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颂科技—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三大典型弊病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今天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确实让人心喜,不过这成绩的取得并非易事,绝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不断的学习过程,许多东西是吸引了外来的经验之后,再逐步加以领悟,最终形成了自已的东西。这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或许是源自西方的工业标准化。正规的工业标准化,不仅仅是部件的标准化,更涉及到生产工具标准化,生产工艺标准化,材料体系标准化等等。几乎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守相关的标准,标准非常复杂,也非常细致。在企业IT信息化建设中,标准化应该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 企业IT信息化建设现状

除了工业制造和基础建设,中国发展最快的,或许就是信息化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了10亿,也就是说中国70%以上的人口都在使用互联网。人们享受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捷,曾经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如今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移动终端让我们可以方便的实现金融、办公、生产、生活等等的内容,支撑这一切的是庞大的IT产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IT信息化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优化工作流程。企业的经营者开始不断的在信息化建设上投资,这也让IT行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对比经历了十几年信息化发展经历的大型企业来说,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病。

1、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缺乏认识

如今几乎每个企业都听说过信息化,可究竟什么是信息化,很多企业却并没有具体的概念,多数企业管理者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可是计算机,互联网究竟能给企业的管理,生产带来怎样的变革,企业管理者有时候并不了解。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IT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计算机到互联网,从软件到硬件,从传统的竖井式架构到如今的虚拟化、云计算、分布式……。摩尔定律让这个行业每18-24个月就差不多产生一次技术变革。短短几十年,IT行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而又繁杂的产业,不断衍生出若干的分支。这样庞大的一个行业体系,即便是一个专业的IT从业者,也在被逼迫着不停的学习来跟上这个行业的步伐。而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于IT领域其实是不够了解的。可是时代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又迫使企业管理者通过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这样的矛盾下,多数中小企业开始了自己信息化发展的摸索之路。也正是由于对信息化的不了解,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发展中走了很多弯路,花了许多冤枉钱,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信息化的优势产生了质疑。

2、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业务开始采用信息化系统,比如财务、OA、HR、ERP等等。各个业务部门开始建设适合本部门的信息化系统,不过重点却更多的是关注在本部门的业务应用上,很少考虑和其他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业务沟通与规划,最终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成了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当业务部门在熟悉了信息化应用,并且开始提出更多业务互通的想法和需求时,才发现由于基础架构缺少预留的业务接口,导致上层信息化业务形成了闭塞的环境,要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和业务,就不得不对整个网络和信息化的架构做大规模的改造。

形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正是由于多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期缺少专业的信息化部门和人员对信息化实施整体规划、设计和监督实施。缺少了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和把控,就好像一栋高楼在建设时候缺少了设计和监理,只为满足片面的业务需求而忽略了整体规划。当这栋楼开始投入使用后,底层基础的问题和设计上的缺陷开始暴露出来,却因为已经投入使用而难以进行调整。

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发展初期,都是由办公室,设备科,技术科一类的部门代管信息化建设职能,这些代管信息化的部门往往缺少IT专业知识,多数时候也不具备一定的管理职能,所以无法协调所有使用部门。IT建设单位与业务部门之间的缺少有效的技术沟通,特别是涉及到信息化基础的环节,如机房建设、综合布线、动力环境设计、服务器架构、应用产品和技术选型等问题上,一旦建设并且开始应用后往往难以修正。当企业开始依赖信息化作为生产和管理工具后,常常因为建设初期的遗留的问题而引发各种安全风险和令人头痛的故障。

3、缺乏对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视

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的领导者一方面使用信息化,另一方面却又轻视信息化,在信息化建设和后期运营中没有给与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对于企业来说,因为对信息化认识不够,很多时候都把信息化建设看作一个烧钱的事情,投入的钱是真金白银,但是得到的回报却不是直观的。这也导致了很多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始终有所顾忌。信息化建设往往因为资金不到位,技术人员不足等因素,对比最初设计不断缩水。在后期运营中又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信息系统在这样的环境下建设和运营,慢慢的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信息化在企业中占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统的服务器硬件老化,软件版本过低,应用业务系统越来越慢,运维人员不足,得不到足够的资金。这种情况会随着IT技术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严重,往往会因为整个信息系统老化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硬件故障导致应用系统的彻底瘫痪,因为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版本过低无法满足新的业务需求。软件、硬件、业务应用三个方面会逐渐脱离技术的发展,形成技术断档,这样的断档会让企业想继续延续信息化应用时不得不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如今社会的发展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各行各业都在通过信息化来提高自身的生产办公效率,简化生产办公流程,提高生产办公的安全性。但是社会的发展速度却让企业没有时间去摸着石头过信息化这条河。因为IT信息化行业的特殊和复杂让信息化发展在企业中存在着上述种种问题,而大多数企业也开始或多或少的意识到这些问题,只是面对抽象的IT信息化,让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发展建设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方面是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究竟该怎样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让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了企业面临的难题。其实这个难题的根本问题是IT信息化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缺乏明确的标准来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这里所说的标准,并不是说IT产品缺乏技术标准,而是信息化系统从无到有的一个规范流程,面对网络架构、服务器架构、软件架构、系统安全等方面应该选用怎样的方案,选定了方案后该怎样监督建设,建设后该如何运维,以及怎样随着技术和业务的需求该如何升级,改建,遇到故障和信息安全事件该如何应对。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六个标准

在信息化的全生命周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却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来指导企业该如何做,即便是同样的行业,也因为地域不同、规模不同、投入资金不同、技术人员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技术方案。面对这样的困境,企业究竟该怎么做呢?

1、从一把手开始

企业的很多工程似乎都是“一把手”工程,它们共同的涵义是企业的最高领导要高度重视,在资金和人力上给予支持,并经常进行督办,但通常只是宏观上的指导或选择性地参与。企业信息化也是“一把手”工程,但是,此“一把手”工程非彼“一把手”工程,要企业“一把手”亲自参与才行。

企业信息化往往会波及企业中众多岗位的工作习惯,办公流程。信息化的推进会让企业员工不得不学习新的工作方式,改变原有的工作习惯和流程,甚至会导致一部分人工作岗位的变更。对于大多数企业员工来说,这种改变的过程难免有些痛苦,这也是企业在推进信息化时候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抵触情绪的原因。变革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不变革可能连痛苦的机会都没有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推进信息化之前,自己一定要了解IT信息化能为自己的企业带来什么,这种了解不仅仅要考虑企业自身条件,还要结合本行业的,既不能盲目,又不能犹豫不定,企业一把手的态度决定了所有员工和部门对于信息化的配合和支持程度,也决定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2、建立信息化“正规军”

IT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项目周期一直从前期需求调研,到项目建设实施,再到后期的项目运营,这其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包括项目管理,IT运营方面等问题。这些都是决定信息化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一把手的态度决定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基础,而一只专业的信息化团队则是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该如何组建企业的信息化团队成了企业推进信息化的第一个问题。

1)统领全局,从信息化部门开始。

信息化平台是指某个领域、某个区域或某个组织为信息化的建设、应用和发展而营造的环境,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信息化的需求也不相同, 也会有各自领域比较成熟的业务应用,比如制造行业的MES系统和ERP系统,医疗行业的HIS,PACS,LIS系统,以及企业的OA,HR系统等等。作为企业的信息化部门,首要的职责就是要能够统领全局,衔接本企业与IT建设单位之间,让IT建设单位更好的了解企业的需求,让企业更准确的了解信息化的作用,推进信息化应用,让信息化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这就要求企业信息部门的管理者对企业自身的情况了解,有权利协调内部的业务部门配合,又要对IT行业了解,能够与IT建设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

2)术业有专攻,培养专业人才。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由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以及系统管理和维护四个时期组成,这其中又涉及到,业务软件,服务器硬件,网络,工业控制系统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从建设到后期运维,每个领域都需要有相应专业的人员实施和维护。对于企业,万万不能对这些领域一无所知,完全交于第三方来处理。或者招收成熟的技术人员,或者通过项目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让本企业的人员从建设初期就开始参与到整个项目中,从实际操作和外界培训中学习,对整个信息化系统从了解到熟悉。只有企业自身真正融入到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才会更好的了解信息化,用好信息化,管好信息化,让信息化系统成为企业的神经和命脉。

3)全员参与

互联网的生存法则是开放与合作, 信息化 更是 需要全员参与 ,信息化的出现其实是企业为了统一业务流程 、 规范化管理 、 提高效率 、 改善组织架构而根据自身业务情况而提出的需求。每个企业自身的需求都不同,每一个企业的参与者对信息化的需求也不同,所以从信息化项目需求分析开始,企业就应该让更多的业务部门参与到信息化需求的讨论中,参与设计,监督实施,全员使用。很多时候,信息化的推进会让企业中的许多人承受着多重压力。一方面担心系统的引入给自己带来再学习的压力与岗位、流程、同事重新熟悉的压力,另一方面还必须将手头的工作做好,信息化过程的透明度越高,就越能够引发人们的关注:让人们知道信息化会给企业和工作带来怎样的改变,知道他们的哪些行动可以使项目更加成功。而信息化建设非常需要这些支持,所以信息化的推进应该增加项目的透明度,做到全员参与。

3、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作,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技术储备和资金投入决定了没有哪两个企业的信息化是完全一样的,那么面对系统架构,设备选型,技术方案,运营模式等多种选择时,企业该如何抉择呢。我的观点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所有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结为钱的问题,虽然一分钱一分货是真理,但并不是一定要花最贵的钱解决所有的问题,信息化建设不要盲目,在建设之前的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尤为重要,需求调研决定了企业想要信息化实现什么,是办公室自动化,还是人工智能,是数据共享,还是大数据分析,不同的需求对应的解决方案也不同,方案设计要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列出合适的“清单”,而不是最贵的“清单”。

4、循序渐进,未雨绸缪

信息化的建设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统一规划的原则逐级分布实施。信息化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在规划时应该尽量多方了解,考虑充分,征求多个业务部门的需求的意见,对比同类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发展,对本行业的信息化有全面的了解。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则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逐级分布实施,一来可以减缓企业的资金压力,二来可以避免过于庞大的系统建设导致的各种问题。对信息化进行分解推进,做到每一个业务模块上线后能够被企业很快的消化接受,并且逐渐适应信息化带来工作上的改变。很多时候企业被各种新技术吸引,想要一步到位,却因为缺少稳固的信息化基础而导致系统仓促上线后反而问题不断。

5、建立规则,完善制度

从信息化立项开始,便应该建立一系列的标准化规范来指导整个信息化的建设和运营。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运维管理,成本管理,都应该从企业打算开始实施信息化时就制定相应的规则和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可以参考的技术标准,但由于企业前期缺少准备和调研,没有为信息化准备好合适的技术主管和技术部门人员来解读这些标准,导致虽然大部分的信息化建设都有对应的技术规范,企业却不了解,也就谈不上对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和监督了。多数企业把信息化建设当作了一个交钥匙工程,只注重最后的结果,结果导致了项目交工一个阶段后,企业由于自身和施工方的人员变更,缺少施工文档,企业对信息化变得一无所知,有任何故障和变更都无法处理。时间久了,整套信息化成了只能使用,无法维护和修改的产品。企业越来越依赖信息化,而信息化的问题和隐患越来越多,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直到两者的矛盾最大化后企业不得不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重新搭建信息化。

6、重视人力、技术、管理的集成

在信息化的全生命周期中,运行和维护是持续最长的阶段。信息化的建设真正成功与否,取决与企业信息化是否实现了企业在建设初期的目标,信息化是否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节约了成本,整个信息化运行中是否稳定可靠。不同于其他产品,信息化的作用需要很长的一个阶段来检验,修正,升级。这个过程中,人力、技术与管理的结合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密。三者的结合度越高,企业对于信息化了解的也越透彻。企业自身必须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学习,将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思想融入信息化,让信息化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驱动企业的所有部门形成高效便捷的整体。

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同于传统的汽车,机械等产品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的规范模式和操作方法,而是更加抽象。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化是人的思想数据化,数字化的体现,这决定了企业对于信息化系统再不能对像传统产品一样只简单的作为一个使用者。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系统运维,企业都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把企业的管理思想注入信息化,成为信息化的灵魂,让信息化成为企业的的“神经中枢”,帮助企业转型成为一个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现代化企业。

上海炎颂科技可以帮助商协会优化会员管理,并有效提升会员的参与度,提升团队效率从而专注于组织的核心使命。基于先进的一体化saas云平台,轻松完成对商协会管理的在线操作,加强组织与会员之间的联系,让会员深入了解自身组织并最大程度地参与互动, 帮助商协会建立线上快速成长的新平台。

(0)

相关推荐

  • 医院信息系统越建越多,急需补上IT治理这一课

    导读 治理体系.治理策略和技术能力是医院IT治理的三大要素. 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强身健体",也要"提神醒脑".所谓"强身健体",是指打造稳健 ...

  • 张玉振:高校信息化是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工程

    " 信息化工作永远在路上,需要一步一步往前走,在具体落实上,需通过业务数据化和服务流程化,驱动体制机制变革和管理服务创新. " 张玉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网络技术中心主任 认识 ...

  • 新时代高校信息化工作怎么做?

    面临的机遇 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 十八大报告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并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

  • IT运维管理一体化模式

    公众号回复:干货,领取价值58元/套IT管理体系文档 公众号回复:ITIL教材,领取最新ITIL4中文教材 正文 摘要 随着网络应用业务的不断扩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深入,IT系统越来越复杂,业务对IT ...

  • 炎颂科技—企业加入商会是为了什么?

    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成熟,商人们越会意识到创立商会的必要的.但可惜的是,很多商人并不清楚商会的性质和作用,也搞不懂参与商会对本身的发展会有什么作用.听不少会长.秘书长跟我说,他们发展商会员,通常会碰到商 ...

  • 炎颂科技—企业信息化的未来是什么?

    对于企业的发展,数据化.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有哪些区别? 数据:是使用约定俗成的关键字,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象表示,以适合在这个领域中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

  • 炎颂科技—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一)

    企业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有: 一.传递信息化管理经验,规范中小企业流程. 通过企业信息化,可以把中小企业优秀销售人员管理客户的流程整理出来,通过系统来优化到系统流程中,从而可以使得每个人员能够掌握最 ...

  • 炎颂科技—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三)

    首先要重组原有的业务模式,用信息办公系统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使业务流程规范化.电子化.商业化,高效集成.引入智能语音办公.电子签名.电子签名等工作方式,构建一站式门户,在PC机和手机上呈现信息,建 ...

  • 炎颂科技——企业信息化能力有哪些 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企业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办公,有效的节省企业的资源成本浪费,不过企业信息化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哦,下面我们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企业信息化能力的相关资料吧. 企业信息化能力之组织协调能力 ...

  • 炎颂科技—企业信息化指的是什么?

    人们在生活和从事生产等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消息,接收者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消息被称为信息.信息的传送一般应借助一定的运载工具,并将信息变换成各种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像 ...

  • 炎颂科技—企业开发小程序的目的是什么?(五)

    炎颂科技—企业开发小程序的目的是什么?(五)

  • 炎颂科技——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意义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资本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使得中国企业的业务模式.市场拓展.管理营运.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都在期待着突破,通过创新和变革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面对挑战,我们都期望信息 ...

  • 炎颂科技—小程序为什么是未来企业应用的必备程序?

    小程序的理念是所见即所得,这是未来应用程序的理念: 小程序是场景化的,核心场景在于线下的服务载体.纯线上的和大公司的应用不适合小程序: 小程序和APP绝不是替代关系,和服务号有些类似: 小程序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