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证实:吼孩子影响智力?3类“暴力语言”90%家长还在说

说一件让你又气又好笑的事,你会想起什么?

前一秒被孩子气得要死,各种咆哮;下一秒被哭得梨花带雨的孩子,那委屈的小眼神折服!

“你笑了吗?你不凶我了吗?”

看着这楚楚可怜的样子,老母亲脑子里已经开启“自责”模式:

“孩子那么可爱,我怎么可以凶她呢?都怪我!”

这种感受我太能体会了,我也不想凶孩子啊,可臣妾做不到啊!

尤其孩子撒泼打滚、无理取闹的时候,凶都算温柔的,急眼了会吼,不吼一嗓子,她根本灵魂不会归位!

于是,我们经常在游走在暴怒和自责之间......循环往复。

当然这并不代表,遇到问题“吼就对了”。

因为你吼出来的话,到孩子那儿都可能变成一把伤人的利器。

01吼孩子,远比你想象中“可怕”

影响大脑发育

哈佛医学院附属美国顶尖的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病学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 认为,父母对孩子长期吼叫,的确会改变孩子的大脑,影响他们的智力。

Teicher 的团队分析了曾经遭受过父母言语暴力(吼叫、谩骂等)的成年人的大脑,发现他们的韦尼克区(主要负责理解口语)和前额叶之间的连接减少

而这两个区域之间的连接越少,一个人的言语理解能力越差

Teicher 说:“我认为这些人没有发挥出他们的语言潜能。”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做过一个名为《语言能造成多大的伤害》的教育短片,值得每位父母一看。

缺乏安全感

虽然我们吼孩子的理由千千万,但对孩子来说,他常常会觉得被吼的莫名其妙。

总是“不明所以”地被吼,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可能产生应激反应:做事前总担心这次会不会被吼,变得畏首畏尾、战战兢兢。

影响性格

长远来看,经常被吼的孩子,容易性格孤僻、懦弱、不自信,不善交际或处理人际关系。

或者孩子为了不被吼,努力顺应家长的想法,形成“讨好型人格”,小时候讨好父母,长大后讨好身边人,唯独没有“讨好”过自己。

尤其3岁之前,属于孩子行为教育阶段,TA会下意识地模仿你的行为。当你遇事大吼大叫,孩子会传承这项“技能”,遇到问题也会通过暴躁和激烈的方法表达情绪。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记。只是这种不好的印记,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不是吗?

02这3类话,别再对孩子说了!

除了上文视频里那些极度刺耳的语言:

没用!废物!就知道吃!

丢人!是人就比你强!

猪脑子!你怎么不去死啊!

下面这3类暴力型语言,或许更贴近我们这代养娃人的口头禅。

第1类:不许哭!再哭就......

淘淘妈:

淘淘今年快4岁了,幼儿园老师说他爱好行为偏女性化,我也发现他特别喜欢女孩的东西,喜欢粉色和洋娃娃。这些我都能接受,可受不了他动不动就哭。

有次他摔倒了哭个没完,怎么哄都哄不好,我没忍住吼了他:

“哭什么哭!不许哭!一点儿男孩儿样都没有!再哭不要你了!”

结果他哭得更难过更委屈了,好像在说“妈妈,我好伤心,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我真是受不了,一个男孩子整天哭哭啼啼想干嘛!

一段话反问:

“我已经很疼很伤心了,为什么妈妈还要再凶我,是我不够好吗?”

假设你是这个被父母贴了标签还被威胁的孩子,会有什么感受?

第2类:说多少遍了!没长耳朵/脑子/眼睛?

米粒奶奶:

米粒特别不爱穿拖鞋,我总觉得家里地板太凉,担心对孩子身体不好。一天800遍喊她穿鞋,可她就是不听,跟没长耳朵一样!

一看见她光脚在地上玩,把我给气得,一顿喊:

“说多少遍了!地上凉,得穿鞋!耳朵聋了?!”

结果小家伙冲着我大声尖叫,还跑去跟她爸妈告状,真是好心没好报,心寒。

一段话反问:

“我只是不想穿鞋,奶奶为啥说我聋?”假设你是这个不被允许,反被“人身攻击”的孩子,会有什么感受?

第3类:一点都不(听话/省心/懂事)!还不如XXX......

嘟嘟妈妈:

都说俩孩子相差3岁刚刚好,老大能帮照顾老二。可我家这俩偏偏是对欢喜冤家。老二还没断奶很好哄,老大嘟嘟就不行了,见啥抢啥,天天找事:

老二吃奶,嘟嘟跑过来也要吃;老二刚睡着,嘟嘟满屋跑;老二穿尿不湿,嘟嘟又开始尿裤子......

甚至有次,嘟嘟居然把老二装进了箱子里(买玩具车的快递箱,还没来得及扔)!我没忍住吼了他:

“你怎么回事?一点都不懂事!还不如你弟弟省心!”

一段话反问:

“有了弟弟,妈妈好久没抱过我了,我故意尿裤子妈妈也只会凶我。都怪我不懂事,妈妈好像只爱弟弟不爱我了...”

假设你是这个被冷落又被比较的孩子,会有什么感受?

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没被看见的孩子。

尤其那些表面乖巧的“好孩子”,更渴望被理解,被包容。

03学会和孩子非暴力沟通

每位歇斯底里吼过的父母,内心都装着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因为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却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跟孩子正面表达爱。

我们常常用错“爱的语言”,善于用愤怒、愧疚、恐惧的情绪能量,去震慑孩子,幻想着:

凶一顿,孩子就不哭了;

骂一顿,孩子就听话了;

吼一声,孩子就懂事了......

却忽略了爱、喜悦、平和的情绪能量。

著名心理学家David R.Hawkins,曾专门研究了人类的情绪能量等级,从最负面到最有能量,数值跨度为0-1000,结果发现:爱和喜悦的能量,远超愧疚、恐惧和愤怒。

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表达过:

“当我们消除那些责备、羞辱、批评和渴求的语言,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时,爱和尊重才真正的融入在生活里。”

反观我们和孩子之间,当他们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时,我们就很自然地使用一些批评、指责的语言。

但这样“暴力”的谈话方式,只会让孩子感到不被爱、不被尊重。

那我们如何用“非暴力沟通”和孩子对话呢?

第1步:不带情绪的描述,你观察到的孩子的行为

我们先客观陈述,看到的行为,然后和孩子核对这个行为,

就嘟嘟的例子来看,我们可以说:

“我看到你把弟弟装在了箱子里,是这样吗?”

然后等待孩子回应,是或者不是。

第2步: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接着问:

“为什么把弟弟装在箱子里呢?在玩捉迷藏吗?还是不想让妈妈看到弟弟?或者有其他原因?”

这一步要控制好情绪,很多父母发火,是默认代入了孩子故意为之的剧情假设。情绪一旦被引爆,最容易失去理智。

然后等待孩子说出实情。

第3步:说出孩子行为带来的真实感受

假设嘟嘟回答得“不想让妈妈看到弟弟”,此时我们要说出感受和需求。

“看不到弟弟,妈妈很担心,就像看不到嘟嘟也一样会担心。”

第4步:和孩子提出明确的请求

“妈妈希望你可以把弟弟从箱子里‘解救’出来,看到你们互相帮助,一起玩耍我会特别开心。”

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3个少,3个多”:

少否定、少评论、少命令;多说现象、多说感受、多说请求。

对每一位父母来说,不管是情绪管理,还是非暴力沟通,都是一门难啃的大课。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控制好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自己,这是为人父母,给予孩子未来最大的精神财富。

最后,让我们把“情绪遥控器”掌握在自己手里,一起点亮【在看】,分享出去,鼓舞更多的人吧。

(0)

相关推荐

  • 父母你们满嘴是爱,却满目狰狞!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都在研究的课题,我们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从上一辈的"不打不骂不成才"的思想中走出来,开始"平心静气"地教育孩子,你从不舍得打孩子, ...

  • 语言暴力,一把诛心不见血的刀

    发布时间:2021-03-30  有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很多年前,我还不知道恶言就是如今所说的「语言暴力」,只是清晰记得当时被恶语相向的情绪体验.久久沉浸在那句恶言中难以自拔,焦虑. ...

  • 语言暴力会改变大脑结构, 对孩子影响巨大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不少父母总是忽略了这点,他们肆无忌 ...

  • 你会说话吗?4个步骤,解锁“非暴力沟通”12字秘诀

    ​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把谈话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我们生活中的谈话方式,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无意识地 ...

  • 让爱促进理解发生(2)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期数:第409篇 心之力 | 爱语言 | 爱沟通 | 正念力 | 悟书会 <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的三大功能: 爱己,爱人,爱平静...... 它帮助我们看见自己或 ...

  • 非暴力沟通核心

    你在生活中一定听过这样的话:你看看人家多好,你再看看你.(比较)我早就跟你说过了,你不听,这下好了吧. (推卸责任)要不是你--我就不会--(指责)其实这些不经意的话都是一种暴力的沟通方式. 双方沟通 ...

  • 运用爱的语言 促进理解发生

    小编语: 大家好!我是大罗心理师.今天在这里,为你分享我在非暴力沟通公益微课群里的语音讲课内容-"运用爱的语言  促进理解发生",希望对想了解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的伙伴有启发和帮 ...

  • 会说话和不会说话的人,活得有多不一样?

    看到两个发生在机场的视频,很有意思. 同样是飞机延误,和航空公司沟通退票.改签事宜,一个视频中的女孩,有理有据.把不满和诉求说得清清楚楚. 她先是引用法律法规:按照民航的法律规定,该补偿的经济补偿,要 ...

  • 《非暴力沟通》学会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近

    文/铃兰 当内心的平静遭到破坏,暴力就产生了 自从做自媒体以来,我经常会关注一些热点新闻.发现了很多亲子关系引发的悲剧事件中,多数都是因为语言上的伤害,导致情绪失控,令家长或是孩子做出了不可挽回的事情 ...

  • 学会这两招,让原生家庭的病毒不再蔓延

    ​大家好,我们学习了在认知上,要摆脱自己的"受害者心态",这样才能去拥抱新的生活.可是,当我们组建新的家庭时,原生家庭的一些问题可能还会出现,在不知不觉中,你可能还是会用以前父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