自己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比如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文章中说道:在教这部分教材时,如果在儿童的意思里事先没有一些能跟教材“挂起钩来”的思想,那么就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住他的注意力。在这里,学生的注意力取决于他事先知道的一系列常识,有了这些常识,他就会把毫无趣味的教材看成很有趣的教材。(第87页)我们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是什么,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学生熟悉的例子,我们考虑的往往是教材,而不是学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建议道:占据你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努力向它攀登。(第101页)为了提高教育效果,我们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该事先学习很多有趣的材料,这些材料应该比教材知识更好理解,同时又能够帮助自己理解教材。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学生要掌握足够的感知新教材的素材。就像我们教师一样,我们的知识储备应该是教材知识总量的10倍、20倍、100倍,同样,如果学生提前感知了数倍于教材的相关素材,那么在掌握新教材的时候,就会显得比较轻松。在班级应该建立图书角,精选书籍,这些书籍应该和教材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又比教材知识有趣的多,比如跟历史相关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等,如果能找到足够多的类似的书籍,那么无疑会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在备课的时候,要准备足够多的、跟学生实际经验密切相关的素材,提前让学生感知到课本知识就是来源于生活,不是什么神圣不可攀的东西。不要高估学生的常识。很多我们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在学生眼里看来可能真的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们的阅读面很狭隘,我们教师在讲解新课或者是题目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