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学生的管理

浅谈智障学生的管理

艾喜勤

西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目前,教育部要求适龄残疾儿童入学要达到全覆盖,零拒绝。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越来越多,学校管理难度也相应加大,因此,智障学生管理应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智障学生现状分析:

智障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感知觉、记忆力、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情绪控制力、独立生活能力等各方面都远远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和生活负担。特别是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出现严重两极分化。一种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全面包办,使孩子失去了最佳锻炼的机会,导致各方面能力太差。另一种家长是对孩子失去信心,放弃教育,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十多岁还没有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导致智障孩子行为习惯非常恶劣。当前,国家要求特殊儿童要享受公平教育,保护他们受教育的权利,使大批年龄偏大残疾儿童走进学校。由于以上原因这些残障儿童的能力极差和行为习惯恶劣,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性,因此,智障学生的管理也就成为当前特殊教育学校一个研究方向。

首先,学校和社会要先从宣传做起。唤起残疾儿童家庭家长对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的重视。因为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是特殊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言行举止和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和教育方法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基础,因此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势必导致学校管理的难度程度要加深。

其次,搞好智障学生的管理。首先要从学生的常规抓起,特别是新生入学常规教育。比如:刷牙、洗手、洗脸、铺床、叠被、吃饭、上厕所、擦屁股等等,到抓课堂常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常规教育对于正常儿童来说,可以说短期内能见成效,但对于这些残障学生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学校里不是通过某一个老师,某一个班主任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生活教师、甚至所有后勤人员共同完成,它需要把班主任、任课教师等所有工作人员组织起来,让管理形成一个管理链,处处有人管,处处有管理。要做到常规教育常态化,这就需要我们特教教师不仅要做到心中有爱,还要做到眼中有人,要有不离不弃的决心,要有坚守的恒心,要有必胜的决心,要有坚定的毅力。大家携起手来,充分发挥管理链的作用,孩子的习惯养成还是指日可待的。

第三、学校要抓好德育工作。学校教育,教学是生命,德育是灵魂。对特殊教育学校来说,德育不仅是灵魂,更是生命。德育的成效直接决定学生能否融入社会、回报社会。智障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做出成效,对特殊教育学校来说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就要求学校以学生为本,作周密可行的计划落地实施。我们常说,对孩子的教育,言传不如身教,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身教来的直观,能够让他们瞬间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这就对德育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特殊教育学校,应该是每位老师都是德育课老师,人人都承担德育职责,人人都要参与德育活动,人人都要以身示范,要随时随地随机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还要积极创设场景,对学生进行直观教育。教师还要上好每一节课,做到堂堂有德育,课课有德育,科科有德育。另外,学校要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比如每周国旗下的演讲、节日画展(我爱校园,我爱家园,我爱祖国)等等、戏曲文化活动、运动会活动(让学生知道,只有锻炼身体,才能保护家人,保卫家乡),通过对运动项目环节的设计,让他们亲身体验互助、团结、配合的重要性。

第四、搞好学校管理,抓好安全教育也是重中之重。智障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又因为他们情绪容易激动,控制能力差,随意性大,因此突发状况随时发生。特殊教育学校要针对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仍然要做出系列性活动,让安全教育常态化,要把安全教育当成日常课程来抓,更要把安全演练作为课程的延伸,不能流于形式,要预制严密确实可行的演练方案,要从多角度教育学生怎样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正确应对方法。

第五、搞好学校管理,还要家校结合。学生入校以后,家庭教育就变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因此家长要密切配合学校工作,与老师共同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对与错,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

智障生的管理工作非常艰巨,我们要设定阶梯性目标,为智障学生量身定做具体方案,使其落地有声。做教育需要走心,立足特教更需要走心,特教教师要有扎根特教的坚定信念,要有守护这一片贫瘠土地的毅力,不忘初心,风雨兼程,尊重生命,静待花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