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富人嫌弃的,中产在疯抢?
深圳豪宅业主,真是越来越有意思。
拒绝名校维权;
争取双学位维权;
要求双证合一维权;
现在,连对面楼盘遮挡视线也要维权。
虽然每一年,深圳都会上演维权事件。
但是像今年,豪宅业主另类的维权层出不穷是很少见的。
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最富裕的一类人,在利益面前突破规则。
深漂看了瑟瑟发抖:
“怎么说呢,土豪们的要求真是高啊,有套房我就要乐疯了。”
在福田已有一套房的薇薇安(化名)向南方楼事吐槽,刷微博刷到深圳豪宅业主维权,她觉得自己太卑微了。
蛇口半岛城邦三期业主因为附近有建筑加建,拉横幅维权。
这栋面向香港的楼盘,去年挂满国旗一度刷屏网络。
但现在换成——“投诉无门”、“违法加建”等字样。
豪宅业主让她大开眼界。
据南方楼事了解得知,这栋建筑叫海警大楼,加建楼层遮挡了4栋业主部分景观视野。
蛇口片区中介表示,目前主要受影响的户型是1单元的A、B户型,会遮挡一部分的视野。
“只要不再往上加,20层以上的户型影响不大。”
从百度地图测距来看,海警大楼距离4栋仅20多米,十分贴近。
该中介告诉南方楼事,这栋楼以前是军产性质,现在是否已经转成私人用地不好说。
“虽然外面挂着绿网,但据说要建成会所,现在里边已经装修成会所模样在使用了。”
图源水印 海警大楼外部
图源网络 海警大楼内部
中介透露,以前AB栋前面原本要建医院,因为半岛城邦业主一直维权,终于定下来建学校。
“现在有业主维权,海警大楼加建肯定得搁置一段时间。”
语毕,他不忘点评:
半岛城邦多数业主不是一般人物。
早在2018年,因为开发商将三期一楼架空层600多个车位作为商业用途,和卖房宣传的车户比2:1比例不合。
于是三期业主们集体穿着印有“买房受骗”、“还我车位”等字样的衣服在售楼处维权。
图源 网络
这场由new money主导的维权,大获成功。
三期业主可以和商业业主共同使用一楼车位,优先满足业主使用车位。
图源 网络
现在半岛城邦三期二手房均价已经去到20万/㎡,不过在售房源少,只有5套。
图源贝壳 数据截止8月6日
在贝壳官网查看历年成交记录,绝大部分房源是在2019年成交,最近成交的日期也停留在2019年11月。
可见,今年业主惜售现象明显。
图源贝壳 数据截止8月6日
事实上,今年深圳很多豪宅业主都忙着维权。
很多家长可能为了申请一个学位耗费巨大的精力,如果是个名校学位,那就得花大价钱。
但南山豪宅业主不一样,有一个不够,我们要俩。
于是就出现了南山豪宅蔚蓝海岸三期业主,申请增加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初中双学位。
业主的理由很淳朴:
一墙之隔的浪琴屿、瑞铧园等多个小区能享受南二外和北师大附中双学位待遇,凭什么我们只有北师大附中?
一时间,竟然想不出理由辩驳。
另一边的前海豪宅业主,不维权还好,一维权令人喷饭。
5月23日,前海豪宅业主请愿书曝光:希望终止引入百花小学。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那个高价学位房:
在百花片区
80年代的老房子
单价13万+/㎡
总价超过1000万
上下滑动查看业主请愿书
图源 界面
身处深圳老牌顶级名校学区的百花小学,虽然不是百花片区里最好的,但也算名校梯队里的一员。
在前海豪宅业主眼里是“不入流”,是在“蹲前海的光,摇名利浪”。
甚至,在文章最后,业主们还质疑百花小学的引入是否有违规操作。
南方楼事真真想感慨一句:富人抛弃的,中产在疯抢。
还有前两周,南方楼事报道深圳湾业主申请双证改单证的维权事件。
对于支不支持双证房改单证,在文章下边,读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后台有近300条留言,投票高达7700多票。
南方楼事文章后台数据
特别是在业主的发声中,有两点让大家诟病。
首先,“双证导致业主房产不能交易。”
网友1: 双证并非不能入市交易,而是必须按照调控政策来,第二套的首付比例更高而已。
其次,“双证占有双份学位及其他社会资源,不公平。”
这一点被吐槽最多。
网友2: 2020年7月15日你才醒悟自己占了双份学位?占用社会资源?
网友3: 如果觉得双证房占了双份学位,那给单证业主2个入学名额,不就公平了吗?
网友4: 如果说真要考虑到社会资源的不公平,那是不是应该首先考虑,把将大户型拆开买入少交豪宅税补上?
针对网友认为双证业主“利益驱使”的说法,也有网友反对:
网友1: 那时候没有太多选择。想买大的,但可选的楼盘大面积不是200多平的单证,就是80几平的单证,其余大面积基本都是双拼房。
网友2: 政策不停的变,业主成了冤大头,受损的是改善型刚需的业主,当然要维权。
还有许多反对者一致认为:
官方不能按闹分配;
业主不能不尊重契约精神,突破法律准绳。
值得反思的是:如果所有的双证更改为单证,那么单证业主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他们失去的利益,怎么弥补?
目前事件进展如何未有消息。
但从网友的吐槽来看,小区内单证业主和双证业主闹得比较僵。
相比吃瓜群众,业主本身更为闹心。
在过去,进行维权的似乎多是弱势群体,为争取立足之瓦。
但近年来,主张维护权益的是那些依靠房产升值的富裕群体,只要这块奶酪稍稍缩水,就不惜突破规则。
只为那看似合理的利益诉求。
各种维权看下来,偶尔会感到深圳人过于“功利”。
在这个仅有40岁的年轻城市,大家对房子的渴望,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家。
背后还有无数幻想,比如财富、阶层......
深漂、无房深户混入其中,很焦虑也很痛。
究竟什么时候,这座城市的人才会不计较涨幅,而是关注房子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