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崔朋:童趣的回味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29】

童趣的回味

河南邓州    崔 朋

本以为是不惑之年之后,生活中一地鸡毛、鸡毛蒜皮的事情总是很多,并且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似乎是没有时间去回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了,可于我来说,总是在梦中不时的闪现童年的情景出来,若不是梦醒后看到自己的孩子都成小大人了,还真以为自己是个小孩子呢!

我们的小时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了,那时候你看不到柏油路,更看不到高楼大厦,屁股冒烟的小汽车也绝对是奇货可居的,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曲折的蜿蜒小路、望不到边的小村庄、还有漫山遍野的庄稼和庄稼......

当然在大自然的造化和小孩子的好奇天真中,总可以产生很多童趣出来,现在回想起来还残存着开心的余味,而在当时那种快乐绝对是会让我们孜孜以求的。

没有实现的“战斗”

有组织的地方都会有领导,简言之,带头大哥吧,我们的小伙伴们也是有“孩子王”的,“孩子王”的领导力、影响力来自于大家的信赖与敬佩,当然孩子们的集体行动有时候并不为“孩子王”左右,比如,到春天的时候,我们准备参加一场战斗了,不过我们的这次行动是得到了“孩子王”的支持的!

我们这些小伙伴大概年龄相差在四岁左右,有十几个人,我们的“孩子王”就是我的三哥,他为人厚道,和蔼可亲,受到了我们的拥戴和信赖,当然他对我也很好。所谓的战斗其实就是一场游戏了,具体干啥我不很清楚,好像是模仿电影上面打仗似的,当时对我而言也是顶够刺激的,以前是看电影,这恐怕就是演电影了。

不过,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一些道具,比如用柳枝编一个环,这个环因人而异反正戴到头上合适为止,未必是标准的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是又圆又方的形状,这要看个人的情况了。接下来在这个环上面插满柳叶或者洋槐树叶,就像电影上面的帽子一样,最后我们的计划是戴上帽子埋伏在庄稼地或者是小河沟里,等“敌人”路过时进行突袭,当然庄稼地是最理想的场所,“敌人”是不容易发觉的。

帽子很快于周五下午就准备好了,我们试着戴上自己编的帽子,大家互相看了看,真有点娃娃军的感觉,似乎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我们都很兴奋,也很期盼第二天下午的战斗早点到来。

周六下午的约定地点,我们迅速的集合了,我们的“敌人”是隔壁村庄的小伙伴们,我们的武器是小土疙瘩或者小木棍。其实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打仗,只是觉得好玩罢了。但是我们突然得到消息,邻村的小伙伴们因为争夺指挥权问题发生内讧取消了和我们的“战斗”。

从此,我们准备的战斗成了省略号,并且,小伙伴们没有人再提起,也许我们当时在意的主要是准备的过程而不是实施的过程......

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儿时的冬天似乎要冷更多,决不是像现在经历了这么多年地球“温室效应”而变得越来越暖的暖冬了,所以,那时候最期盼的还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了!

你别说,这“冬天里的一把火”还真是被我们这些小伙伴给发明出来了。

先说说第一种火吧。那是用碎纸片,当然最好的材料是旧纸箱子的纸了,把它卷成有小孩拳头粗细的样子,这样卷起来燃烧的时间比较长。它的长度一般来说大概就有一根筷子的长度,我们在教室里面是不敢造次的,唯有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用火柴给点着。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寒冷的冬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群小伙伴,手里面拿着像个长圆柱的冒着火星纸筒子,那火星子随着你走路的速度变快而更加旺盛,你可以暖暖小手,也可以烤烤小脸蛋,如果用嘴用力吹一下,马上会有蓝色或者黄色的火焰跳出来。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享受呢?当然,那群小伙伴就是儿时的我们,我们在寒冷中演绎着温暖,在稚嫩的岁月里赢得了快乐。

下面要说说的是另外一种“星星之火”了,如果你真的看到了,一定可以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产生画面般的感觉的。

这样的故事同样发生在冬季,听起来好像是又猛又暴力,听我慢慢道来,哈哈!每到深冬,小河沟、放学回家路上两边的小沟里,野草总是特别的长(这种长是儿时的印象了,也许实际上不是很长,就像小时候以为高高的山坡,长大后再去看原来也只是高那么一点点,可儿时你决不会这样认为的),当然也早已枯萎、干涸,这时候只需要一根火柴轻轻一划,很快火借风势,就会汹汹燃烧起来,瞬间温暖和炙热会一齐向你袭来。哼!别怕,田野里前不挨村、后不挨店、庄稼也都没长出来,也出不了啥事。但终归是廖天地烤火一面热,你可以偶尔转转身烤烤后背,然后可以开始下一步的动作,那就是迅速的抓一把着火的干草,去引燃十几米外的河沟,用同样的方法,不大一会儿,小河沟到处都是汹汹的火了,如果是黄昏时刻,火光瞬间就闪现在你眼前,而且这些火光连接起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虽说是很开心,但也会有恐惧在里面,毕竟还是有点担心的,所以这样的事情大家还是不要模仿为好,,毕竟也不是非常安全的,比如说万一火势大的时候烧到我们自己呢!

捉蚂蚱

下面要说的是捉蚂蚱,当时小伙伴们大都很喜欢的,更别提我了,现在虽然说蚂蚱还是有的,但是在电子化、信息化的今天,小伙伴们对蚂蚱的兴趣会少很多的。

蚂蚱的学名就是蝗虫,长大后从书本上知道了蝗虫是破坏庄稼的,但那时候捉蝗虫纯粹就是好玩,也不晓得还是为民除害呢,当然主观上没有那么伟大的动机,但客观上还真是造福人民了呢!

蝗虫这种小动物其实有很多种,我们小时候最常见的有青蝗虫和干蝗虫两类。青蝗虫最容易捉,呈青绿色,腿较细,拖着一个扁扁的、长长的腹部,它跑的慢,未成年时只会蹦来蹦去,你可以漫不经心的用手去拍,只需两下,顶多三下,准能捉到它;成年的青蝗虫会飞的,但是还是比较笨,飞行距离也很短,落地后通常会缓慢的向前移动,你只需要在它落地时朝着它前进方向轻轻一拍,也准能拍到它。而难搞定的是干蝗虫,颜色就像干麦秸的颜色,淡黄色,腿比较短且强健,腹部较短,身体结构短小精悍。这个小家伙小时候就很机灵,跳跃的速度很快,对光和事物的反映比较敏感,但是由于跳跃距离短,所以小时候还是容易捉到的,但翅膀发育成熟后,由于飞行速度快、飞行距离较长,再去捉就不容易了。

每到夏末秋初的时候,特别是遇到晴天,不管是中午还是黄昏,在两边布满草丛的放学小路上,如果你留意,会不断有干蚂蚱蹦出来挡住你的去路。它会面朝着你站好,头顶的两个触须也会前后左右的摇动着,两只眼睛机敏的观察着眼前的一切,原来是你铿锵的脚步惊醒了它的美梦了。当然为了捉到它,你可以缓慢的、轻轻的弯下腰来,在你前臂可以扑捉到的范围内迅速出击,保你十有八九是可以捉到它的,小时候用这种方法我捉到了不少的干蝗虫。

如果是星期天,在蝗虫嚣张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去草丛里捉蚂蚱,然后从青草中拔出一根比较长的草茎出来,蝗虫的颈部是可以用草茎穿过的,用这种方法一根草茎是可以穿上十几个蚂蚱的。在扑捉蚂蚱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各种蚂蚱,大的、小的、干的、青的、胖的、瘦的等等,有时候见到蚂蚱会超级大,眼睛像铜铃一样,体型有普通蚂蚱的十倍多,会顿时让你吃惊和好奇很多。当然,在捉蚂蚱的同时,你也可以捉蝴蝶、逮蜻蜓,游弋在花草虫木之间,可以顺风而呼,可以幕天席地,可以同小草说说话,可以跟同伴窃窃私语;可以欣赏天空中列队飞过的大雁,也可以看看蚂蚱们的集体表演,此间乐,不思蜀也!

童年的乐趣其实很多,比如滑冰(在结满冰块的河面上滑动)、逮鱼、“挑老兵”等等,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为往事,成为了回不去的曾经,在那些懵懵懂懂的岁月里,温暖了时光,燃烧了岁月,而我们的今天,又何尝不是孩提时心心念着的、满心期待的未来呢!所以,我们并不能只做个怀旧的人,毕竟,今天才是更重要(more important)的,把握好今天,才是我们回首往昔的意义所在!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们不快乐,他们被束缚在钢筋水泥里面,他们没有玩伴,只有手机和电脑,他们没有我们童年时的欢乐,更多的他们过早的戴上了眼镜。其实,问题也不能这么看,更不能这么想,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环境、属于自己的快乐,假如在我们那个年代就有手机、电视、网络、平板、微信等等,我们难道还会乐此不疲的去捉蚂蚱、挑老兵、放野火等等吗?也许真的不会或者很少,所以不同意义不同层次的快乐真的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要理解我们的下一代,我们更要理解我们的时代以及已经为人父母的我们给孩子们已经提出了跟我们小时候大不相同的期待和希冀,而他们正在为实现我们的期待努力着,只是如果我们能多一份陪伴、多一份用心、多一份指导、多一份关注,我们相信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近视、沉迷网络等问题一定会越来越少,当然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做到这一切并不容易,只是我们需要尽力去做好自己的角色,毕竟孩子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未来,虽然最终是他们的。

我们可能依然会怀念自己的童年趣事,这不仅仅是回味与感受快乐,而是为了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的今天和明天都更好!

(0)

相关推荐

  • 读《小武君,有》 ​独到,小众的情景之文

    独到,小众的情景之文 读<小武君,有> 文| 蓝云多多 这次疫情期间,翻出以前的旧书,这本<小武君,有>就是其中发霉惨重的书之一.大学期间曾读过这本书,一晃四年多过去了,再读时 ...

  • 乡村童趣

    乡村童趣 陈桂利 我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的一个山村,我的孩提时代是在那里度过的,我觉得我的孩提时代很有趣,现在回忆起来,常常令我难忘. 那时候,我们玩的内容很多,随着季节的不同,玩的内容也不同. ...

  • 中国古代遇到蝗灾时,为何民众愿挨饿,也不抓蝗虫吃?

    众所周知,去年中亚爆过发蝗灾!于是就有网友说:如果这些蚂蚱在中国,分分钟就把它们吃光了!这也不全是玩笑话,吃货们都知道,油炸蚂蚱是一种常见的风味小吃,而且在众多小吃中也吃得香.蚂蚱经过高温杀菌.油炸会 ...

  • 【中州作家】林普锦:有多少前尘往事值得回味味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26] 有多少前尘往事值得回味 浙江台州     林普锦 伤心的人儿常爱说往事不堪回首,但最是伤心的人才有许多往事牵挂心头.而且最是伤心的人,最记得曾经幸福的往事, ...

  • 【中州作家·母亲节特刊】索成安:妈妈,万岁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2] 妈妈,万岁   河南洛阳       索成安 睁开眼时 你在眼前 闭上眼时 你在心间 抬头望天 你在天上 低头看水 你在水间 就连睡眠 你都常常在我的梦中出 ...

  • 【中州作家·母亲节特刊】李改红:母亲的歌谣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2] 母亲的歌谣 河南内乡    李改红 今天是母亲节,我又梦见母亲了.   她端坐在门前的凳子上,上身着深蓝色外套,下穿黑色裤子,一张枯槁清瘦的脸,一头花白的短 ...

  • 【中州作家·母亲节特刊】罗明军:温 暖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2] 温   暖   湖北黄陂        罗明军 为了搭乘早高铁去南方城市出差,因为方便.经济.快捷直达高铁东站的缘故,我选择了城市BRT快速公交早班车.来到 ...

  • 【中州作家·母亲节特刊】苏相群:母 亲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2] 母 亲 河南邓州       苏相群 这个夜晚热得叫人难以入睡,不论侧睡卧睡.纱窗外时时传来沙沙的虫鸣声,玻璃窗上摇曳着春末的树影,我翻了翻台灯下的日历,谷 ...

  • 【中州作家·母亲节特刊】李树东:清明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3] 清 明  河南西峡    李树东 清明的风 和您走的那天一样 刺骨般寒冷 细雨也如期而至 那么直白 想生一盆火 驱散这风雨 却想起您总是说 不冷 妈妈的新居 ...

  • 【中州作家·母亲节特刊】李树立:母亲的遗照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3] 母亲的遗照 河南西峡   李树立 母亲节快到了,以前我觉得这时节给母亲打个电话问问,或者跑回家看看,是一种开心的事.可今年心情格外沉重,妈妈离开这个世界已经 ...

  • 【中州作家】冀潜:浅析徐志摩诗歌的修辞之美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1]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修辞之美  河南邓州       冀 潜 上世纪二十年代, 闻一多提出一种诗歌鉴赏理论,认为诗歌需要具备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这种理 ...

  • 【中州作家】杨谷仔:背影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1] 背    影 江西上饶       杨谷仔 每天早上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收银系统,做一些准备工作,紧接着就是准备午饭的食材.不早些把饭菜做好,中午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