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美团夹击下,阿里零售通“新故事”能跑通?
阿里线下零售战火升级,百万小店上“云”直面京东、美团夹击。
鲸商(ID:bizwhale)原创
作者 | 郑瑞龙
疫情过后,消费者需求变化不小。面对线下同质化的小店,已不能满足他们对商品基础功能的预期,而期待更多“新奇特”。
随着电商快速发展,零售大卖场、便利店商品逐渐向线上迁徙,但中国快消品行业第一大渠道,仍是600万家“夫妻老婆店”。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小店贡献了快消市场40%的出货量,甚至由于靠近社区,在“封城”期间的市场占有率不降反升,名副其实的“经济毛细血管”。
尽管小店规模数量庞大,却仍然存在不少经营痛点。7月中旬,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鼓励推动小店经济发展。与连锁便利店、大型商超相比,分散经营的小店个体处于供应链的末端,对品牌商没有议价能力,商品结构单一,常常有货物滞销、过期现象发生。
一直以来,百万小店背后的下沉市场都是各大品牌和电商平台竞技的阵地。4月,阿里提出同城零售战略后,服务小店业态的抓手不断增加,而竞争对手京东、美团等也在加码线下零售业务。
目前,京东新通路已覆盖300多个地市、32000多个乡镇、超百万中小门店。鲸商在《美团“止血疗伤”,同城零售鏖战阿里》一文中,已分析了美团外卖、买菜等业务今年在社区场景进一步延伸,自营模式下的高效履约优势,带动今年二季度商品SKU持续增加,连接线下上千家商超、300个菜市场等,使其面向低线城市的供给能力得以提升。
前不久,王兴还对外放话:在这个残酷激烈的市场,美团从来都不惧怕竞争!
除了鏖战京东、美团,线下零售市场上,还有从起家就向五环外人群低价营销的拼多多,张近东轰轰烈烈发起的苏宁小店等等。阿里杀入的这个市场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漩涡连着漩涡,为了站稳脚跟,昨日(8月28日),阿里旗下快消品B2B平台零售通启动“W计划”。
零售通主要是向其所覆盖的150万家小店开放数字操作系统、10000款专供商品,提供免息赊购、滞销赔付等金融扶持,并依托支付宝、饿了么和大润发等资源帮小店引流、增收。
如何提升商品竞争力,贴近周边消费者的新需求,把货卖得更多,这既是电商平台,也是上百万小店店主一直关心的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接受鲸商在内多家媒体采访时提到,“前三年零售通主要是帮品牌商做分销渠道数字化转型,并获得了大量精选品牌的商品供给。目前,国内超过90%的KA快消品牌已入驻零售通,整个平台有40多万个SKU。”
从品牌授权走向小店“轻加盟”,零售通“W计划”的发布,意味着平台正式进入为小店创造价值的新阶段,而这将是一场对传统线下分销渠道的集中改造。
过去,品牌要经过层层经销商、分销商,才能触达零售小店,耗时约45至60天,存货周转较慢,很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如今,零售通连接供需市场两端,将中间环节压缩,品牌上新到小店最快仅需3天。
针对不同品牌商的痛点,零售通采用分层运营方式来解决。比如饮料矿泉水、袋装食品类单价较低的商品,平台选择深度分销模式,把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全部数字化,用规模效应覆盖销售成本。
对发货慢、库存积压的品牌商,零售通利用平台用户数据,帮助品牌快速触达更多小店,实现交易环节的数字化;一些在线下没有经销商渠道,或者工厂货的品牌商,则是零售通浅度分销的服务对象,平台会作为其全国独家代理,联营销售商品。
通过改造线下分销渠道,零售通得以强化对品牌商、末端小店的控制力,才有能力和资源向小店推出品牌专供的上万款新商品,并计划在2022年培养出100个独家代理品牌。
这些新商品,是根据百万小店消费者需求的数据,标准化配送、定制化供给的精选好货,比如三只松鼠。
但林小海介绍,零售通并没有打算做自有品牌,而是定位于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平台,降低整个渠道的分销成本,帮助品牌商和小店把优质商品卖给消费者,实现“人货场”的高效匹配。
打造更多日营业额过万的小店,成为零售通“W计划”的一个目标。从小店视角来看,如果进货成本高,类目同质化,甚至质量没保障,那商品的性价比就无从谈起,加上小店店主自身运营意识及能力的不足,自然很难吸引消费者买单。
为提高小店的利润,零售通围绕小店的“商品力”进行改造,提出了“存量好价、差异好品和主动服务”三种措施,并利用零售通APP和小店POS机,在进货、选品、定价和营销等实际交易场景,把数字化能力落地。
存量好价,发挥了平台“蚂蚁雄兵”的力量。零售通借助百万小店规模优势,统一与品牌商议价,使商品采购费用大幅下降,对比市面上同类快消品,品牌专供的小店商品具有了一定的性价比,既方便卖货,也提升了利润空间。
阿里经济体大数据的效果,则主要体现在差异好品上。面积不大的小店货架有限,一般单品类有2-3个品牌,所以怎样选择货架商品,带来更快更高的收入增长,成了关键因素。
零售通平台超40万SKU,在匹配一家仅2000个商品的小店时,运用了画像标签体系。通过把小店位置、面积、店员人数和消费人群特征列入数据库,随着标签越来越具体、丰富,平台为小店推荐的商品也越来越精准,越来越符合消费者即时需求。
据零售通创新部门人员介绍,平台正在与大润发接触,有意上新生鲜、鲜奶、冻品等需要低温仓储的商品,丰富商品供给的同时,借助大润发的生鲜供应链、冷链物流能力,加快对线下高频刚需、高毛利货源的数字化渗透。
品类规划的阵地是零售通APP和POS机,但平台面向小店主动服务,利用QA、营销和内容制作的能力帮助小店降低成本,做好门店运营。比如零售通与饿了么账户打通,为小店开通外卖、团购优惠、会员管理等服务。
对于小店的商品滞销、过期损耗问题,零售通推出的平台赔付机制,囤货免息赊购,以及试水阶段的进货包销服务,减少了小店的资金压力;物流配送上,零售通联合菜鸟搭建41个城市仓,覆盖23000乡镇单位,送达准时率超96%,提高了到货速度和小店竞争力。
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后,新的增长极需要从线上线下融合中寻找,而覆盖密度最高、最接近下沉市场的小店,是平台和品牌关注的头部运营阵地。
阿里本地生活、同城零售等战略中,都把社区小店当做蕴藏巨大能量消费终端。淘宝、天猫多次在县域市场进行布点,农村淘宝服务站,菜鸟采购仓,钉钉乡村治理系统和蚂蚁金融小额贷,以及阿里重金投资过的汇达通,都是针对下沉市场供需及配送端数字化改造的尝试。
而零售通是在阿里经济体中,对于那些分散杂乱、供应链能力有限的个体小店,实现深度服务。因此平台触达的消费群体以家庭单位为主,孩子和老人的日常需求是重中之重,把二到六线地区百万小店,核心消费场景相关的2B\2C服务全部覆盖。
业务层面上,零售通与盒马、天猫小店、大润发、饿了么等业务,一同构成线上线下快消矩阵。
盒马打造“3公里生活圈”,天猫小店对标社区精选店,饿了么全面升级主攻同城零售,大润发辐射10公里范围,在到店、到家的服务版图中,百万零售通小店又能填补空白地带,完成对线下即时消费场景的全覆盖。
另外,线下零售小店与周边社区消费者有很强的社交关系,店主的推荐比大卖场里的导购更有说服力。零售通平台上线了拼团功能,店主直接可变成团长促销店内商品,这让运营能力薄弱的小店也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销售闭环,社群关系进一步转化为高复购率,增强了小店的变现能力。
除了服务城市社区用户,零售通更注重在县乡底层市场的渗透。一方面是国内快消品牌商在三线以上城市的供应链已经趋于完整,而在三四线往下的城市,布局供应链的程度比较低,这是拥有各线城市150万小店的零售通,瞄准的市场增长机会。
另一方面,截至2020年上半年,县域小店贡献已占零售通业务的25%左右。通过阿里云仓客户数据,平台能够更精准地把所需商品调配到县城经销商,然后由经销商送货上门。随着县乡地区的消费升级,以及小镇青年消费能力的崛起,零售通在下沉市场的增速甚至会快过一二线城市,平台上小店的用户价值实现最大化。
150万小店依托零售通“上云”,店主依靠零售通采购、选品和销售。林小海表示,“零售通的商业模式是通过供给侧来赚钱,目前所有的费用都来自品牌商。即便平台以后为了盈亏平衡收费,我们也会把其变成服务包、设备或物料帮助小店进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