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 漳州木版年画(T)
2009-2 漳州木版年画(T)
志编号 | 2009-2 | 版别 | 影写版 |
名称 | 漳州木版年画(T) | ||
全套枚数 | 4枚 | 发行日期 | 2009年1月18日 |
全套面值 | 4.80元 | 全套售价 | 4.80元 |
原画作者 | 设计者 | 王虎鸣 | |
雕刻者 | 责任编辑 | 王静 | |
整版枚数 | 20(4×5)、20(5×4) | 整张规格 | 240mm×150mm/240mm×150mm |
发行机构 | 国家邮政局 | 印制机构 | 北京邮票厂 |
防伪方式 |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 ||
备注 | 资料提供:颜文华 |
图序 | 票图名称 | 面值(元) | 邮票规格(mm) | 齿孔度数 | 发行量(万枚) |
4-1 | 狮头衔剑 | 1.20 | 40×30 | P12 | 1099.81 |
4-2 | 日日进财 | 1.20 | 30×40 | P12 | 1099.81 |
4-3 | 天仙送子 | 1.20 | 30×40 | P12 | 1099.81 |
4-4 | 老鼠嫁女 | 1.20 | 40×30 | P12 | 1099.81 |
背景资料:
年画是一种古老民间艺术。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经常听到鬼哭神嚎的声音,无法入睡。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命令画工将他俩人画在宫门上,称为“门神”。旧时中国民间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的习俗,年画是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过年前,家家户户在室内贴年画,门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因为一年更换所以称作“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繁多的民间民俗活动是漳州木版年画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年画内容主要也是喜庆迎新和避邪两大类。
木版年画在唐代时由中原传入漳州。宋代,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了民间版画刻印技术的发展。漳州民间木版年画作坊,原主要分布于漳州市城区,其产品不仅在闽南,省内各地和广东岭南一带销售,还远销台湾、香港、新加坡、泰国、缅甸等。这里的木版年画艺术源远流长,有史料称“宋刻书之盛,首推闽中”。漳州木版年画随福建雕版的发展而发展。到了明代,漳州的木版年画逐渐兴盛,已经有数家作坊出现,比如“曲文斋”、“多文斋”等。清末民初,年画生产达到鼎盛,年画作坊有20多家,产品远销到台湾、香港、东南亚及日本等地。漳州一带历来以节庆制灯、贴年画为俗,是木版年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漳州民间木版年画业作坊称为红房,清代至民国初,漳州“红房”发展到二十余家。著名者有裕泰作坊、胡庆堂、丰盛作坊、汝南作坊、联大作坊、彩文楼、洛阳楼、锦文年画店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颜氏家族系列作坊,比如锦源堂、永华堂、文华堂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