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谜
《论语》之谜
这个时代,不缺观点。而缺少事实。
本文我只写事实,而不做结论。
论语的发现之谜
大概是汉武帝末年,被封在鲁地的鲁共王刘宇,为了扩建宫殿,破坏了孔子的故宅。结果在拆除过程中听到了一声“鼓琴瑟钟磬之音”。当时觉得害怕,就不敢继续拆了,之后他就发现了用古蝌蚪文写的论语,于是进献给已经尊孔尊儒的汉武帝,这就是“古文论语”的来历。
汉武帝时期这样的封王进献异宝异人的事情很多。
乐成侯丁义方士推荐栾大给汉武帝。武帝以为栾大能通神仙,封五利将军,后又封为乐通侯,更把自己的女儿卫长公主嫁给这个骗子。
但是《史记,儒林传》记载,”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由此可以推知,即便没有这个挖墙得宝的故事。孔子后裔之中也有相关藏书。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东汉汉武帝时期,已经流传有《论语》了。只是可能因为秦时焚书坑儒和战乱的缘故,并没有古书流传下来,只有口耳相传。
当时主要分两派,一派是鲁论语,一派是齐论语。两派的论语内容不尽相同,意义上的解读也不同。这两派的差别实际不大,所以统一被称为今文论语。意思是当时人已经了解熟悉的论语。这个论语因为传授者的不同,释义,内容上都有不同。
而我们刚才提到的古文论语和这个今文论语的差别就非常大了。
内容上的差别不多说,主要的差别在于释义上。
用周予同(近代经史学大师)的话来说“今文学以孔子为政治家,所以六经就成了孔子的政治纲领,是微言大义。特色是为功利的,流弊为狂妄。古文学,以孔子为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所留,所以偏重于名物训诂,流弊为繁琐”
大家不要觉得不同版本的论语只是字数和内容上的差别,实际上解释上的差别才是巨大的。不同于当代的论语解读,古代的论语被当做政治和行为的指南。那么一字一义的差别,实际上都有巨大的结果。
论语的作者,编辑者之谜
论语的作者公认的说法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写。但是具体是哪些人所写,怎么写的,说法不一了。
一说
郑玄是东汉末年的大儒。他认为论语的作者是仲弓,子夏等人。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转引郑玄注云:《论语》“仲弓、子游、子夏等撰。
但是这个说法有一点小问题。
曾子是孔子72弟子中年龄最小的。比孔子还要小46岁。论语中记录了曾子临死前的话语。那么论语的编辑者必然不可能只有孔子的72弟子,必然还有再传弟子的加入。
又一说
程子,就是宋朝儒学大师程颐,典故程门立雪,就是指他的门。
程子认为“论语之书,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故其书独以二子以子称”
这个说法更早地提出者是唐朝的柳宗元,柳子厚。
清朝人姚鼐认为“曾子,有子称子,”不过是孔门里对特殊人的尊称互相流传下来而已,并不是称字,称子有什么特殊区别而已。以此断定论语的作者并不合适。
坦率的说,当初汉人,宋人去论语成书时未晚都不能断定论语的作者,编辑者。我们的今天,纵然有了考古做为利器,实际上也不能确定真正的作者和编辑者了。
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认为“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个说法是比较公允的。但问题在于,班固已经是东汉时人了。离鲁共王献论语已经有接近200年了。只能说,这是东汉时学者对论语的共同看法了,并非真正的历史证据。
但是西汉的史记中并没有提到论语,应该是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论语尚未流行的缘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论语的真伪之迷
孔子死后,孔门实际上一分为八。
这八家对于孔子的理解都有不同。这些人对孔子的理解意见不同,对六经的解释也不同。这必然导致,论语的编辑过程中伴随的派系斗争的问题。究竟论语是孔门八家哪一派的意见为主,这已经很难说了。
一些研究者还考据法家和墨家,认为这两家实际上也是孔门传人的分支。这里我们就不细说了。
更重要的是,这八家在自己的书中并没有提到过论语。孔子有被提到,但是论语的中的孔子言行并没有在这八家的书中被提及。
比如著名的荀子,乃是战国时期的诸如儒家传人,主持齐国稷下学宫。以他在当时儒门中的地位,他就算自己没有参与编辑论语,至少他应该阅读过论语或者知道论语。但是荀子著有《荀子》一书。但荀子中并没有引用论语中的任何一句话。
论语版本之谜
刚才我们说到鲁论语,齐论语,还有古文论语。
古文论语和今文论语的差别,大概字数上差别至少有400多字。
在当时人看来,是谁也没有办法说服谁的。实际上中国两千年历史之中,即便是清朝灭亡之后,古文论语和今文论语的胜者也没有盖棺定论。
一直等到西汉末的张禹。(他和王凤同时,之后就是王莽出世了)
张禹当时贵为丞相,又是汉成帝的老师。因为这个原因,他的学说特别受看中。他本人采纳齐论语和鲁论语这两种今文论语的特点,自己编了一本。当时人称之为《张候论》。
这把论语一出,齐论语和鲁论语,包括古文论语,基本上就失传了。
这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因为张禹其人在学术上实际并没有真的成就可言。
班固在汉书里评价他说“禹性习知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管弦。。。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彼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乎!”大意就是说这人是一个佞臣,在儒学上造诣不深。
而真正有成就的儒学大师来把论语重新整理,要等到东汉末年了。
东汉时,今文论语渐渐失去了大家的信任,重新兴起了古文论语的热潮。可惜古文论语当时近乎已经失传。
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时期,有郑玄出世。他主要学古文论语,但是采纳了当时流行的今文论语,做了一本《论语注》。在这本书里,大家可以隐约看到一些古文论语的内容。但是真正的古文论语全文,现在已经没办法找到了。(此人后来被袁绍子袁谭所害,病死了。)
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考古曾经发现了一本论语。但是也是齐论语。古文论语永远成迷了。
论语内容之谜
不读论语的人,往往认为论语都是记录孔子和孔门弟子言行的书。
但实际上,论语中有许多公认错误的内容,公认并非属于论语的内容。
古代的书籍多采用竹简。而且论语的传播还有很大程度的上的口耳相授,所以有错漏是很正常的。
竹简上的空白之处,往往传书者会写入(刻字)其它书的内容,并非故意造伪。但是流传多了,终于成了虚假的内容。许多古书都有这样的内容。论语中也不例外
比如论语的《季氏篇》,末尾有“邦君之妻”章,不是孔门的事情。
比如《微子篇》,末尾有“周公谓鲁公”章,文义孑然不同。当属错漏之文。杂记古今轶事,与孔门完全无关。
又比如《尧曰篇》内容格外不伦不类,想来就是断简残篇无所归属了,就统统放到这章的缘故。
又比如《季氏篇》文多排偶,与其他篇章的格局不同。
又比如论语前十篇的文非常简短,过百字只有一篇。后十篇文章内容就显得长。过百字者8,9章,甚至有三百字一篇的。
又比如前十篇多用“孔子对曰”,后十篇多用“子曰”。这里涉及到编辑者的行文风格,对礼仪制度的熟悉等、。
概括来说。就是,赵翼(清初史学家)所说的“论语所记。。。固见其识,然安必无一二滥收者,固未可载在论语,而隧一一信以为实事也”。
什么意思是呢?他说论语可能也就是一部战国时人联手编的一本孔子言行录,来源各种杂记各路名家。虽然是取其中精华纯粹写成了论语,但是难免有所错漏。所以不可以尽信之。
写在最后。
我写这些,当然不是为了阻止大家去读论语。
只是为了大家在读论语的时候,多一点资料。
这些资料其实很稀疏平常,只是关注的人比较少。,我只是整理了一下。并非我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