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市值碾压地产 莲花味精也曾是细分品类第一却濒临破产
海天酱油,莲花味精,一个是以大豆为原料做酱油,一个是以玉米为原料做味精。
然而,一个做到了当下调味品细分品类里的第一,一个却已经从曾经的调味品细分品类第一的宝座上跌落了很久。
自今年9月份以来,海天味业的市值一路走高,先后超越万科集团、保利地产等企业的市值,就在本次双十一之前,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味业”)的市值达到了3086亿元,冲进了A股市值排行榜前二十,碾压整个房地产板块。
与此同时,11月5日晚上,*ST莲花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睿康投资的股权将被法院强制执行,其持有公司的全部股票即将被拍卖,公司面临易主。而就在不久前,公司因未能按时清偿巨额债务,正式进入了破产重整的程序。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企业而言,对比两家企业我们能发现很多共同点,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人难以想象。
20世纪九十年代,味精从日本传入我国,一经面世就广受欢迎,国内出现了无数乡镇味精小企业,由于生产技术门槛低,不仅味精厂生产味精,连乳品厂这类八杆子打不着的工厂,也生产味精。
而莲花味精,在当时无疑是其中的翘楚,辉煌时期销量曾达亚洲第一——在小的时候,小编一直以为味精就是莲花味精,直到现在,看到熟悉的简易包装还是觉得比较亲切。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先是鸡精开始风行,冲击传统的味精市场,然后在饮食健康领域,开始流传味精影响健康。
其实,科学的说法是,与食盐一样,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中含有钠元素,过量摄入钠,会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结果,造成了现在人们依旧在食用日常用量更多的、同样含钠元素的盐,却开始减少本来就食用很少的味精,美其名曰:健康饮食。
说到这里,需要给大家普及一下味精的制作。与酱油用大豆制作一样,味精也是粮食加工而成的,大米、玉米、小麦都可制作味精。
资料显示,莲花味精自2001年起将原料替换成小麦和玉米,在莲花味精最火爆的时代,由于莲花味精原料需求巨大,导致河南本地玉米供不应求,于是业务员陆续跑到东北、内蒙古采购,进而导致这些地区的玉米价格也开始走高。
据媒体报道也显示,“味精厂连续多年欠债玉米供应商几千万的资金,同时银行贷款又产生了大额的利息,货款一时没收回来,接连就引发了积怨多年的“三角债”。大批玉米供应商起诉,企业还债压力剧增”。
而更多行业数据也显示,作为最早的玉米深加工产业,目前味精行业在整个玉米深加工链条中的比重已经越来越低,单独从事味精加工的企业数量也是不超过两手之数。
在返回头来说莲花,在味精产业低迷的这些年里,莲花味精像海天酱油一样,也搞过多元化,从皮鞋、纯净水、物流、智慧农业、金融等等领域都有涉足,但由于缺乏相关行业基础,最终却无济于事。
值得深思的是,据2004年的一篇报道《莲花味精集团小麦替代玉米生产味精获得成功》显示,“按照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带动农民增收的要求,莲花味精集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用小麦替代玉米生产味精”,该项目投资3.9亿元,另有媒体报道总计成本达到7亿元。
2003年莲花味精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亏,当年业绩差的原因之一是公司流动资金不足,同时原材料小麦价格上涨,造成公司的原料供应不足。2004年4月28日,根据莲花味精的公告,莲花集团占款达到了9.49亿元,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营。
“玉米生产味精的设备停了,小麦生产味精的设备未能达产,造成味精生产急剧下滑。”这种说法被有关负责人证实。
虽然从当前我国小农种植经济来讲,一斤小麦、玉米错个一两分钱,感觉不明显,但放到大宗交易市场,特别是一年消耗几百万吨的原料的大型深加工企业,价格的变动会被无限放大,成为一个价格剧烈波动的行业。
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粮食深加工产值和粮食安全方面的界限一直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早在2017年就因为玉米价格的持续走高,引发政策对深加工产业的调控。
而对当前国产大豆市场而言,虽然目前仍维持在较为稳定的价格行情中,给了国内豆制品企业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但这种显性的稳定下,潜藏的是农户种植收益的隐性下降,以及产业竞争力的下降。
当然,对于个体企业的经营而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身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