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一把,还是顺其自然?

推一把,还是顺其自然?
作者:瑞瑞妈妈
—— 一堂PHP讨论课的启示
昨天的PHP课,使用了我和孩子聊天的案例。
“他:'是否又该到医院开假条了?’
我:'嗯。’
他:'能否办理休学呢?’
我:'可以找老师问问,休学要跟着下一届学生走。’
他:'如果不能跟着这个班走,我以后也不去这个学校上学了。’
我:'也可以转学,不过现在转学比较难,可以在别的学校读书,回原学校考试。你准备什么时候跟着这个班上学?’
他:'也许下学期吧!’
我:'跟着原班走,能跟上吗?’
他有点烦躁,走了。”
通过大家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我的启示如下:
一、 我没有听到孩子的声音。我说的太多,没有好好引导孩子去说出他的想法和感受,使孩子失去了探索、尝试和思考的可能。我以前总是急于告诉孩子我的经验和有关的知识,现在虽然已经改了很多,但是仍然忍不住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说了出来,没有采用引导式提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想法。对话要以孩子为主,家长要扮演跟随者的角色,在孩子面前示弱,甚至表现出弱智,他们会找到一些成就感,慢慢自信就会有了。
二、 恐惧、焦虑和担心驻扎我心。这段对话的背后,是我内心恐惧、焦虑和担心的底色,所以在和孩子对话时,我表现出的就是对孩子没有信心,没有耐心,纠结的状态。我自认为和同事说话不是这个样子的,平时大家都反馈我是个温和的人,就是因为我在和同事说话时,没有担心和焦虑,在和孩子说话时就有了,我和孩子的共生关系太强了,我总是把他的事情当成我的,总想为他做主,总是怕他走弯路,结果他就摔了如此一个大跟头,或者说,他是以摔大跟头来反击我对他的控制的。我感觉孩子最喜欢和我聊天的时刻,就是我讲自己的糗事,或者瞎扯外面的趣事时,那时候比较放松吧。但是一提上学的事情,我首先就焦虑了,这天就聊不好了。所以不论聊什么时,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放松的心态。
三、潜意识我无法接受孩子不上学。为什么我不能引导孩子说出他自己的想法?也不和他使用头脑风暴法比较继续休学和上学的利弊呢?主要是我内心无法接受他继续休学的事实,我害怕把一切说开了,他真正说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我无法接受打击,所以我宁可自己说,而不听取他的想法,是我的内心脆弱,无法接受事实,内心还存有一个美好的幻想,不想打破这个幻想。可是这个幻想不打破就真的存在吗?就能实现吗?
四、聊天即使聊出糟糕的东西,也不可怕。昨天泽星妈妈说,可以和孩子多聊几次,一次不行,就接着聊,每次都会有理清楚的地方,一步一步就逼近真相了。玥玥妈也说把纠结成一团的东西,理成一根一根的。在这一点上,我有点操之过急,总想一次就聊清楚,否则就不聊。其实通过聊天,发现孩子纠结和犹豫的地方、甚至偏激的地方,我才可以明白努力的方向,进一步引导他。以前,我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好的想法,我就着急,其实孩子是动态变化的,今天他这么想,明天可能想法又变化了,有时孩子说狠话,就是考验父母能否接住他,不妨幽默一把,顺着他说。通过启发式提问,可以启发孩子思考,也许孩子只说了一句话,背后有一个大故事。和孩子聊天,就是要增加聊天的回合。
五、我在给孩子提建议,还是在添堵?这个也是泽星妈妈提的,这句话刺激到我了。我起先没有想到我的话里有这层意思,仔细一看,果然如此。前面提一个建议,后面就跟着“可是、但是”,我什么时候形成这样的讲话风格?前几天看《非暴力沟通》,里面一个举例说,一个女的面临坏人的生死威胁时,想起母亲和她说:“你每次说'可是、但是’时,我就想杀了你!”所以她面临这个坏人的威胁时,她牢记不能说“可是、但是”,不为自己辩解,而是从对方的感受讲话,最后脱险了。我看完后,还挺有感触的,告诫自己,不要老说“可是、但是”。还记起一位退休的领导和我说,他的小孙女,和她奶奶说:“你不能说后面的'可是、但是’。”我当时听了也是会心一笑。原来我明白了,并没有做到,还在无意识之中做着同样的事,从知道到做到,隔着那么长的路,这次的反思,让我又进了一步。我记得有一句话说:“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我当时听了这话,还有点不以为然,心想,谁会这么蠢呢?实际上,我就正这么做呢。玥玥妈提醒我:“把精力放在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上。”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时刻要觉察自己,提醒自己,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给孩子添堵。我妈也是一个经常给我添堵的人,我是多么难受,想逃离她,我一定要引以为戒。
六、对孩子的想法,唯有接纳。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想法不接纳,否定,或者一直纠结想改变他,就是在消耗彼此的能量。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如果一直纠结上不上学的问题,也是在消耗彼此的能量。对于孩子的想法,唯有接纳,彻底放下,让他觉得怎么想,怎么做都是可以的(前提是我了解我的孩子,是一个规则感和道德感很强的人,不会干危害人类的坏事),家长都会支持他,给他托底的,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拐杖,在他需要的时候,永远在背后支持着他。孩子只有彻底放下后,没有了能量的消耗,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将能量真正用在奋发向上的方面。
七、孩子要活出自己。昨天玥玥妈在群里发了一段学习感悟:“为什么休学、自卑、有情绪问题的孩子总是表达自己非常糟糕?因为孩子的这种表达对他自身来说是一种善,一种保护,潜台词就是'我就是这样没用的,我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了,我没有自信,不要对我抱希望,我会让你失望的,我已经这样了,你还能怎样要求我等等’,这样自暴自弃的状态表面看起来是孩子极度的自卑,本质是希望避免在与父母家人的关系中进一步受到伤害(希望不再是为了满足父母而活,不再被控制、评判、指责)。”我觉得孩子现在就有点“我要活出我自己的生活,不要过父母安排的生活,如果你敢控制我,看我怎么反抗你们,明着反抗不了,我有的是办法”,潜意识里有着鱼死网破的决心。玥玥妈也提醒我:“为什么你出一段差回来,就会觉得孩子有一个很大的进步,什么原因呢?”可能就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孩子彻底放松了,活出自己了,他的能量和潜力被激发出来了。孩子本质上还是个好娃。
八、具体到孩子上学的问题上,是推一把,还是顺其自然,我还有具体的几点启示:
(一)继续观察孩子的能量状态
如果孩子能量不足,即使把他推到学校去,可能还是会回来。再次回来,可能对他的自信心打击更大,他再次走出来,再次复原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信心,要避免再次退回。所以,要继续观察孩子的状态,最好还是等待孩子自己提出来比较好。孩子的能量状态高了,他在学校才能待的下去,才能接受每天10个小时的学习状态,后劲才足。
(二)家长继续放松,过好自己
暂时不要把学习和学校挂在嘴上,以免给孩子增加压力,增加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家长还是要好好过好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能量状态,自己过好了,能量高了,才能继续带动孩子走出来,才能缩短孩子走出来的时间。
(三)适时和孩子分析各项选择的利弊,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
我自己先做好准备,把各种可能的方案的利弊先好好想想,列出来。在孩子心情好、状态好的时候,和孩子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分析各项方案的利弊,最后由孩子做出选择。无论孩子做出什么选择,都要尊重他。因为这是他的人生,而不是我的。
(四) 注意日常生活中各项能力的培养
上学,肯定是各项能力和心力最后调整好了的结果。针对他的某些能力的不足,还是创造一切机会,抓住某些契机,有意识的去培养。针对他面对的各项困难,自己也要想办法,引导他去思考,去解决,帮助他真正克服困难。
(五) 相信孩子,肯定会走出来
孩子目前的状态一天天在变好,感觉他的情绪更加和顺,能做更多的家务,也能看课外书了,思考问题更加深入和有力量了,能够出去的次数更多了,睡眠也更加正常,总体上孩子在走上坡路。我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孩子蜗速进步,现在这种状态,慢就是快。我不能因为孩子不满足我的期待,我就着急、失望,去做他不需要的、或者没到火候的帮助。
每一次的PHP课,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交流,大家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不同阅历下经验的总结,总能从我自己永远想不到的角度,挖出我的思维死角,触目惊心的发现自己暗藏的潜意识,我觉得是一件痛快的事情,也是一次快速的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