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星(第84期)/杨贻斐:好奇心是我们的珍宝

好奇心是我们的珍宝

杨贻斐

笔名黎醴,山东师范大学大一学生。曾获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一等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语文报杯一等奖,作品入选中小学阅读写作数字出版平台。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科幻小说创作的呢?
杨贻斐初一的时候我读了《海底两万里》,估计这本科幻小说是不少人的初恋呢。第一次科幻小说创作的话是在高一,高三因学业繁重就停止了一阵子,大家也都一定要在高三克制一下自己的写作欲望啊!
高校科幻:请谈一谈您的创作初衷和由因。您是如何开始文学创作的?又是因何选择了科幻?科幻本身对你意味着什么?

杨贻斐第一次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节讲叶绿体的生物课,那时也没好意思拿自己的想法去问老师,但就是放不下这个猜测,就疯狂上网查资料,甚至拿翻译软件看了几篇外国的论文,发现没有资料与我的小想法产生冲突的时候就写了。其实我的第一篇小说几乎算不上小说,它实在没什么情节,因为当时我没打算用情节来吸引什么读者,第一篇小说其实是写给自己的。后来随着生物学的越来越多,我就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后来又写了几篇,都是对生物科技的猜测。科幻小说——或者说生物学方面的科幻小说,对我而言大概就是在记录自己的好奇心。身为一个“生物”,我好奇自己意识的产生,好奇自己或许能够拥有但现在却没有的能力,好奇自己究竟是什么。

高校科幻:科幻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生存方式。那么,对您来讲,创作对您的生活占了多大的比重呢?您创作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您对于创作来说,想要对自己或者自我以外达成什么影响?

杨贻斐当我没有直接创作灵感时,创作就是我放松娱乐的方式,在课业之余,我会用一些零碎的时间进行创作。但如果我突然有了某个创作灵感,那么我除学习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会属于创作,包括码字以及查阅各种相关资料。这时我迫切希望记录这份想法,我会考虑这个科技假设出现在未来的可能性,还会幻想它的到来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我的大部分作品都只和朋友分享,因为我几乎没有定稿,每次看自己以前的作品都会感到不完美,都会想要修改,而我也不是文学专业的学生,没有相关需求,于是我不急于向大众展示自己的作品。我创作的目的非常单纯,我只是想去“想”和“写”,而这两个过程已经使我感到非常快乐了。但如果我的某一份作品真的达到了自己在看时已经非常满意的程度,我也会乐于发表出来,看看大家对它的看法。

高校科幻:据我了解,您非常喜欢科幻作品《残次品》,认为全文背景宏大,对于未来的科技设想大胆却不架空,探讨着未来人类在科技引领下可能产生的社会冲突。您觉得这部科幻作品的亮点是什么?您可以给我们分享下阅读这部作品的感悟吗?

杨贻斐《残次品》讲述的是人类已经对宇宙进行深度开发并以星系为单位居住的科幻小说,在这个时代,有着人类的“福音”,伊甸园。伊甸园可以通过脑电波刺激和激素来辅助调节人类的情绪和心态,使其保持健康。但仍然有一部分人因为先天缺陷,无法接入伊甸园,无法操控机甲——也就是未来的作战工具,他们是一群“残次品”,只能生活在贫瘠的第八星系,与星际海盗做邻居,生存都成问题。然而这一伟大发明却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它使人类过度依赖科技,长成了温室中的花朵,丧失了愤怒和反抗的意志,社会只能按照少部分人的剧本去走。与此同时,一支名为自由军团的人又试图推翻伊甸园,利用芯片创造出一个像蚂蚁一般秩序且人人生来就注定了一生命运的社会。在这一各方势力冲突的背景下,第八星系在主角的带领下重新重新点燃的心中的火种,开始反抗命运,带领人类重拾自由意志。这时代不许凡人伟大,不存普世公正。没有奇迹,也无法依赖运气,如果没有努力和天赋,那么烂泥就是扶不上墙。这非常真实,哪怕我在这小说的背景下只是一个“远古人”,我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之下的人类这个物种的魅力。一句话总结就是,啊啊啊这是什么神仙小说啊大家快去看!

高校科幻:据我了解,您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平衡学习的同时,也喜欢阅读关于生物科技的小说、电影和新闻,之前的科幻创作也更多的和生物方面挂钩。请问您对如今不断发展的生物科技有什么看法呢?有什么让您特别关注的科技技术?您觉得这些科技发展给您预留了多大的科幻想象空间?

杨贻斐时代的进步使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了,而这次的疫情更是体现了对生物科技发展的需求。虽然在这之前生物科技并不是我国科研最大的重点,但我相信日后生物科技会越来越被大家重视。我现在非常关注对于当代最可怕的病魔,癌症的治疗,因而我也一直在关注美国的一个国际性期刊JCT,它一直在为大家展示癌症治疗的最新进展。其实我有时会想,癌细胞是正常细胞的自我突破,这非常像细胞求生欲的体现,我相信世界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只不过有的意义并未被发现,或许人类在战胜了癌症的未来还会从癌细胞身上发现什么使人类突破自我的技术呢。

高校科幻:我阅读了您的作品《“完美”教师》,故事情节完整,脉络清晰,充满了人文主义。讲述了“完美”教师的出现替代了人类教师,Voldemort工程只存留李教授一人,而学生林哲在和李教授沟通后也计划申报Voldmort工程,为了证明完美教师更应该存在情感。我很喜欢“完美”教师的科幻元素,科技替代劳动者是可见的趋势。您是如何构思这篇文章的?这部作品充满生活气息,不是您常写的生物科技主题,您想借这部作品表达自己什么特殊的意愿呢?

杨贻斐《“完美”教师》是我在科幻创作上的锚,是我在思维飞向未来科技时对于非科技最后的坚持。在我看来,哪怕未来所有职业都由机器代替,教师也不应该被机器取代,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师。教育事业比起知识的传授,更是师生灵魂的接触,是一个年长的灵魂引领无数稚嫩灵魂走上正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的悲欢喜怒都弥足珍贵。我们人类发展至今,都一直在运用科技来与自然做斗争,我们用科技解决我们人类无法用肌肉解决的难题,我们用设定好的程序来应对各种情况,这本身是非常好的,但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情感也交付给程序。我文中的星云小姐在学生口中就像童话中的公主,聪慧而美丽,在传授知识这一方面,她比我们的“远古教师”强了无数倍,没有人讨厌她,除了认识李教授的林哲。林哲被我设定成一个缺少共情能力的孩子,可他依然在人类教师和人工智能教师之间做出了明确的选择,这就是我所高呼的灵魂共鸣。

高校科幻:您写小说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创作原则?您会非常注重小说与现实的联系吗?映射现实和畅想未来是否冲突?如何将两者很好的进行结合?

杨贻斐我在写小说的时候非常重视逻辑,不仅是科幻小说,哪怕是我另一篇魔法相关的架空小说也是如此。我在幻想未来科技的时候,首先会通过查询资料来考虑这项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如果可以实现那么大约是多少年后;然后我会想,如果真的实现了,那么它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从日常生活到社会性质的各种影响,甚至在伦理问题的考虑之下,它是否被允许被公之于众。我不会凭空想象出某一项科技,我更倾向于顺着时间线同时考虑它的创造和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我的畅想实际上就是我所猜测的未来的现实,因而我很少会遇到映射现实和畅想未来之间的冲突。但当我真的遇到的时候,我会抱着冒险家的心态将畅想未来放在上位,因为我们人类本身就是宇宙的奇迹,我们也已经创作了无数的奇迹,谁说我们不能再创造更多奇迹了呢?

高校科幻:很多科幻征文比赛都提倡所谓的“硬科幻”写作,在您看来写“硬科幻”需要具备怎样的科学基础?
杨贻斐我想首先肯定是知识储备啦,“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大家都懂,知识储备就像是思维的土壤,而鲜花永远不会凭空长出——无土栽培除外,但很显然我不是在说真的鲜花。然后就是要敢想,毕竟“学而不思”也和它的下半句一样都是反面教材,想象力大家都有,那么为什么不放飞它呢。
高校科幻:在您的科幻创作道路,受哪位老师的影响较深?又有哪些老师在您的写作过程中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您对老师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对于自己未来的创作又有哪些期待呢?
杨贻斐对我影响最深的其实就是我高中时的生物老师,但韩老师应该并不知道她对我的影响有多大。她在教学时永远不会吝啬对知识的拓展,因而我意识到,课本上的东西并非生物的全部,它们只是冰山一角。而在我写作时为我提供帮助的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由于学科领域的限制,李老师并不会针对我的科幻想象提出什么见解,但他的意见使我的作品从科幻构想真正变成了科幻小说,使我意识到,哪怕是在以科幻为主题的小说中,故事也一样重要。我对于自己未来创作的期待有很多,但我最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写作中不要忘记初心,我不希望自己的创作参杂进其他的东西,我希望自己永远是那个单纯为创作这件事本身而快乐的作者。

高校科幻:您参加中学生科普科幻大赛并获得了奖项,可以给我们介绍下比赛形式和您的参赛经验吗?需要具备什么要素的稿子才能得到中学生科普科幻大赛的青睐呢?

杨贻斐我参赛时经历了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都是以投稿的形式参与选拔,最后一个阶段是晋级后的大家一起去北京进行现场写作。实际上我不清楚大赛真正的评选规则,仅仅能站在选手的角度为大家提出一些小建议,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前两阶段的稿子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而且是不命题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去写自己所构思过最令自己满意的文章。而第三个阶段是现场作文,从拿到题目到收卷都是短短几个小时之内的事,事先也尽量对题目进行一些猜测,但最重要的还是临场的放飞自我,想象是最大的助力。

高校科幻:在科幻写作中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写作技巧吗?

杨贻斐我希望大家不要在走上我走过的弯路,科幻小说同样也是小说,大家不要轻视故事的重要性,也不要像最初的我一样写成纯科幻构想呀。

高校科幻:不论何种类型的创作归根结底是文字的掌控力和想象力及综合能力的展示,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各种文体您都尝试不少。您平时喜欢哪类诗歌呢?

杨贻斐其实我更喜欢其中蕴藏的情绪波动更大的诗歌,因而我喜欢的诗歌更多出自欧洲作者之手,不管是为世人所歌颂的还是被大家唾弃的。因为每一篇文学作品背后都存在着一个自由的灵魂,而诗歌是其最直观的体现,以诗歌为媒介,跨越时空去触碰那些有趣的灵魂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

高校科幻:除了科幻创作,您还有什么其它的爱好吗?

杨贻斐俗话说书画不分家,我也不例外,只不过我这里的书画可真是背离了这句古话的本意了,书是科幻小说,画是动漫绘画,都充满了现代气息呢。

高校科幻:近期是否有创作计划?有什么特别想写的题材?愿意为之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去学习相关的科幻理论吗?

杨贻斐我近期在构思一个以未来经济贸易为主题的科幻小说,大纲已经想的差不多了,可细节上不得不涉及一些经济学思想,我也不想让自己的主角看起来一副人傻钱多的模样,所以我有计划去向表姐了解一些经济学的知识,这是我之前从未涉及过的领域。而对于科技理论的了解我一直没有断过,虽然那些特别内行的术语我真的无法理解,但我也总想去看。

高校科幻:您对《高校科幻》平台有什么建议吗?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杨贻斐借用一句《残次品》中的话:比金钱更珍贵是知识,比知识更珍贵的是无休止的好奇心,而比好奇心更珍贵的,是我们头上的星空。由衷希望有更多人能够爱上科幻题材的小说,能够保持那份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保持那份“我长大想做科学家”的对知识的渴望。
采访 | 何瑞琼
文字编辑 | Mr.Unicorn
排版 | 氚
审核 | 圈
 往期新星专访 
点击作者名字即可前往

伍俊瑜

科幻是以一种合理的幻想作为基础进行展示、预见的艺术形式

张听雨 
打开Word就是干!
高瑞
科幻是一束光,将现实的影照射在未来的墙上
吴涵彧 | 赵建腾| 刘欣宇 | 李翌 | 陈笑寒

于云嵩 非也 吴可彦 | 洛鸣沙 | 温世尧

徐林卓 | 张惠霖 | 满冬 陈一帆 | 周羽翾 

汪梦媛 | 蒋坤岑 | 欧阳晨星 | 杨颜菲

陈鲲羽 | 雷虹 | 刘洋 | 贾添元 | 艾嘉辰 |张麓凡
硝基 | 潘淑娜 | 赵辰威 | 吴冰羽| 项阳 | 任磊
尉竹康 | 韩叶珂 | 郑怡婷 | 徐娜 | 周杭

张琛 | 朱慧清 | 韦恩泽 | 李昱萱 | 浓墨青竹

王远鑫 | 合鸟 | 一骑星尘 | 睿雨 | 哈迪

谭钢 | 余人 | 陈震寰 | 侯似海 | 范恩正 | 柯昊纯

胡晓诗 | 段子期 |念语 | 季雨 | 白贲

韦巍 | 柳垚焱 | 汤介生 | 深思 | 苏民

刘天一 | 三度 |李霜氤 | 刘琦 | 猫骑士田田
崔榕 | 冯筱扬 | 贾飞 | 地瓜 | 陆海
王真祯 | 云梓君 | 九月交学费 | 百里景 | Luna
杨枫 | 尹俊杰 | 虫虫
少侠且慢,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