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冲原创】南行游记
向来还不曾出门远行,外面的世界多少对我来说是很模糊。
记得2006年大学暑假期间,我一人去山东济南看二哥,二哥带我去看趵突泉、登历山、游黄河滩,可以说算是我平生第一次跨省外出。掐指算来,至今已有十一年了。
2010年去南京,算是第二次远行。此后几年,便一直窝在商洛,即使西安、商州也很少去,要么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一次出远门,第一站便是去南京,可以说是故地重游,带着好些新奇和希望,索性一次跑了江苏、安徽、浙江等几个省份。虽说是走马观花,可是也感觉收获满满,秀美的江南风光、幽深窄长的小巷、苍苍莽莽的竹林,即使至今想起来,也愿沉醉在这江南水乡的美景中不愿归来。
于是乘兴写下了夜游秦淮、晚宿呈坎、登莫干山这三篇游记,算是对这次出行的一个追忆吧!
夜游秦淮
夜晚的秦淮河,灯火阑珊,游人如织,沿着人流,穿过楼台亭阁,直奔乘船处。虽说已是晚上,可是乘船的游人依旧很多,船夫吆喝了一声,船便沿着河道缓缓的出发了。
秦淮河两岸,民居鳞次栉比沿着河道一字排开,我便以为这是江南水乡的最好例证了。在我的想象中,一条河道伴着两岸高大的民居,和这些花花草草,就有了水乡的意味,可在这里,却是另一番的情景,水、桥、民居,自不必说,就连灯火,也衬托着别样的美。
船缓缓划着,河水在灯光的辉映下,泛着粼粼的波光,心中忽然就有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无尽感慨。据说秦淮河,古名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以为此地有“王气”,于是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据这一传说,改称秦淮河,历史上极富盛名,也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两岸繁华自不必说。古往今来,不知道演绎了多少故事?南京虽有“王气”,有山、有水、有平原,但在南京建都的王朝,基本都是偏安一隅,少有跨过长江完成统一重任的。人至此,怎会不乐而忘归!
忽然之中,就想起上午在车上的一幕。上午路过雨花区,正直国家公祭日,屏幕中现场直播,刚才还是欢声笑语的车间,霎时气氛凝重,人人满脸严肃,悲壮、激愤。外面,万千车辆齐鸣,忽然禁不住热泪盈眶,不堪回首的时代终将会谢幕,跳梁小丑们的闹剧终究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浪花,是丝毫也阻挡不住和平这股大流的。古语有云: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不可不慎思!
恍惚之中,听说已经过了夫子庙、玄武湖。由于是第一次夜游秦淮河,只觉得两岸灯火辉煌,歌声袅袅,十里秦淮河竟在不知不觉中游玩,感觉尚未尽兴,然而游船已经靠岸,只能下船返回。
回到住地,一夜竟不能入睡,灯火、歌声、游船萦绕脑际,恍惚如在梦中。
晚宿呈坎
早晨从南京办完事,出发到安徽呈坎时,天色已经很晚了,夜色中的呈坎,一如故乡的小村落,透过暮色,稀稀落落的几处灯光。寂静,这是我对呈坎的第一印象。
吃过晚饭,早早的上床休息,偶尔几声鸟鸣、几声犬吠,显得非常空旷。寂静的深夜,有一种老家的温暖。
第二天早上,透过窗户,看着天已大亮,几声鸟鸣,竟让我没有了睡意,于是悄悄的起床,来到院中。
院子不大,一洼池塘,半垄芦苇,几间民居,简单而又古朴,宁静而又大方。远处的大山,隐在云雾中,近旁的民居,沿着山势、流水筑就,高大的徽派建筑,加上被雨水冲刷的几道墨痕,就成了一幅水墨画。
池塘呈圆形,池水、塘岸巧妙的和“八卦”融合为一体,塘岸中心有一八角形的塔基,约三四层砖高低,中间放着几个磨盘,好似鱼眼一般。站在磨盘之上,池水倒影着民居,竹排零散的漂在水中,数只水鸟,几声狗吠,忽而就有了一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味。可惜是在白天,又是阴天,却愈发显得树高天低、山秀天旷。
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健全的民居设施。外观看上去很普通的几座民居,但在建设上,则是很超前,客房的陈设古朴、雅致、温馨。有一种阳光的味道,有一股暖暖的感觉,这种阳光和暖暖的感觉,就好象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一般。房间铺设有地暖,大厅有壁炉,就是那种可以自由添柴的火炉。
好羡慕歌曲中唱的那样:
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
如果老了,有心爱的人相依相偎,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炉火旁打盹,也是满满的幸福!
这里跟热闹是不着边际的,游人也是稀稀落落的,生活闲适、节奏缓慢,倘若是习惯了手机网络的快节奏生活,在这里反倒有点不适应,但是古朴的民居,清净的环境,置身其中,却让人流连忘返。
登莫干山
听说要去登莫干山,路旁的一户人家竟笑了出来,竖着大拇指,指了方向。
山路崎岖,蜿蜒曲折,沿着山路直上,一路林海苍翠,山风呼啸,竹林随着风势,来回摇摆。莫干山是旅游休闲避暑的胜地,我们来的却不是时候,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
莫干山素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绿、凉“四优”驰名中外。由于是冬天,料峭寒风伴着蒙蒙细雨,有了丝丝寒意,加之山高风急,原本打算在山上好好转转,但是由于时间紧迫,莫干山上的“三胜”“四优”竟来不及欣赏,只能远远的看看竹子,也算是一件快事。
袁鹰的《井冈翠竹》是这样描述竹子的: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时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描述的竟是那么真切。
我的家乡地处秦岭南麓,虽说竹子在家乡也很常见,但是大部分都是那种毛竹,只能长到三四米高,高一点的,能做竹竿,矮一点的,就只能做扫把了。这里的竹子,却不同我平日见惯的竹子,可达二三十米高,碗口粗细。就在上山的路上,看到许多被砍倒的竹子,一堆堆的放在路旁。
莫干山不仅景色秀丽,吸引人的还有那美丽的传话。相传春秋时期,楚国非常出色的铸剑师干将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剑两把,一曰干将,是为雄剑,一曰莫邪,是为雌剑。干将莫邪知道楚王性格乖戾,在将雌剑献与楚王之前,将雄剑托付其妻传给其子,干将献剑被楚王所杀,其子成人后终为父报仇。莫干山至今尚有剑池飞瀑、磨剑石、洗剑石等名胜。
莫干山吸引人的,还有掩映在群山之中的建筑群,历史上许多名人曾在此筑房避暑。我以为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民国时期的建筑,那些建筑,隐藏在山间,与周围风景融为一体,建筑材料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犹以石质为主。虽然历经沧桑风雨,然而却保存完好,在设计上,既有中式建筑的典雅对称,又有欧式建筑的雍容华贵。
沿着崎岖的山路直上,不远处就是旭光台,据说此处是观日出的绝佳位置,可惜竟没有机会。旭光台前面就是建在群山之巅的清凉亭。登上清凉亭,远处的群山一览无余,苍苍茫茫,耳旁呼呼风声,脚底便是万丈悬崖,令人茫然犹如置身天际。
后记
外出几天,有一种体验,是累并快乐着。一句话说的好:要么旅游,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旅游使人强健体魄,增长见识,读书让人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多出去看看,多静心冥想,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倘若说对南京的钟爱,就好比是人的中年时代,热情、奔放、自由,夜游秦淮就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让人恍然置身于繁华场中,难辨真实梦幻,更像是人之中年,历经艰辛,终将步入辉煌。莫干山上却有一种蓬勃的生机和朝气,不论是翠竹的坚强,还是旭日东升的美景,就好比是人之青春年少,血气方刚,而又沉稳健硕。而晚宿呈坎,则给人一种安静祥和之美,好似历尽沧桑,终归寂静,有一种人之老年之暮态,闲逸、寂静、舒适。来呈坎休闲养生,便是绝佳的去处了,或许这正是呈坎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李冲,男,80后,陕西商州人,现供职于丹凤县政府办公室。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