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过冬天?雷军有3个建议,而任正非的思想太让人佩服了
冬天是一定会到来的,这是自然规律。从来没有什么企业可以一直像夏天的植物一样疯长。
那么,在寒冬来临的时候,企业应该怎么做呢?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不同的企业家有不同的方法论,比如雷军和任正非对此就有很经典的论述。
企业如何过冬天?
雷军有3个建议,值得大家思考。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问题和困难总是难以避免的,这是目标达成之前的考验,就看你是解决了问题,还是被问题所解决。
信心比金子重要。当企业遭遇寒冬困境的时候,雷军的第一个建议是保持信心,“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慌,信心和勇气是最重要的。因为只要有信心,我们就能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拿出解决方案。”
第二个建议是降低成本,“严控成本,提升效率”。
这很好理解,既然“开源、输血”方面缩减了,那就必须做好“节流”。雷军的理念是,省钱就是赚钱,每省一块钱至少相当于赚三块钱。
第三个建议是持续的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够穿越整个经济周期。
所以说危机也是机遇,在行业处于冬天的时候,所有的企业都面临压力和挑战,就看你能不能在这期间进行变革,积蓄力量,以自胜为他胜,最终脱颖而出。
比如华为就是在IT泡沫破裂的时候进行了变革,苦练内功,采取了“鸡肋战略”,然后一举赢得了行业领先地位。
任正非专门有个《华为的冬天》的讲话,他在华为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高喊“狼来了”,提醒华为上下早做准备,应对冬天。
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这个道理说起来不出奇,小学生都知道“物极必反”,但真正理解并践行这四个字的人并不多。
预见很关键,很多企业的失败和死亡,其实都是缺乏预见的结果。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它们安然地享受着,好像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
而在危机降临的时候,它们又六神无主,茫然无措,在那里不知应该做些什么才好。
冬天之前不知道储存粮食的企业,往往不能熬过冬天。这就是预见的重要性,做企业要懂得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那么,预见性从哪里来呢?任正非认为是危机感,企业要懂得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但任正非也提醒人们,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前者是有针对性地思考和准备,而后者是盲目、空泛地吓唬人。一个是积极主动的有所作为,后者是消极的、无意义的虚耗。两者有截然不同的性质。
真正的经营高手,总是能提前进行准备,比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积极地进行管理变革,增加应对危机挑战的能力。
而这种经营行为背后是由思想上的自我批判精神推动的,要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任正非说,“总的目标是要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任正非认为,挫折有利于成长,磨难是一笔财富,如果没有经历过磨难,就会成为自己最大的弱点。
你看,任正非的思想是不是让人佩服?他与别人有很大的不同,他的所想所为,是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这是一种很稀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