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水河畔】吴延洲:匠人系列之——粉丝匠
匠人系列之——
粉 丝 匠
安徽 吴延洲
又到山芋收获的季节,山芋怕冷易坏,不好储存。记得小时候,家中挖一深四五米的地窖,把山芋放入其中,勉强能留到来年春上,可坏者近三分之一。主要是氧化,窖中也因此缺氧,使入者窒息。大哥曾经历险,幸好头脑灵活,猛喊,被拽上洞口,脸色苍白,半天才恢复。于是睿智的乡下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将山芋碾碎过滤出其细腻的粉粒,俗称:山芋粉。可直接做菜,也可深加工为山芋粉丝。乡下就有了专门从事山芋粉丝制作的匠人,唤作“荡粉丝的”。至于是不是这个字,为何叫“荡”,就不可得而知了,盖是一种方言,意思是想描述刨粉丝的动作。
山芋粉丝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匠人第一天晚上来煮浆,把山芋煮成黑糊状,放入大木盆中冷却成糕。次日黎明,匠人背着工具来“荡”。工具是一长条形夹板,一把刨子,这刨子挺奇特的,一块木板两头做上手柄,中间挖空钉上一块中间有许多圆孔的金属板。匠人将盆中黑黑的圆饼状结晶切成两份,在切口处用夹板夹住,露出很少部分。夹板一头放在竹扁中,一头顶在腹部,俯下身子,用刨子自上而下顺着切口刨下,一条条晶莹透亮的山芋丝从刨眼中流出,灵动地跳跃着而下,轻轻地躺在竹扁中。此时它们如新生的婴儿,脆弱不能紧紧抓动,动作一大就断。待晒得绵绵,就有了韧性,便可掬一束捆成把儿,用黄金似的稻草系上。不过彻底干后是硬脆的,稍用力也会断。烧煮前用开水泡一下便可软化。
纯正的家乡山芋丝不带任何作料,煮出来不作糊状。如果添加上牛肉汤,再配以胡椒等作料,精抖的粉条滑溜溜的,特爽口。往往吃得人满头大汗,弃牛肉而吃粉条。火锅中放一些也是难得的佳肴,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可惜现在家乡土地减少,再种上一些棉花、荞麦等农作物,山芋种植面积锐减,难得地道的山芋粉丝了。
本地专职的粉丝匠不多,曾经在村中人中打听,附近的粉丝匠只有两人,都过了知天命之年。其一个子不高,长相颇嫩,男生女相,说话也娘娘腔,做起活细腻,发起嗲来会扭扭捏捏的走上舞台步,爱扮女角唱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绝不亚于严凤英。其二是名粗壮的汉子,个子高高的,黑瘦。活干得干净利落,能一下子从夹板的上方推下,刨出的丝长长的。他天生富有乐感,听到丝竹之声如同施了摄魂大法,丢下手中正在干的活计,不由自主地循声而去,与吹拉弹唱者唱和而浑忘一切,致使粉饼脱水干白,再也推不出长长的丝儿,被东家责怪。说来也奇,他不懂简谱,更侈谈五线谱,可听别人演奏一遍,仅仅一遍,不可思议的事儿发生了,不管是笛子还是二胡,就能吹奏出来,而且不走调。他也擅长家乡的黄梅戏,不仅能字正腔圆地唱出,还能用二胡伴奏,有时边刨粉丝,边来段“江水滔滔”,引得人们驻足倾听,以为享受。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吴延洲,小市中心校副校长。出版作品集《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