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打铁佬”即将消失的三大手艺

于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手工业大县,享有“民间手艺之乡”的美誉,缘于一个真实的劳动场景——自古,于都县,人口众多,手工业发达,从事打铁、补锅、弹棉花的人遍布赣南。朋友之间常开玩笑说:“你这个打铁佬!”其他县的朋友也常说:“你们于都人是打铁佬”。这说法源于这样一句于都俗语:“打铁佬不顾伙计!”,意思是说于都人不团结,有时候互相拆台,没有同甘共苦、互帮互助的精神!在民间、在私下,“打铁佬”被人错误地理解为不顾伙计,只顾自己而自私的人,于都人们也被人冷嘲热讽为“打铁佬”。以至于直到现在,我们讲到于都人,最先想到的名词就是“打铁佬”。“打铁佬”的精神在良莠不齐文化的侵蚀下,渐渐被别有用心的人曲解甚至歪曲,久而久之,这种原本是满满正能量的文化却变成了负能量的东西。

其实打铁佬”是于都县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匠。而且该县将各地、各行业设立的“乡贤”“话事人”“和事佬”调解员统一更名为“打铁佬”调解员,建立“'打铁佬’平安协会”417个。其实于都人们秉承着“打铁佬”的精神,这种正能量的精神,引领着于都人一路艰辛,生息劳作,勤劳勇敢,开拓进取,迈着艰难而坚定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小康社会挺进。

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作为三苦之首——打铁,在客家风俗里,“打铁佬”是对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匠人的尊称,“打铁佬”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匠。“打铁佬”具有“千锤百炼”的工匠精神、“趁热打铁”的时效观念、“你敲我锤”的协作配合、“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一身正气、“铁匠打铁锤锤着”的务实作风、“铁匠打铁边打边像”的恒心毅力等丰富的精神内涵。如今,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于都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消失了,从事铁匠这份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还记得儿时补锅匠人常下乡间小巷到处吆喝,老巷子上飘着的那一声声“补锅类”。于都补锅的人是传统的个体手工艺者,这手艺代代相传,这补锅已经慢慢沦为一门破旧的艺术了,逐渐消失在现代化的齿轮中。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一口好的电饭锅坏了,基本就扔进垃圾桶了,连废品站也懒得扔,更说不上补锅。

于都的弹棉师傅大部分集中在段屋、车溪、岭背、贡江四个乡镇。他们以精湛的技艺,走南闯北,漂洋过海,足迹遍及东南亚和港、澳、台。于都的弹棉师傅也久负盛名,曾被邓小平高度评价。1972年,邓小平来到于都说:"于都的弹棉师傅很有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羽绒被蚕丝被的兴盛,棉花被制作的工业化,手工制作的棉花被在渐渐萧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