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孝子祠,百善孝为先

★旅游地点:无锡锡惠名胜之华孝子祠

惠山寺内侧有华孝子祠,祀东晋时期无锡的孝子华宝。南齐建元三年,齐高帝赐华宝故宅“孝子”匾额。

华宝年幼时丧母,与父亲华豪相依为命。东晋义熙末年,华宝八岁,华豪跟随大将刘裕北伐,临别时嘱咐儿子,“须待我驻防期满回家,再为你行成年礼和娶亲。”

不料长安失陷,华豪赴难,而华宝因为父亲的这句话,终身不冠不娶。七十岁时,以弟弟华宽的儿子为嗣,于是以孝闻名于世。

这个故事在现代人看来颇有些不能理解,毕竟事过境迁,当时华豪没有料到自己会身死异乡,既然情况发生了变化,当事人理应从权,而不该一昧愚孝。

不过在封建时代,华宝却因为这一孝行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并被文人墨客赞叹不已。

古代还有一说,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华宝一生未娶,末了只能嗣弟弟的儿子……反正我是不能理解这种“孝行”的。

不过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有着沉甸甸的分量。统治阶级的褒奖,也是为了把孝这个美德代代相传下去。

祠门前立着四面牌坊,俗称无顶亭,木石结构,呈正方形,是华氏宗族旌表忠孝节义及科第的纪念建筑物,建于清乾隆十三年。

牌坊式的大门庑殿顶,两侧墙向前推,形成了一小扇形。屋顶看着很厚实,屋脊雕着精致的花纹。虽然是深秋,可是攀援植物还是郁郁苍苍地爬了半墙。

走进去第一进是永锡堂,《诗经》中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之语,永锡二字自然也是颂扬孝行的。始建于明成化年间,2004年大修重建,平屋三楹。

堂壁置巨幅镜画五件,展示复制的华氏三祖像,孝祖东晋孝子华宝世居惠山,孝祖二十一世孙华原泉随宋军南渡,复归无锡隆亭的始祖,华原泉九世孙华贞固,是无锡鹅镇、荡口华氏始迁祖。

碑廊在祠北侧,是近年重修时候增建的,陈列历代记事巨碑十块,除了一块是重修记述,另外九块都是根据古拓本重镌的,其中元块一块、明代六块、清代二块。从碑文中,可以看出华孝子祠的历史演变。

庭院中有八角形的石砌鼋池,池里有两两只龙头,吐纳着二泉水,所以又名双龙池。看起来,水质还是挺清冽的。池边的砖头缝里,已经长出了青青草。

享堂是孝子祠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乾隆年间翻修,是明朝的式样,歇山顶,楠木结构,制作精良。原来还有彩绘,不过现在已经看不出来了,但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古雅的。

堂中供奉着华宝的铜像,原来供奉的是泥塑像,铜像是根据《华氏三祖像》画像铸成铜像的。

上面的匾额“孝为行首”,还是颂扬华宝的孝行。神龛镌着唐相魏征所撰的《孝子华公像赞》,堂壁嵌碑刻三十四方,其中《纺织督课图》是明代的原碑。

内堂庭院里有很多碑刻,有的字迹已经被磨得看不清,不过大部分还是完好的。不说内容,碑刻的字体很丰富,喜欢书法的游客,倒是有眼福了。

成志楼始建于明代弘治甲子,华孝子三十五世孙燠等继承先父之志,捐田捐资,奉报朝廷批准,修复华孝子祠,在祠后建楼屋三楹,高27尺,作为纪念克成父志之举,故而得名成志楼。

以前这里用于供奉主祀及配享的神位、贮藏祭器、祭祖、宴集等。民国时期,孝子四十七世孙华绎之重建两屋楼,不过后来被毁了。2005年,华绎之哲嗣仲厚、叔和、季平兄弟再承父志,捐资重建,始有今日的规模。

天下第二泉就在旁边,从成志楼出来几分钟就到了。这个景点是锡惠景区的著名景点,是外地游客必须来打卡的,所以每次游客都挺多。

二泉旁边是古色古香的万卷楼,也称尤文简公祠,主祀南宋礼部尚书尤袤。原祠几经兴废,早已经不知道旧址在哪里了。

尤褒,绍兴十八年进士,历官泰兴县令、台州(浙江临海)知州、江西转运使兼隆兴府知府(今南昌)、枢密检正兼左谕德、太常少卿、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直言敢谏,恪尽守职。

尤袤晚年告老还乡,在锡山和惠山之间的秦王坞结屋锡麓书堂作为读书处。乾隆年间重建三楹,由尤氏后裔修建,堂屋三间,在垂虹廊之上。在石洞上方的横梁上,还镌着“锡麓书堂”四个字。

他晚年以抄书为乐,积至三万卷,藏于万卷楼,万卷楼也因此得名。“万卷楼”这三个字,是尤褒的二十六世孙尤桐所书。

现在的万卷楼出门洞是一条长廊,用作喝茶的地方。看收费,似乎也不算贵。楼内和楼外在菊展期间,也会摆放盆菊。

二泉对面有竹庐山房,始建于明朝末年,清光绪年间重建,原来贮放惠山寺竹茶炉。

乾隆皇帝幸临惠山,曾在这里酌泉品茗,题字赋诗,现在还留下御书诗碑,展示在室内。

自驾游:无锡锡惠名胜之华孝子祠

11月深秋

(0)

相关推荐

  • 华姓的演变和迁徙分布

    华姓在<百家姓>中排名28,显见华姓历史上是名门望族,若按当今人口数量不是前一百的大姓,要进行华姓的演变和分布调查研究,相对于研究其他大姓或小姓要容易并有意义,是研究中华姓氏起源.演变和迁 ...

  • 华孝子祠

    未进华孝子祠,先在祠堂大门前见到的,是华氏宗族用以标榜忠孝节义的纪念建筑物华氏四面牌坊.木石结构的华氏四面牌坊,四面相合为正方形,地面与四角方柱均选用了花岗岩.细看里面,平板坊上各置平身科四攒,如满天 ...

  • 聆听二泉映月,品茗惠山古泉

    无锡的惠山相传因西域僧人惠照曾居于此,故唐以后称惠山.而锡山则是惠山东峰脉断突起处,因周秦时这里有锡矿得名锡山,到汉朝初年锡矿枯竭,无锡之名也由此而来.战国时期,无锡属于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据传惠山 ...

  • 五月的无锡荡口古镇|熊梅生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首<忆江南>,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更有甚者,还能说出其作者姓白,名乐天.可江南到底什么样,许多人并不知晓,所 ...

  • 无锡荡口古镇(华氏义庄)

    无锡荡口古镇(华氏义庄)

  • 荡口华氏家族渊源考

    以邑为氏 荡口华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周代初年,周封微子于宋,传十世,其后裔说食采邑于华地(今陕西华阳县一带).说的儿子名督,以邑为氏,又称华督,在宋穆公时任太宰.当年宋穆公的哥哥宋宣公有个太子叫与夷,可 ...

  • 士谊

    祖(西园始)陆以道(1317-?),初名天衢,字士弘(宏),号曰古谈,元侯公57世裔孙.元无锡县胶山乡西园人(今长安).生于元延祐四年丁巳(1317),元统年(1333--1334)即为诸暨州学训导,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无锡惠山镇祠堂----华孝子祠

    华孝子祠位于锡惠公园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孝子祠中祀奉的是东晋时期无锡人华宝.据载,华宝幼年丧母,父亲华豪于东晋义熙末年随刘裕防守长安,临行前告诉年仅八岁的儿子华宝,待自己卫戍期满回乡便为儿子 ...

  • 华氏先祖那些事儿

    华督 创姓始祖华督--和孔子家族的恩怨 华姓的创姓始祖叫华督,华督是春秋时宋国的太宰(宰相),因封地在华邑(今陕西华阴县境内),以华为姓.华督是第一个姓华的人. 当时宋国国君是宋殇公,他十分好战,在位 ...

  • 佘华荣: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  佘华荣 同事的岳父不幸逝世,我去呷豆腐.因惦记家里老父,匆匆扒完一碗饭就往回走,刚上车,同事就打电话来了,说准备了一个面子菜让我带回去给我父亲吃.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一再推辞,同事坚持要送 ...

  • 百善孝为先,拳拳亲子情——与邢台孝子“二臭”的心灵对话

    二臭的孝心,感动了不少读者. 夏日周末,一批爱心人士,从邢台市区.山区汇集我的老家--邢台县东侯兰村. 雾霾还没散去 自发而来的人们 簇拥着二臭和瘫娘 进了这个家 这个家 见证了二臭成长的艰辛 记录着 ...

  •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善行首先讲求的是孝,但只看心中有没有孝,而不能考究他的行为,如果考究行为的话,那么穷人家就没有孝子了.所有的恶行中最恶的就是淫,但只能看他的行为,而不能看他的心,如果看心的话,这 ...

  • 刘佩华|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 文/刘佩华 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无字的典籍,是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 ...

  • 解读孟郊《游子吟》: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

    孝,往往组词为孝心.孝顺.孝,不是以物质来衡量的,虽然一定的物质是尽孝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更重要的孝心. 现代社会,在外工作是很普遍的,很多人无法能陪伴在父母身边.而且父母在物质条件上基本都不是太差,父 ...

  •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的孝道文化,原来是受这本书的启发

    <诗经>展现人间真挚的情感,而一切情感的源头在于亲情. 亲情包括夫妻.父子.兄弟之情,又以父母的慈爱与子女的孝顺为核心. 有关亲情,<诗经>中最为动人的是<小雅·蓼莪&g ...

  • 【中华孝道】第二集《为什么百善孝为先???》

    【中华孝道】第二集《为什么百善孝为先???》

  • 百善孝为先句子说说 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百善孝为先说说

    百善孝为先句子说说 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百善孝为先说说

  • “百善孝为先”,走读渌渚周雄纪念馆,传承孝道文化活动回顾!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2019走读活动之二 走读渌渚周雄纪念馆 迎着朝阳出发 17日早晨,气温还有点低,孩子们还是早早的到达了集合地点--秦望广场. 朝阳散发出温暖,春风在吹拂脸庞,而小草在用露水清洗脸庞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