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文研】走近关学(十一)

​1

明清更迭,天崩地坼,神州陆沉,教训惨痛。面对无法改变的时局,不少学者坚持高蹈的士人气节、民族气节,对新王朝采取抵抗的态度,或以身殉国,或遁迹山林,或讲学乡间,号称“三大儒”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如此;被誉为“关中三李”的李颙、李柏、李因笃亦然。
李颙,字中孚,号二曲,周至人。周至原作“盩厔”。《元和郡县图志》称:“山曲曰盩,水曲曰厔。陕西盩厔县,其地山环水复,因名'盩厔’。”如今更名“周至”,简则简矣,而其“山环水复”之义顿失。“二曲”就是“盩厔”的代称,这也是李颙在著作中自署“二曲中孚子”、“二曲野夫”而学者称其为“二曲先生”的由来。
李颙不仅与眉县李柏、富平李因笃并称“关中三李”,而且与黄宗羲、孙奇逢齐名,并称清初“海内三大儒”。李颙为人颇重气节,多次上书力辞清廷征辟,实在无法拒辞则或卧病不出,或拔刀自刺以明志。其学虽兼收理学与心学,自云“去两短,集两长”,但根基还是陆王心学。其弟子王新敬云:“先生生平之学以尽性为指归,以悔过自新为心课”。当今学者认为,“悔过自新”是其核心思想,也是其工夫论进路所在。李颙同顾炎武反复辩论“体用”问题,认为“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即以“识心见性”为本,,突出“内圣”工夫,然后推之于“开物成务,康济群生”的“外王”之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将“格物致知”的“物”扩充到“礼乐兵刑、赋役农屯”,以至“泰西水法”等实用学问。力主自由讲学,与清廷钳制思想政策对立。论者认为,这种始于反身求己,归之于践履的思想把心学、理学与关学重实践的特质有效地统一了起来,对关学的复兴确有大功,故全祖望称其“上接关学六百年道统,寒饿清苦之中,守道愈严,而耿光四出,无所凭借,拔地倚天,尤为莫及。”所著有《四书反身录》、《悔过自新说》、《二曲集》等。
李颙门人众多,能有效传其学者,首推王新敬。王新敬,号丰川,又作沣川。曾讲学大江南北,影响很大,故而,唐鉴认为:“关中之学,二曲倡之,丰川继起而振之。与东南学者,相应相求。俱不失切近笃实之旨。”
2
眉县李柏,字雪木,号太白山人。“生而赤面伟躯,器宇异常儿。”家贫,9岁丧父,俑于酒家。后入私塾读书, 一入小学,就常吐奇语,令师生惊叹。17岁时,偶读朱子小学,见古人嘉行嘉言,便焚去案头科举时文,受塾师怒斥而不顾,发誓要学古人。后来又屡次避乡试,漫游山野。24岁依母命应试,“补博士弟子员”。母殁,庐墓三年,后避兵移家,只身入太白山中,弃冠服而隐,率家人力耕,衣食居室简陋,虽生计颇为艰难,但他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过着淡泊的隐士生活,拒绝入仕做官。拥图书万卷,发愤读书,成为关中大儒,与李二曲、李因笃并称“关中三李”。 51岁时曾至周至访晤李中孚(二曲),切磋学艺。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李柏61岁,应好友之邀游南岳,漫游江、汉、洞庭湖、衡山等地,归后有《湘中草》诗集问世。南游归家后,正逢西岐大旱,李柏举家迁至陕西洋县等地,又有《汉南草》问世。他同情劳苦民众,抨击社会不公平,提倡“以德治天下”,不满清廷民族压迫,决心“存铁心,养铁膝,蓄铁胆,坚铁骨,以铁汉老可也。慎无捷径以终南”。著作有《斛叶集》、《一笑集》、《麟山十二诗》等。“其文率出自胸臆,不蹈袭前人;诗则自成一家”。
李柏去世三十三年后,李二曲的高足弟子王心敬为李柏撰写了《墓碑》,高度评价李柏的学术思想。宣统年间,陕西学宪余坤批复眉县知县请再次收集刊刻他的著作,并指出“关中元气酝厚,代有绝学,典型不坠,端在斯人”。最遗憾的是他未能被编入《关学续编》之中。光绪时,宁河人高庚思激烈指出“以张吾(指张载)道门之户,不许为名儒而屏之关学之外……天下名集鲜不著录,而独停于'关学之编’。”光绪十九年,眉县知县毛鸿仪创修“雪木祠”,亲自为祠堂题写了“道继横渠”匾额,以昭贤名,载留史册。
刘学智先生称李柏为“山林之间,卓然一家”。今人常新作《李柏评传》,称其为“独行君子”,有“狂狷气象”,“不忘沟壑,高寄绝俗”。作者介绍李柏思想的渊源、构成及其时代背景,指出他作为明清之际著名的关学家,继承了张载开启的实践躬行、崇尚气节之关学传统,形成了以儒为本、兼取佛道、三教合一的学术思想体系,是明清之际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先驱者之一,于诗学和美学也有独到见解,对关中及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富平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深于经学,诗逼杜甫,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李因笃一生安贫乐道,勤于研读,执教著文,毕生不倦,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其主要著作有:《诗说》、《春秋说》、《议小经》、《汉诗音注》5卷,《汉诗评》5卷,《古今韵考》、《受祺堂诗集》35卷,《受祺堂文集》4卷,《受祺堂文集续刻》4卷,手抄本《山汉论》1卷等。
李因笃在经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清初散文家汪琬与人论师道书谓:“当代未尝无可师之人,其经学修明者,吾得二人焉,曰顾子宁人,李子天生”。说明他当时在经学方面可与顾炎武齐名。顾炎武在《抄书自序》中说:“天生今通经之士,其学盖自为人而进乎为已者也。”他推崇程朱理学,反对心学,他继承关学传统,弘扬张载以理教人思想,主张人既要洁身自守,又要有所作为。他向友人讲述自己的学术研究时说,他用了整整10年功夫研究《朱子全集》,希望把朱熹的思想与四书联系,找出它们关系,尽管有人嘲笑,但他不为所动,认为下这种功夫是值得的。
他主张“经世致用”之学,主张“师古不泥其意,用法不求其人”,认为深入经学的目的,在于通晓古今治国之道,以利于国计民生,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学术实践中。在他的《受祺堂文集》中,其中策论即占一半篇幅,皆为治国兴邦之论。。
李因笃早年就以诗闻名于世,《受祺堂文集》序中称:“其文可追班马,惜为诗掩,其为名流推重,一时海内风行”。顾炎武在《酬李处土因笃》一诗中这样写到:“一朝得李生,词坛出飞将”。可见他在诗歌创作成就上并不亚于经学。
李因笃在音韵学研究上,一生与顾炎武携手合作,《音学五书》是顾炎武音韵学的主要著作,写稿时,常与因笃商讨,顾炎武说:“深知吾书,海内惟李天生一人”。可见对李因笃在音韵文字学方面造诣的肯定。李因笃还研究了杜甫在七言律诗中使用仄声的规律和特点,得到当时朱彝尊等人的肯定。他著有《汉诗音注》和《古今韵考》。
李因笃一生乐于教育事业,宣传他的学术思想,培养一代英才。他青年时在私塾任教,中年时游学全国各地,曾在关中书院、朝阳书院、富平镜波园讲学,名声传至关中内外,大江南北。晚年在家乡举办私塾,收徒讲学,直到临终,为教育献出了毕生精力。
4
如果说王船山追慕张载还只是神交古人,那顾炎武与“三李”的交往则不仅是神交,而且是身交了。刘学智先生讲,在清初关学学者的学术交往圈里,顾炎武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其学术名望,而且在于他对清初关学的影响。同样,关中学者对顾炎武也有非凡的意义,以至于后者先后五入关中,前后栖居关中三年之久,最后还在华山脚下买田购屋,有定居之念。
三李中,与顾炎武交往最多的是李颙和李因笃,此外还有王弘撰,顾炎武称他们为自己的“关中三友”。
黄宗羲在其《明夷待访录》指出:“古之言形胜者,以关中为止,金陵不与焉,何也?时不同时也。秦汉之时,关中风气会聚,田野开辟,人物殷盛;吴、楚方脱蛮夷之号,风气朴略,故金陵不能与之争胜,今关中人物不及吴、会久矣,又经流寇之乱,烟火聚落,十无二三,生聚教训,故非一日之所能移也。”
然而,作为粤人,屈大均一再表达他对关中文化的倾慕。他在《登华记》说: “盖星有北晨,岳有太华,皇都有关中,皆天之枢地之纽,国家之根蒂也……是则盈天下皆太华之所磅礴矣! 故自天地初辟,太华定而天下之形势以定,太华诚天下名山之大宗,而四岳皆其支庶也。然则君子居之以立天下之正位,舍此又何之焉。”
顾炎武对于关中及其地域文化的倾慕为人所熟知。他在其《与三侄书》中说到: “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与他者不同。” “然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关门,亦有建瓴之便。”
5
顾氏在关中长期游学中,与李二曲、李因笃、王弘撰互相视为知己,尤其是李二曲固死力辞官府征辟,“自是荆关反锁,不复与人接,惟顾宁人至则款之。” 李二曲在与顾炎武的长期交往中,对学术问题探讨颇多。尽管二人在有些学术问题的认识上有较大分歧,但这并没有影响二人的私人感情。
有这样一件不少人都谈到过的二人交往的故事。在国破家亡之际,作为披肝沥胆之交,惺惺相惜之人,亭林与二曲两位大师,其交谊远非寻常阿好之士可比。但是,亭林先生却拒绝了二曲先生对他的一个非常郑重的请求:为二曲先生的亡母写传。
亭林之“博学于文”,并非是做一个卖文为生的“文人”,他对宋代刘挚所云“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奉为座右铭。在为文方面,他谢绝一切应酬文字。二曲先生大概以为自己与亭林之交胜过管鲍,为挚友之母作传应该不在一般应酬之列,请托之际,却碰了钉子。顾的理由是:“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于经术政理之大,故不做也。”他还认为:倘若当年韩愈不写那些铭状之类的文字,则可为后世之泰山北斗,遗憾的是韩愈未能臻此。顾亭林非不重情谊之人,亦非曲为己饰之辈,在天地漂泊的际遇里,他立志“器识而后文章”,振衰起颓,矫枉过正而已。好在李二曲也并未因此而与之断交,据说,周至县如今还有一座“别顾桥”,是二曲送亭林的纪念。
6
顾炎武长李因笃19岁,可算得上是其父辈了。顾炎武北游至晋时,已过不惑之年,名满天下。而李因笃还算青年才俊,因所著诗文高古精邃,名播海内,让顾炎武这位大学者也有意结交。两人首次会面,就相见恨晚,意气相投,结为至交。
康熙五年(1666年),两人第二次相见于代州。联络志士20余人,于雁门、五台之间,披荆斩棘,垦荒种田,以图复明之举。无奈天下初定,大势已去。李因笃回乡钻研学问,而顾炎武继续北游,但活动范围主要就在今渭南和山西运城一带。两人是若即若离,肝胆相照。
康熙七年(1668年)春,顾炎武因文字狱牵连,在济南入狱。李因笃侠肝义胆,不避艰险,疾行三千里,冒暑入都,竭力营救,顾终在同年10月获释出狱,二人在北京第三次相会。康熙十四年(1675年),周至李二曲应富平县令郭九芝之邀,隐居于郭为其修建的隐士庄拟山堂别墅,顾炎武和李因笃经常来此一块研究学问,和诗唱文,讲学质疑,长达五年之久。康熙二十年(1681年),顾炎武在山西曲沃病倒,他以信告诉李因笃,因笃即派弟子探视。岂料次年春节,亭林先生宴请宾朋后的一天,因上马失足,年初九即去世。噩耗传至富平李因笃家,他即挥泪写了《哭顾亭林先生一百韵》,深表悲痛与怀念。两人在治学和研究方面,也配合默契,常常相互鼓励和学习。《音学五书》是顾炎武音韵学的主要著作,写稿时,他常与因笃商讨,他曾说:“深知吾书,海内惟李天生一人”。可见他的谦让,以及对李因笃在音韵文字学方面造诣的肯定。 
顾李之交还引出了一则“聚会镜波园”的佳话,据说是这样的:西出富平老县城北折而行七八里的浮山下有座园林,以其傍山临水,风光赛江南,遂起了一个颇有诗意的园名:镜波园。主人朱树滋是当时有名的诗人,便“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邀请一些名流学者来此雅居、休闲,其中自是少不得邀请本县大学者李因笃先生。
由于李因笃的关系,顾炎武、傅山及“关中三李”的其他二位李柏和李二曲齐聚镜波园。一时间,这么多当时学界顶尖极品人物荟萃斯地,在一块研讨学问,吟诗唱和,小小的镜波园自是吐气为云,发声为雷,山河妩媚,星灿斗明。朱家藏书丰富,据后来亭林先生回忆,竟有万卷之多!且园林对门便是一家酒坊,如是,有书,有酒,且兼有这么多挚友,不难想象,此番聚会镜波园的诸先生竟日盘桓狂歌长啸之情景了。
当然,作为严肃学者,如何在社会巨变的新形势下振兴儒学,则更是他们关注关切的问题。不论是亭林先生倡导的“外王事功”,还是“关中三李”主张的“通经致用”“躬行礼教”,都旨在反对宋明以来不去关注国计民生,只知空言理学心性的清谈空疏之学风,他们把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其精神追求。难怪李因笃在他《镜波园宴》一诗中,说他们“竟日栖迟仍卜夜,频燃藜火续晨星”。
7
华阴王弘撰,字文修,一字无异,号太华山史。监生,博学工书,精于书画金石鉴别,持反清复明之志,康熙十七年荐博学鸿词,坚辞不就。世居华山,有读易庐,著《易象图述》《山志》《砥斋集》等。他在理学、史学、易学研究和诗古文词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得到了顾炎武、傅山等友人的高度赞许。顾炎武称王弘撰为“关中声气之领袖”,又道:“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
据刘学智先生讲,二人交往始于康熙二年顾炎武第一次来关中时,此后相交日深,亭林每次入关,都要到华阴拜访,甚至以王家为落脚点。顾去世后,王将自己的“读易庐”改名“顾庐”以纪念。
8
牛兆濂是传统关学的最后一位大儒,也是陈忠实先生《白鹿原》里朱先生的人物原型。在作品中,朱先生是白鹿原的文化灵魂,是原上社会秩序的约定者,是百姓行为的影响者,是天灾的救赎者,是兵变的消弭者。总之,是关中白鹿原上的精神领袖。
有人说,在《白鹿原》中化身朱先生的牛兆濂,是关学的最后一位传人,是理学的最后一位传承者和坚守者。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关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之美;“崇礼贵德”的秩序之美和道德之美;“经世致用”的求实之美和践行之美;“崇尚节操”的人格追求和气节之美。这位被陈忠实作为关中社会文化灵魂的牛兆濂在刘学智先生的《关学思想史》得到了这样的评价——
牛兆濂“以程朱的捍卫者而成清末民初关中一面旗帜”,他“被尊为'关中大儒’和'横渠以后关中一人’。在传统理学日渐衰微之际,牛兆濂自觉地担负起捍卫传统学术、严辨师说门户的责任,既表现出鲜明的保守主义立场,同时又有在传统理学框架下对时代做出的某种积极回应。其思想中积极与变通、坚守与顺应,都映射出当时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与冲突。然其所保持的经世致用的传统和矢志不渝的节操,则又体现出鲜明的关学特征。可以说,牛兆濂是传统关学在清末民初终结的标志”。
(0)

相关推荐

  • 亭林先生: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导语:顾炎武,字宁人.初名顾绛,字忠清,入学后改名为顾继绅,加入复社又复名顾绛.清军攻占江南后,顾炎武投身于抗清斗争中,因为非常敬仰南宋时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欣赏他的品行,故改名顾炎武,又作炎午,字宁 ...

  • 百家姓趣事典故——章姓

    家谱传记 一.枯竹复生 是一个被世人所经常引用的成语,而这个典故就出在宋朝的大孝子章王容的身上.据传,章王容事亲尽孝,母亲死后,他日夜追思怀念,其挚情竟然感动了万物,连已经没有生命的枯竹都被感动得复生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清代哲学之三:顾炎武

    中国清代哲学之三:顾炎武 顾炎武生于1613年,江苏昆山人.他原名绛,字忠清.明亡之后,改为炎武.他与黄宗羲既同时又同道,黄宗羲思想中表现出的种种时代特征,在他身上也有近似的反映. 顾炎武的家庭对他的 ...

  • 符号江苏丨顾炎武:通儒实学 明道救世

    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热爱华夏文明,爱国就是他思想的灵魂:他"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放弃科举走上实学之路:他坚拒朝聘,避居关中,是一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概论明清实学思潮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http://www.cssn.cn/zhx/zx_zgzx/201607/t20160730_3142816.shtml 步近智,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 100732 张安奇,人民出版社 ...

  • 博学笃行的顾炎武

    <苏州日报>2020年11月11日 A12版 □冀洪雪 在古代有识之士中,顾炎武是上下求索精神的典范.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国担当的豪情壮志. ...

  • 892期 || 罗志英作品:“学贵有用”说关学

    志英开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也称"四为"每每读 ...

  • 【关学文研】关学绝响——大儒牛兆濂

    ​说起牛兆濂那么不得不说的是<白鹿原>里的朱先生,而接触<白鹿原>这本书则是我在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时候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的. 在<白鹿原>这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人 ...

  • 【关学文研】“关学”培养出的陕西“关中三李”、“关中四君子”为何婉拒康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的"横渠四句"很好的诠释了儒学重要学派"关学"的思想主旨. "关学& ...

  • 【关学文研】关学大儒牛兆濂:横空大气排山去 砥柱人间是此峰

    牛兆濂.记者 陈志涛翻拍 在陈忠实先生的小说<白鹿原>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武昌起义爆发后,陕西革命党迅速响应,光复全城,成立新政府,宣告脱离清政府统治.原陕西巡抚方升紧急从甘肃.宁夏纠集了 ...

  • 【关学文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关学的共同体智慧

    ​张立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哲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儒学联合 ...

  • 【关学文研】“关学亚宗”王夫之

    西安新闻讯  就像黄河长江有源头有干流才能为壮观的大江大河那样,张载创立的关学思想是经身后众多继承者发扬光大才更加枝繁叶茂的.在历代浩瀚的关学学人群体中,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是继承和发扬张载关学的又一鼎足 ...

  • 【关学文研】关学研究成果发布

    ​历史上,张载所开创的关学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对于理学形成起了奠基性作用.陕西对于关学的研究在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人民出版社出版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先生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上.下卷 ...

  • 【关学文研】关学智慧:从“太虚即气”的本体思想到 “民胞物与”的终极关怀

    ​赵馥洁 张载创立的关学不但培育了"立心立命"的使命意识."勇于造道"的创新精神."崇礼贵德"的学术主旨."经世致用"的 ...

  • 【关学文研】关学与陕西书院的互动关系

    ​关学与陕西书院的互动关系,可从"关学对陕西书院的影响和作用"以及"陕西书院对关学传播的作用与意义"两个角度来考察. 一.关学对陕西书院的影响和作用 书院萌芽于 ...

  • 【关学文研】走近关学(四十二)

    ​    1      关学研究不只是国内的事情,海外也有涉及.首先,<张载关学与南冥学研究>就是是近年来中韩文化交流的成果之一.张载与曹南冥二位虽然是身处异地又不同时的思想家,但在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