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节吃什么
在我国古代,有每日四餐、三餐、二餐甚至一餐的形式,四餐和三餐一般是诸侯和贵族才可以享受的饮食模式,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日两餐是比较常见的形式,甚至有些贫苦家一日一餐也是常态。
农民一般早出晚归,所以早晚两餐分别提前和延后,早餐一般在家里食用,而晚餐则一般在午后由家人送到地头。两餐从很早就开始形成,并一直沿用到今日在个别地区还习用着。
古代三种饮食时间
日常的两餐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求,但如果赶上节令习俗,则形成了一种较高的饮食文化,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名目繁多的节令食俗。
立春
立春出现很早,是源于人们的农事活动,汉代时发展成为受大家高度重视的节庆。周处的《风土记》记载'正元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五辛者,所以发五脏气也',五辛指的是一葱、二薤(xie)、三韭、四蒜、五兴蕖。就是用五种辛香的菜蔬做成饼敬献老人。
五辛
到了唐代,就有了春饼之称,'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同时自皇帝到州县长官都要实行隆重的'鞭春'仪式。
鞭春也叫打春,首先在立春前几天,就要开始准备土牛和一些祭祀物品,自立春前一日,官员要到东郊迎春,祭祀芒神。在立春日那天,京师的官员要将放置芒神和春牛的桌案进献给皇帝,叫做进春。在进春之后,会土制的春牛送回官署,然后将其击碎。而一般在送回的路上,百姓便已跟随,当春牛被击碎时,众人会抢夺击碎的春牛碎片,放回家中,以预示吉祥,因此也叫做'抢春'。
春牛祭祀
这种习俗一直到清代实行,《帝京岁时纪胜》载'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菜、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民间也流行吃春卷,咬春,喝春酒等,但到了现代,就只剩下吃春饼的习俗了。
春饼
元旦和除夕
汉代以来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一般百姓家会祭祀先辈画像,吃'汤饼',这种汤饼是指包括带馅面食在内的各种面食的统称,所以现代的饺子的原型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尚书 洪范》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饺子作为一种形状特定又内涵丰富的食品,可以充分体现人们对五福的追求,所以过年吃饺子成为中国人的历史传统。
《荆楚岁时记》记载南朝时荆楚地区元旦拜贺之后,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táng)、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
这椒柏酒在东汉时出现,就是用花椒和柏树叶浸制的酒,可以去病长寿,到明代山东、嘉兴一带还有此习俗。桃汤即以桃树的枝叶和茎三者煮沸成汤,古人认为桃树可压邪气,制百鬼。胶牙饧出现在南宋,就是麦芽糖。
现代麦芽糖
另外南方地区还用糯米,北方用黏黍制作年糕,取年年高之意,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期,尤其以南方最为流行。
元旦的前一天是除夕,也就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传统的年自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初五,都属于年里,而农民也正值一年中最长的闲假,所以农民的年一般到正月十五,甚至到二月初二。
元宵
元宵节,即古灯节,在正月十五,最早始于汉武帝时,到东汉明帝时,颁布这一天'燃灯表佛'之令,遂开始普及民间。这一天称为'上元',这一日晚称为'元宵',典型的节日食品有内包糖,枣泥,果酱,豆沙等馅料,外敷澄粉皮或滚以糯米粉的圆球,用水煮,汽蒸,油炸等方式做成美味。历史上江南地区民间还有在上元日炒糯米谷以卜的风俗,而在北方一些地区,则有爆糯米花的风俗,这是古代膨化食品的较早记录。
元宵、面蚕
除此以外,唐宋时元宵节人们还会吃面蚕,宋代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
面灯也叫面盏,就是用面粉做的灯盏。清乾隆年间陕西《锥南县志》记载'正月十五,以荞麦面蒸盏燃灯,按十二月,以卜雨降。'面灯在正月十六落灯之日煮或蒸而食之。清咸丰年间,山西《澄城县志》记载'正月十五日蒸荞麦面为灯盏,注油燃灯,次早食之。'
面灯
寒食
寒食节源于三代的禁火制度,《周礼 秋官》中'司烜氏'的职责之一便是'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军旅,修火禁',就是在多风,干燥的季节实行禁火令。到后来人们的防火意识加强,所以这种禁令便废止了,但在禁火期间的寒食习惯却成为了一种礼俗。到汉代又与介子推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寒食节。由于寒食不能用火,只能吃冷饭,所以后来出现了'寒具',即馓子,这应该算是历史上最早的点心了。另外,由于连续吃凉的食物对身体不好,所以汉代还兴起'寒食蹋蹴'之风,蹋蹴就是一种带有习武性质的踢球游戏。
寒具
端午
古代五月初五这天,人们'蓄采众药,以蠲(juan)除毒气',后来发展为'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rang)毒气',又有竟舟,饮酒的习俗。在《风土记》中,提到五月五以菰叶裹黏米煮熟,叫做角黍,这就是后世的粽子的前身。到了两汉以后,糯米取代了黍,粽子便正式出现了,到了魏晋以后,屈原的故事才与这个节令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今天大家熟悉的端午习俗。
除了粽子,浙江一带在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分别是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河雄黄酒。东北一带会将煮熟的鸡鸭鹅的蛋放在孩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可以避免腹痛。很多地方还会在端午煮大蒜吃,认为可以清除毒素。
粽子和雄黄酒
七夕
七月七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汉代,一直流传至今。传统来讲七月七日要暴晒经书,因为这个季节适合晒书,唐朝时还将七月七定位晒书节。同时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与筵席上。汉代七夕时上至天子下到庶民,都会十分注重这个节令,但随着重男轻女的观念越来越重,到了南北朝时,七夕就成了妇女们的节日了,那时妇女们竞相斗巧出新,以'乞巧果子'等面食及时果祭拜,手巧的女子会将面食捏成各种花样,还会将瓜果雕刻成各种造型和图案,称为'花瓜',因此七夕节后来又叫做乞巧节了。
古代女孩过乞巧节
仲秋
仲秋的观念源于古人对月的自然崇拜和对女性的崇拜,外面今天熟悉的嫦娥的故事是基本到汉代才固定下来的,在汉代之前,嫦娥的前身是常羲,是帝俊的妻子,生下了十二月,后来逐渐演变为大家熟悉的嫦娥的故事。
仲秋作为人们的习俗,大致形成于唐代,仲秋之夜往往有钱人会喝酒赏月,而在民间也出现了'玩月羹'这样的节日食品,这是以以桂圆、莲子、藕粉等精制而成的。据说在五代时,开封一位专卖四季小食的张手美,每届中秋便以玩月羹应市。'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但这两本书中都尚未将其与中秋节联系起来,似为一种普通市食。月饼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应始于明代。在明代的各类书籍中,开始出现了大量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描述。
玩月羹
中秋佳节除食月饼外,一些地方还有食'桂花糕''桂花酒'的习俗。八月十五桂花香。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喝些桂花蜜酒、吃些桂花蜜糕,乃是中秋之夜饮食风俗中的又一件美事。屈原《九歌》中'援北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表明我国很早开始就用桂花酿酒了。人们喜食桂花,入米面可做成桂花糕;用桂花熏茶,可泡饮'桂花茶';用糖或食盐浸渍桂花,还可长期保存于密封容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