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愿你的童年被温柔对待 |读书征文选登之73

孩子,愿你的童年被温柔对待

——读《教育,伴随成长》有感

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怎样的人?我曾经冥思苦想,《教育伴随成长》给了我答案。这本书虽然主要讲述家庭教育,却启发了身为教育者的我的思考。

好的教育,一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向合力。愿每个孩子的童年都被温柔对待。

在教育的道路上,陪伴孩子,培养孩子诗意地自我成长就是我的教育理想。

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言传身教,足以是童年那些看似天真的理想的最好的土壤。有人将教育者形容成红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我,更愿意将教育者形容成灯塔,孩子们在生活的海洋上横渡,挡狂风巨浪袭来时,我们像灯塔的光芒给他们坚定的信念;当他们置身汪洋大海里,远眺不到栖息的陆地时,我们像是灯塔给他们温暖的希冀。他们是航船,更是希望,更是未来。

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是引路人,所以培养孩子自我成长更为重要。狂风巨浪袭来时,他们掌握着自己人生的船舵;置身汪洋大海里,他们坚定着自己的信念。我们既非船长,控制不了他们前进的方向;我们也非太阳,驱走不了他们路上的阴霾。我们要给孩子的童年“留白“,让孩子诗意地自我成长。正如《教育伴我成长》里李斌对孩子提到:“精彩的人生需要你更加复合的知识结构,爸爸的建议是‘T型’或‘鼎型’的自我成长。”

鲁迅如是说:“博识家多浅,专门家多悖。”我愿我的孩子在自我成长为“T型”人才或“鼎型”人才的路上越走越远。

教育者能带给孩子知识的宽度,然而让孩子达到在某一领域扎根的深度需要孩子的自我成长;教育者能带给孩子混搭的容量,然而在多个支点上支撑的稳固更需要孩子的自我成长。

最美的教育绝不是不是给孩子提供标准答案,而是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和开放式的思维空间。理想的教育下,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一定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自由是指“自由的意志”。曾经读过一本书《给童年“留白“》,书中提到:“儿童作为主动的生命体,他们在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各种想法,于是,他们试着发起一个计划,并执行这个计划,最后让这个计划大获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习严谨、果断、坚持、合作等积极品质,并将自己的智力运用到最大化。这也是人类生命中原始、本能的学习冲动,而教育应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切。”作为一名教育者,同时作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思维,有着不同凡响的艺术人生。在孩子必将奔赴的那个未来之前,他们用笔描绘着人生的蓝图。我们只是一开始提供给他们神笔的人,我们不应该让他们成为只知临摹的“绘画机器”,我们也只是那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和开放式的思维空间并帮助他们实现严谨、果断、坚持、合作等积极品质的引路者和欣赏者。

最美的教育绝不是只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而是让孩子拥有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机械的提线木偶,而是有生命力的学习者。他们绝不会是学习的奴隶,而只能是一群欢快的自由人。唯有自由人才能感受到闲暇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你一定会以为自由就是自我放逐,当孩子对一件事情不敢兴趣,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随他,那就错了。身为教育者,不是因为孩子本身有兴趣而让孩子坚持,而是为了让孩子拥有兴趣而让孩子坚持。譬如当一个孩子一开始对舞蹈因为未知而充满兴趣,当他体验到劳累与艰辛时不再像之前那样兴致盎然。身为教育者,既要尊重孩子,也要鼓励孩子,让孩子拥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拥有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直到对它怀着深沉的热爱。孩子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和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所做的,一定是陪他看成长路上的风景,并使他拥有欣赏风景能力。

最美的教育不是代替孩子经历成长路上的艰难,而是作为一名守护者,赋予他们一种安全感。当孩子们在人生的海洋中搏击风浪,我们一定在某处,默默地守护着他们,给他们的成长提供独一无二的营养,给他们的旅行注入坚定的信念。我们给孩子们的东西,关乎外部世界的交往,更关乎心灵深处的成长。我们有责任告诉孩子们:“孩子,人生很长,未来的幸福一定包含你追求精彩人生、迎接更大挑战、超越已有局限的努力。”我愿我的孩子,拥有通往更好的世界之路的思考的能力;我愿我的孩子,拥有通往更广阔的世界之路中“看见”美的能力,我愿我的孩子拥有通往最理想的未来之路的智慧和爱。

最美的教育不是帮助孩子拒绝诱惑和挑战,而是引导孩子合理规划未来,管理好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孩子意志力的培养只能来源于自己。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是孩子成长过程必须掌握的“术”,身为教育者,更需让孩子产生持久动力的“道”。而这,需要我们更耐心地培养和呵护。孩子的童年,是绚丽多姿的灿烂年华,孩子的人生,是与水共舞的且行且歌。我愿让孩子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从设定小目标开始,一点一滴地积累自己的感受,从而拥有对自己把握未知未来的自信。

且听风吟,静待花开。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愿自己“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我愿孩子“志存高远气冲霄汉,壮志凌云响彻九天”。

孩子,愿你的童年被温柔对待。

(0)

相关推荐

  • 别让孩子嫌弃你,这……很丢脸。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425天! 这是昨天一位家长的留言,非常聪明的家长. 许多家长,一提起教育,就倍感焦虑,因为任务繁重,大多数人还会百爪挠心,不知从何抓起.甚至还有家长会想用心理学治疗孩子的&qu ...

  • 读书对新时代教师的重要意义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吉林师范大学的教授夏宇旭的讲座.一上午,大概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真的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从这个讲座的整体出发,无疑不在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从何而 ...

  • 说兴趣,话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学好课程.学好技艺,最终学到本领.教育者要注意发现与培养孩子的兴趣,通过你的智慧劳动,让学生感到求学求知并非劳役苦差,而是富有情调充满挑 ...

  • 教育的真谛在培育品行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信奉"考试分数及升学人数"为评判教育成败的指标.现在越来越明白:教育的真谛不是考试分数,也不是就读名校,而在品行的培育与塑造!一个孩子骨子里有良好品行的支撑,即 ...

  • 在孩子的童年里映照爱,在美好“虚构”中面向未来 |读书征文选登之82

    在孩子的童年里映照爱,在美好"虚构"中面向未来 --读<蹲下来,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有感 自我当老师以来,我常常思考,"老师"应该是怎么样的角色,怎 ...

  • 与孩子肩并肩,共同迈向未来 |读书征文选登之68

    与孩子肩并肩,共同迈向未来 --读<蹲下来,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有感 曾看到冰心先生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美丽,和孩子在一起,是何等的幸福, ...

  • 敏于观察,读懂孩子真性情 |读书征文选登之65

    敏于观察,读懂孩子真性情 --读<幼儿行为观察与案例>有感 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2020年暑假,我有幸阅读了李晓巍老师撰写的<幼儿行为观察与案例>,收获颇深. 本书共有十 ...

  • “作为女孩子,被温柔对待时感觉真好。”

    当遇上温柔 被家暴5年的女子起诉离婚期间在家门口被砍死.男子求爱失败当众砍死女硕士.女子当街被强塞进车.男子因婚姻纠纷持菜刀砍伤妻子和岳父......每当看到这样的社会新闻时,心理都免不了一阵颤抖-- ...

  • 愿局部每个读者的每个梦想都被世界温柔对待

    昨天下雨,一个人呆在办公室,除了用半个小时发货之外,就无聊的不知道干什么.然后,就选了一部很老的片子<阿甘正传>来看,就像前几天重温<肖申克的救赎>.有些片子,你可以一直重复的 ...

  • 幼幼版《隐秘的角落》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长按封面扫码播放高清MV幻灯 器材: Canon EOS 5D Mark III 焦距: 22.0 mm 光圈: f/4.0 作者:造梦师小鱼 糖粉编号:000326 常州糖粉 微博:@坚果小丫养成记 ...

  • 《罗小黑战记》:愿每一缕真纯都被温柔对待

    今年九月我最期待的电影,得数<罗小黑战记>了. 作为一名普通粉丝,我原本只是静等9月12日正式上映的,但上周有看了点映的朋友回来后对此片大加赞赏,并表示<罗小黑战记>的品质已不 ...

  • 愿每个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神爱不爱世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选择去爱. 爱无别于大小.亲疏.远近,在每一刻我们认真地对待周遭的人和事,这就是爱.当爱建立了亲疏的关系,那就会选择和分辨,这会让我们纠结.大胆地爱,并不需要什么 ...

  • 轻音乐 | 愿世界对你温柔对待

    生命匆匆,不必委曲求全,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宠爱自己,做一个独特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