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911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0911
(续:难得糊涂)
如果说2004-2005年是第一阶段的成型时期的话,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2007年上半年,大概可以归纳为第二阶段的战国时期。
随着2005年下半年的海南黄花梨的强势崛起,在外观上难免与之有些拖泥带水的越南黄花梨多多少少地也有了些雨露均沾的福气。
最直接的结果是:
1、越南黄花梨的需求应声而起
2、越南黄花梨的价格随着需求的拉动而开始力争上游
在原料与木料方面,原本用料大方,造型饱满的越南黄花梨工艺茶壶,从2006年开始有了一定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1、用料与裁料开始扭转以前的大方气派,开始斤斤计较。
2、造型从原来的大方饱满转为因材取型,普遍地开始向紧凑,扁平与短小精干的趋势发展。
3、原本常见的家具料方材的纹理纹路与色泽的均匀一致之中,越来越多地出现色泽杂陈,纹理纹路拳曲的树头料与根料。
4、因为海南黄花梨的受人追捧,导致色泽沉重的黑红料越来越受买家偏爱,价格也脱颖而出。
5、雕工从原来的繁复转为一定程度的简化,在节约雕刻投入的同时,打磨方面比从前有更细腻的表现。
6、过度的同质化竞争导致整体销售数量大幅度上升的同时,在工艺水准与价格水平上不仅停止不前,还有一定程度
的退步。
这一各显神通的战国时期的登峰造极,是2007年开春在福建仙游一地,难得地出现了企业主四面出击高价延揽工人的奇迹。2007年的主旋律是:工厂满世界找工人。
自然而然地,“工”的成本节节上升,于是在雕刻制作上一方面是造型与图案的简化,另一方面的直接后果是粗制滥造的门槛降低。
作为装点门面的表面功夫如作色,修补等等等等的障眼法,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客观地理解:
因为降低了门槛,从而推动了普及。并非一无是处。
这是一个如今看来不可思议的奇迹。
原本只是某一家家庭式作坊的无心插柳,结果竟然有过百家的同行跟进,大批量地复制,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单薄,越来越粗滥,从2006年一直斗到2007年中叶的越南黄花梨价格暴涨为止。
(同样的石榴壶,斤斤计较的省料和大手大脚的足料,外观相去甚远)
(工艺趋向简单,短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