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原生家庭》一书带来的思考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是“顺从者”或者是“改造者”?
《超越原生家庭》一书中,对于这个问题做了以下的注解,书中将一个个体比喻成一个细胞,这个细胞如何分化成两个即有链接又能够有自我独立意识的存在(只有那些“分化”成功的人才可以真正地“做自己”。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自由地思考问题和感受事物,而不用过度考虑别人的喜好或批评,也不用过分批评或奉承别人。这样的人是开放的,他们愿意接受自身与别人的差异。当别人要求他们做出转变时,他们也不会做出过分的反应。他们也愿意做出改变,乐于接受新信息,善于对自己重新定位。他们并不认为”需要“改变”就意味着自己有不足和缺陷。
一位好朋友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更加直观的答案:我们应该是“修行者”,当你笃定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当你笃定你可以先具备修缮自己的能力之后,再有余力去帮助伴侣,既可以避免一开始就自我认定自己为完美,别人为不完美的自我认知,也可以避免自己在无声中淹没了自己。
如何避免女性习得性“无力感”以及如何更好的去面对男性的洞穴期?
传统模式下中国式女性在很多的时候,容易使自己处于一种习得性无助或者无力感,这种感受体现在女性自身的无意识,她没有意识这种情绪来至什么地方,常常会容易陷于自责中,这种无力感会在女性37~40岁之间暴露的非常明显,这个时段的女性常常会面临所有年轻女性优势的丧失,绝大部分的女性在此阶段会处于没有目标的状态,你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你的丈夫已经处于自我调节阶段,因此许许多多的女性就会通过控制欲望来建立与孩子与家人的链接,变得不易于沟通或者回缩至孩童时期。
所有我们常常需要提前来了解即将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最好的告别》一书中曾经提到,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将衰老或者心理重建这一类形成一种预防体系,就是你提前了解它,你提前去预防它,你提前去自我规划和自我疏解。
同样中国式的男性在情绪低落时,会时常躲进自我洞穴中,无论是自我情绪疏解或者自我回想也罢,当他从自我的洞穴中走出来的一刻就意味着他尝试愈合了,洞穴式的存在就是它给了男性一个很好的保护性,同样的是它也会加深男性的孤独感,作为女性,既要能够在他回归洞穴期时,保持安静,不去依赖,也要有他走出洞穴偶尔想倾诉时,棋逢对手般的解答和见解,是柔弱的女性还得是见多识广的兄弟。
写了很多年的日课,检索出来最多的词语,就是问心无愧,棋逢对手,落子无悔的感受,那么我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个体?
我觉得这12个字,很多时候已经全部概括我的自我成长,做我能做的,是我对自己的定义,我时常诵读。杨绛先生百岁感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写下此篇日课,送给对生活多了一些认知的自己,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在我很多次阅读之时,心境都截然不同,我由衷的佩服老人对生命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