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三十】陈友云:我的老师刘泗江

我的老师刘泗江

陈友云

  当我撰写这篇文章时,离小学毕业已34年,不知我的老师是否安好?因为自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到内退,我一直平凡卑微似尘埃,所以一直不敢看望您,不敢向您汇报。但您的风采气度、严厉、慈爱依然历历在目,像故乡上空一颗星,看或不看,想或不想,依然在原处闪烁。

  老师,我虽然不是您最优秀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成长路上的恩师,虽不曾联系却时常想起。

  在没遇到您时,我觉得数学比语文好学,简单易懂,无需死记硬背,把老师课堂上讲的默想一遍便万事大吉。而语文,一是方言与普通话相距甚远,注音或拼音写汉字很考人,容易出错。二是读课文时总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用纯方言有很多字词句读不出,用普通话吧,又“发、花、王、黄、鹰、因”不分。被点名朗读时,总是脸红耳热,在土洋结合中,在同学们的嬉笑中匆匆而过。虽然历次考试排名第一,全凭数学满分拉分,所以面对语文:要说“爱”你不容易。

  您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开书本,教生字词、读课文、分段落及讲解中心思想等等,首先是自我介绍,还将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用“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至今还能记个大概:说一财主老爷子考两儿媳妇,看谁适合当家。题目就是让他们准备食材,并到厨房露一手。规定食材是四两张着嘴、四两弯着腰、四两着红袍、四两皮打皮。结果平日里夸夸其谈、张扬跋扈的大儿媳被考了个大咂嘴,而平日温文尔雅,不哼不哈的小儿媳做了三道菜,“辣椒炒虾”“清蒸螃蟹”“凉拌猪耳朵”,老爷子边看边品边享受……

  “叮咚、叮咚”下课铃响了,大家似乎没听到铃声,没像往常般冲出教室,去室外跳房子、跳皮筋、捡子、踢毽子、滚铁环、打油板等课间游戏,一双双眼睛饥渴地望着您,聚精会神地端坐教室里听您讲课,胆大的学生不时提问“为么个”“后来呢”。“叮叮叮”,铃声再次响起,而数学老师已站在门口,大家才在“欲知后事如何,切听下回分解”中慢慢摸出数学书本。

(本次活动赞助商)

  自此,大家都盼望见到您,盼望上语文课,期盼故事分解。因为那时农村的我们除了“语文”“数学”没有其他读物,整天除了填不饱肚子,脑海也空空。而您除了教我们课文,讲那么多动听的故事,还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虽然很多故事已“还给您”,但听的故事却深深地烙在脑海。而您时而抑扬顿挫、时而神采飞扬;同学们则时而凝神静气、时而唉声惋叹、时而眉飞色舞、时而欢呼雀跃,一帧帧、一幕幕令人难忘,令人回味。

  放学后,我常骄傲地告诉村里的伙伴,又听了什么故事,语文老师如何如何好,他家在哪,师母多漂亮,老师三个孩子多么聪明伶俐……

  一次,您让我们以《悯农、锄禾》为题,扩写一篇作文,那次,我以您讲故事的方式为框架,以父亲劳作为原型,以自己农村生活的艰苦艰辛为基础,通过想象,写了篇千吧字的文章,当时的您如获至宝,拿到学校到处宣传。说:我们班班长、大队长,不仅数学能打满分,作文还能写这么长这么好,听听“古铜色的脸、白白的日头下、汗流浃背……”那年,您推荐我为乡“三好生”,并带我吃了白白香香的“钵子饭”,那体验,那感觉,如今回想,依然感慨万千。

  因为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我对您除了喜欢、尊敬外更多了亲人般的亲近。有一年春节刚开学,我将大姐送的一张新年日历宝贝卡在成绩册里,交成绩册时又忘了拿出。十多天后,突然记起心爱的小礼物,我想立即拿到它,但又不能让您知道只是一张卡片。于是便假装急切、惊慌地跟您说:“老师,我的压岁礼物放在成绩册里了,不知还在不在”。您看我可怜兮兮的样子,赶紧带我一起翻找,拿出小小的卡片时,您顺势弹了我一小“嘣”,“小鬼头,还以为你把压岁钱放里面了”,随后是我们开心的笑。

  您不仅教我们文化知识,讲故事,还时常关心我们上学路上的安全。那时,我们三个生产队的孩子被划分到柏夫小学,上学就必须过河,一处是水坝,一墩一墩,腿短的老费劲;一处是石板桥,没有栏杆。每年桃花盛开的时节,总会发春雨涨洪水。一涨水,水坝是没法过,而石板桥虽说西面齐岸,但有点像断桥,东岸没有直接与岸齐高,为了灌溉农田,凹下一两米深。因此即便过了石板桥,对面还有十多米低洼处很危险,而那时父母都要出工,也没有哪个家长接送过孩子,在家长脑海里也没有过不了的河,危不危险这概念。只有您,上学时间段,每次下过大雨,第二天一早便守候在河对岸,将孩子们或背或扛或牵过去,放学后,再一个个安全送到对岸,水量实在大时,便在对岸打手势,给孩子们放假,而各家父母见自家孩子没上学,还以为逃学,需证实才免“笋子炒肉”——小毛竹拔掉叶子后扎成小梢,专门抽打犯错的孩子……

  如今细想,心暖暖的,眼润润的,虽然您不是孔夫子、不是藤野先生,我也不是贤人高足,但您是我今生难忘的先生。想起您,便想起童年、想起母校、想起故乡、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您的教育、鼓励和关爱,刘泗江老师——您如清泉般滋润了我们的心田,如阳光雨露滋养了我们的心灵。

审稿:丁松  编辑:夏显亮

作者简介

  陈友云:女,1974年12月生,湖南邵东人。西南文学网散文编辑,六盘水钟山区文学沙龙会员。作品散见于《贵州工人报》《首钢日报》《六盘水日报》《钟山文艺》等报刊杂志。散文《母亲不想长寿》《童年记忆》《趣话吃鸡》曾多次在《水钢报》与水钢工会获一等奖、二、等奖。

“孔雀文化”

——在等你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有奖征文链接

【征文选登】李智海:小市腰鼓队

【征文选登】祝宝玉:在繁茂的春天想到伟大的祖国

【征文选登】超英:母亲的笑容

【征文选登】 潘强国:一心为民好书记——潘国平

【征文选登五】 郑生发:独秀山下老家美

【征文选登六】 黄靖:盛世欢歌

【征文选登七】橘子:祈雨

【征文选登八】吴金萍:白云深处小山村

【学生征文一】 姜伯玉:祖国在我心中——一家人的童年

【学生征文二】潘奥阳:失而复得的鞋盒

【征文选登九】超英:我喜欢唱这首歌

【征文选登十】飞俗:祖国,你是我的荣耀

【征文选登十一】诺父:戏与戏乡同涅槃

【征文选登十二】曹顺利:伯伯今年八十

【征文选登十三】陈启忠:我家交通工具的变迁

【征文选登十四】李学民:卖豆腐的老人

【征文选登十五】陈淑华:村官也是官

【征文选登十六】唐先高:我希望,世界没有国界,人类是一家

【征文选登十七】 秦玉河:我的第一辆自行车

【征文选登十八】平凡:表哥进城

【征文选登十九】潘强国:种粮大户高小朋

【征文选登二十】邱立富:妈妈的手

【征文选登二十一】李学民:小城吃的记忆

【征文选登二十二】赵秀永:记忆中的母亲老盐豆

【征文选登二十三】路志宽:窗户的变化

【征文选登二十四】晓风:黄梅声声是见证

【征文选登二十五】路志清:吃猪油的那些年

【征文选登二十六】何声静:好日子

【征文选登二十七】陈宗来:桥

【征文选登二十八】李观飞:两次赴北京

【征文选登二十九】王世国:晨曦再也无法透进的山村

链接:

“孔雀文化”公众号国庆有奖征文

(征文本微刊不支付稿酬,奖赏款100%归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

  • 语文路上一甲子(之一)

    语文路上一甲子(之一) 渐新堂 我喜欢数学,搬家无数次,至今还有十多本趣味数学趣味几何的智力体操之类的书.因为数学给了我无限的乐趣,并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我很快破解的成功享受. 然而,自己的学习与工作 ...

  • 学习 | 语文早自习只能读课文?老师说换一种晨读内容,让语文学习更有趣……

    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学,但是学生们在家也开始了调解生活作息.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像在学校里的第一节课一样,打开语文书晨读.语文早自习我们都在读课文.背课文,晚上写语文作业,也经常会朗读课文,默写课文.语文 ...

  • 11月2日心得

    听张彬福教授谈如何备课有感 闫俊涛 今天上午聆听了张彬福教授专题讲座<初中语文教材研究与备课能力提升>,这里只谈谈自己对备课的新认识. 一 反复朗读是语文备课的前提 语文课本选择的都是经典 ...

  • UC头条:有人问:如果对老师实行末位淘汰,对提高学生成绩,会有帮助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会. 但是啊-- 先说一个鲜活的例子,发生在小儿的班级. 小儿五年级时,新换了一位英语老师,带五年三班和四班的英语. 另一位老师带的是五年一班和二班. 这两位都是女老师. 她俩有一个共 ...

  • 【征文选登三十八】黄永明:打工之歌

    打工之歌 黄永明 三毛说过:"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儿都是流浪,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流浪也好,坚强也罢,回顾几十年打工之途,还真应实了与时代同命运,共呼 ...

  • 【征文选登三十八】赵闪亮:丰收大中国 (诗歌)

    丰收大中国 文/赵闪亮 九月大地    秋分天下 从塞外草原到岭南山水 从华北平原到江南水乡 多彩大地    流金溢彩 金波稻浪    玉米金黄 棉花雪白    果蔬飘香 丰收中国 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 ...

  • 【征文选登三十六】徐张然:苦尽甘来,美梦成真

    苦尽甘来,美梦成真 文/徐张然 盼了许多年,我的姑妈终于苦尽甘来,美梦成真了! 这段时间,姑妈一直忙得不亦乐乎,她家的新楼房终于竣工,且精美地装潢了一番,马上要进行入住仪式了.只见她欢喜得像变了个人似 ...

  • 【征文选登三十四】李文华: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李文华 1949年9月27日,一届政协主席团会议,一致通过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它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 ...

  • 【征文选登三十五】韩淑霞:“家”的变迁

    "家"的变迁 文/韩淑霞 <说文解字>上说:"家,居也,从宀." "家"字的外部代表房子,意味着家首先是一个可以遮风避雨.让人安 ...

  • 【征文选登三十二】李学民:小城电影点滴

    小城电影点滴 李学民 晏城电影院,彼时坐落于旧商贸街的中段,坐北朝南,阔台高筑,迎面三开扇带耳馀的落地大红松木制玻璃推拉门,两侧墙镶嵌着巨大的玻璃框,张贴满了男男女女影星头像和花花绿绿影片简介海报.踏 ...

  • 征文:三十八军荣获“万岁军”美誉背后的故事

    --纪念38军入朝参战70周年(三十五) 吴志民 编者按:二次战役胜利后彭总嘉奖令.志愿军总结均提到了113师成功穿插三所里.龙源里切断联合国军南逃北援之通道,为二次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38 ...

  • 若水老师把班级所学教给了自己的学生,奇效!看云老师说自己原来在幼儿园上了三十年一一清凉月老师

    若水老师把班级所学教给了自己的学生,奇效! 看云老师说自己原来在幼儿园上了三十年! 若水学长 高中老师.学习思维本体学后,解决了自己以往修学中各种困惑和身体上多年的疾病困扰,打坐时间一下可以轻松坐六个 ...

  • 【征文选登二十六】何声静: 好日子

    好 日 子 文|何声静 华灯拉开夜幕 被炙烤的绿植 正弱弱地恢复饱满 掀着热浪的马路 少了许多急行的车辆 人行道上 不疾不徐的脚步 舍弃空调的清凉 不受酷热的阻碍 三三两两谈笑风生 (本次活动赞助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