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山挖出帝王墓!“岭南第一王国”大墓是如何被发现的?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我国的很多著名古墓,
都是在城建、农耕或开山等作业中,
意外发现的,
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古墓,
是放炮施工中发现的,
秦始皇兵马俑,
也是村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
本期介绍的这座赫赫有名的山中大墓,
则是在挖地基的时候发现的。
▲基建部门用近三年的时间将象山岗削平17米示意图
广州象岗山,原是越秀山群岗重最西边的一个小岗,海拔近50米,明洪武十三年拓北城八百丈,开凿象岗山以为北门,从此象岗山与越秀山隔断,成为一座独立的小岗。因开凿山体而拓宽而成的大北直街,也就是今天的解放北路,一直是明清时代出入城北的主要通道。
故而清代在象岗山上兴建巩极炮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基建部门为建设公寓楼而推平象岗山,大约用近三年的时间将小山岗削平17米后,在山腰处推出一块平地以建楼房, 1983年6月,施工队在开挖墙基时,居然发现了一座石室大墓。
▲象山岗削平17米后,
在山腰处推出一块平地时,部分墓顶盖石露出
墓中玉印证明墓主身份
墓葬中出土金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琉璃器、漆木器、竹器等文物达10434件,其中有一方“文帝行玺”金银及一方“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为西汉初年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史料又作赵胡)。
赵眜是南越国开国主赵佗之孙, 庙号文帝,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
▲前室顶部巨大石板
南越国(南粤国),是西元前204年至西元前112年存在于中国本土岭南地区(属于九州中的扬州地区)的一个国家,开国君主赵佗,亡国君主赵建德,国都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全盛时国土囊括今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越南北部在内。
▲考古工作者在墓道尽头外椁室清理遗物
南越国是秦朝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西元前204年建立。西元前112年夏季,汉朝第7任皇帝刘彻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西元前112年冬季将南越国灭亡。
南越国是岭南第一个王国,自西元前204年建立至西元前112年汉平南越,南越国共存在九十三年,历经5任君主。第一任君主赵佗足足活了103岁,等他要传位时,只能传给孙子赵眜了。
南越王墓的形制
▲南越王墓平面示意图
南越王墓掘山为陵,建造时从象岗山顶下掘近20米,凿出一个平面“凸”字形的竖穴 ,再从前端东、西侧开横洞成耳室,南面开辟斜坡墓道。整个墓室以750块红砂石砌成。墓室坐北朝南,宽 12.5米,长10.85米,总面积约100平方米。墓顶用24块大石覆盖,再分层夯实而成。
▲墓室区域示意
南越王墓的平面布局明显继承于战国楚系竖穴回廊形棺椁墓,然而有其根本的区别,即前者墓室为仿照墓主生前宅居之前堂后寝的形制营造构筑,是典型的横向墓葬。
▲墓室结构透视图
《史记》载:“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即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今河北正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于是尉他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斜坡墓道长约10.5米,宽约2.5米,深度为3.2米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赵佗接任南海尉,绝新道,聚兵自守;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赵佗击桂林、象郡,建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卒,至此赵氏据南越已历87年,然而从南越王墓的形制来看,赵氏虽居蛮夷中久,但遵循的依旧还是中国之礼,且这中国之礼,并不是业已沿用了数千年当时还未绝迹的竖穴椁墓,而是汉初新兴的横向墓葬,由此可见,文化上的影响并不因短暂的局部政治割据而彻底断绝。即使边远地带的岭南,与中原地区也有着密切的一致性。
▲前室双扇扉石门,可以开合,
前室即可与墓道与外椁开通
早期的竖穴回廊形棺椁墓与外界全然是封闭的状态,即使是墓主的主棺室与存放随葬品的附室,也都完全隔绝,而南越王墓的前室和主棺室,皆设置了可以开合的双扇扉石门,这在西汉早期出现的“斩山为椁,穿石为藏”的大型横向石室墓如狮子山楚王陵和芒砀山梁王陵中,都不具备。
▲前室四壁和顶上均绘有朱、墨两色云缎图案
整座墓葬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3室,中为前室,前室四壁和顶上均绘有朱、墨两色云缎图案,室内出土大铜鼎、铁刮刀、组玉佩、玉璧、铜镜、以及一方“景巷令印”等器物。
东耳室(放置宴乐用品)
前室左右两侧为东西耳室。东侧耳室长5.24米,宽约1.75米,高1.83米,是放置宴乐用器的藏所,其中有青铜乐器3套,分别为甬钟一套5件、钮钟一套14件、勾鑃一套8件,石质编磬2套,共计18件。另外还有铜瑟、铜琴若干,漆木琴2件。此外,还有还有提简、钫、壶、瓿等大型酒器以及六博棋、铜镜、带钩、铜戈及漆木器和铁器等随葬物品。
主棺室(主要放置墓主生前所用之物)
▲主棺室发掘景像
主棺室中中最引人注目者为内棺中墓主所穿之丝缕玉衣,出土时玉衣的玉片已完全散落平贴地面,这些玉片以长方形和方形为主,2至3厘米见方,大体2、3毫米厚,总计玉片2291块。
▲主棺室墓主丝缕玉衣发掘时景像
与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不同,南越王墓出土的这套玉衣是以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编辍而成,所以称之为“丝缕玉衣” ,这是未见文献和考古发现的新形制。
▲历时三年多整理复原后的南越王墓墓主丝缕玉衣
南越王墓发掘时,玉衣包裹的墓主大体只剩下骨渣和粉末状骨殖,此外还残留部分头骨,根据这些遗骨判定,墓主为男性,亡故年龄约为35—45岁,由此推知,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出生于汉文帝末年。
▲“文帝行玺”金印印台长3.1厘米,
宽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以游龙为钮
主棺室存藏有大量墓主生前所用之物,其中“文帝行玺”龙钮金印、“赵眜”玉印、螭虎钮“帝印”、龟钮“泰子”金印等印章9枚,是判定墓主身份最为重要之物。
《汉书·霍光传》:“(昌邑王,即海昏侯刘贺)受皇帝信玺、行玺大行前,就次发玺不封。”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 汉初有三玺,天子之玺自佩,行玺、信玺在符节台。”东汉卫宏《汉旧仪》记汉:“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皇帝行玺,凡封之玺赐诸侯王书;信玺,发兵徵大臣;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天地鬼神以‘天子信玺’。”
汉朝皇帝的玉玺早已失传,清吴式芬《封泥考略》有一“皇帝行玺”封泥,1968年在成阳汉高祖长陵附近发现的一枚“皇后之玺”,玺白玉制,螭虎钮,《汉旧仪下》:“皇后玉玺,文与帝同。”可知西汉时帝后之玺为玉制,印面尺寸为“方寸二”,即2.7—2.8厘米,南越王墓所出这枚“文帝行玺”印,含金量达98%,从大小形制来看,此印突破了汉代有关帝王印玺的规制,是目前发现的西汉时期最大的金印。
埋入墓中的官印大多都用临时刻凿的仿制品代替而不用原印,不过南越王墓主棺室出土的这枚‘文帝行玺’,其金印的龙钮捉手处异常光滑,显然是使用过程中摸蚀所致,即后世所谓“包浆”,另外,印玺台壁和印面边缘又有碰伤痕和划痕,种种迹象皆表面,这枚金印是赵眜生前所用之物。
▲“帝印”玉印印台长2.3厘米,
宽2.3厘米,通钮高1.7厘米
“帝印”玉印出土于墓主腹部,印文为阴刻篆书“帝印”二字。因墓室进水且年代久远,玉印被浸蚀成黄白色。印钮雕成螭虎形状,周边装饰有云纹。此玉印和‘皇帝行玺’金印,都可以明确无误地印证史书中南越王僭越称帝的事实。
▲“赵眜”玉印印台长2.3厘米,
宽2.3厘米,通高1.6厘米
“赵眜”玉印是墓主名章,出土于墓主人的腹部和腿部之间。覆斗式印钮,上边有一个小孔可以系印绶。印文为阴刻篆书“赵眜”二字。史书记载南越国第二代王叫“赵胡”,“赵胡”和“赵眜”,可能一为越名,一为汉名,也有可能史书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讹错。
东侧室(4位妃妾葬所)
▲东侧室发掘时景象
侧室与主棺室平行排列,东侧室内长6.95米,宽1.61米,高2.24米,是为南越王4位妃妾的葬所,其各有印玺随葬,而棺木俱已腐朽,只留微少遗骨,室中存藏组玉佩、铜熏炉、铜镜、漆木器等物品。
西侧室(仆役之所)
▲西侧室发掘时景像
西侧室长7米,宽1.62米,高约2米,此为仆役之所,室后置猪、牛、羊三牲,另出土铜盆、铜熏炉、陶罐、玉璜、漆盘等物。
后藏室(储藏食物库房)
▲后藏室发掘景像
在主室北面紧贴东、西两壁各砌出一根方形石柱,形成一个门洞,两柱间原设木门,将主室后部分隔出一个小间,为后藏室。其南北长2米,东西宽1.8米,高约2.1米,后藏室为储藏食物库房,存藏有近百件大型铜、铁、陶制炊具和容器。
▲铜承盘高足玉杯
南越王墓主要文物
岭南地区在秦代以前不受中原控制,秦始皇设立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之后屯兵驻扎,官兵所用食量皆用从南岭以北供应,赵佗拥兵自守建立南越国之后,虽极力经营,但其地的物资还是相对匮乏,国力依旧有限,以南越王墓为例,整个墓室以750块红砂石砌成,总面积100平方米,而中原的徐州狮子山汉墓总使用面积851平方米,开凿山岩总量5139立方米;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之容积,约为2700立方米,南越王墓实无法与之相比,然其未经盗掘,墓室随葬物极其丰富,其中多有世所未见者。
铜承盘高足玉杯由高足青玉杯、金首银身游龙衔花瓣形玉托架、铜承盘三部分组成,造型呈三龙拱杯之势。共由金、银、玉、铜、木五种材料制作。此玉杯与五色药石同出,或为南越王生前用来承聚甘露、服用长生不老药之器具。
▲铜承盘高足玉杯,通高17厘米
▲玉杯高11.75厘米,口径4.15厘米,
托架为三龙共衔镂圆孔的花瓣形玉片
▲铜承盘高足玉杯结构示意图
▲与铜承盘高足玉杯同出的五色药石
五色药石由硫磺、雄黄、紫水晶、赭石和绿松石组成,为汉代墓葬中首次发现的五色药石实物。
▲部夫人组玉佩由5件玉雕组成,
自上而下依次为涡纹璧、玉舞人、玉璜、玉觽等。
▲泰夫人的组玉佩由4件玉雕组成,
自上至下依次为方形玉佩。
透雕龙凤纹璧、谷纹璧、涡纹璜。
▲左夫人组玉佩,由7件玉饰组成,
自上往下依次是蒲纹玉璧、玉玦、玉璜、
花蕾形玉佩、玉璜、韦枼形珮、玉璜。
▲右夫人组玉佩A,组王佩是一种较复杂的佩饰。
右夫人有两套组玉佩,这是A组,
一共由3种不同材料的20个器件组成,组合复杂。
自上而下依次是:
连体双龙佩、两件玉环、三凤涡效璧、
玻璃珠、十颗金珠、五件玉璜。
连体对龙佩的构图是二龙探爪张口攫物的形状,极富动感,正中间是一个花蒂形的物件。三风涡效璧的构图是三只凤鸟偎依在璧上,凤鸟大小不一,姿态各异。五件玉璜分为三种,玻璃珠下面的那件透雕四条龙,中间两件磺的两端都雕成龙头状,最末端的两件磺只在器身雕刻涡纹。
南越王墓中出土组玉佩11套,以南越王和右夫人的这一套最为精美。
▲墓主组玉佩,长60厘米
组玉佩的巅峰之作,无疑是墓主人的组玉佩,令人叹为观止。南越王墓出土组玉佩11套,以主棺室墓主这套最为华丽,共由玉、金、玻璃、煤精球等不同材料的32个饰件组成,以双凤涡纹璧、透雕龙凤涡纹璧、犀形璜、双龙蒲纹璜4件玉饰自上而下作为主件。
▲墓主组玉佩展出实拍
中间配以4玉人、5玉珠、4玻璃珠、2煤精珠、10金珠,玉套环居于最末端。形成一套大小有别、轻重有序、色彩斑斓的华贵佩饰。
▲墓主组玉佩(局部特写)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直径10.6厘米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出土于墓主右眼位置,青白玉雕成。分为内外两圈,内圈透雕一条游龙,其爪伸出圈外,外圈透雕一只风鸟,站在龙的前爪之上回眸凝望游龙。凤冠和尾羽上下延伸成卷云纹,把外圈空间填满。
▲龙凤纹重环玉佩的器形图案
被选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馆徽。
这块玉佩玉质圆润,工艺制作精美甚至完美,龙凤造型简约又符合美学标准,运用的卷云纹是当时的“流行”纹饰,龙居中、凤居侧的安排又表现出汉代开始以龙为主的观念。这件玉佩雕镂精细,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是汉代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足以代表西汉玉器工艺的巅峰水平。
▲玉角杯,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
玉角杯出于主棺室,呈犀牛角状,中空,为一整块青白玉掏膛琢磨而成。杯口为椭圆形,往下逐渐收束。杯表自口沿处线刻一夔龙,绕杯身回环卷缠,从浅浮雕而升为高浮雕,至底部成圆雕。
相传犀牛角的酒杯可以溶解毒物,玉虽不能解毒,南越国的玉匠却借题发挥,就着石头的形状施刀,综合运用玉雕的各种工艺方法,如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等,在器身上巧妙布局各层纹饰,再经过细致的打磨,二千年后玉角杯仍放射出温和恬润的光泽。
它表明这一时期玉雕在章法布局、材料运用、技巧发挥上走向成熟。这件玉器,既是一件美轮美奂的工艺品,又是一件融传说于现实,引人遐思的实用品,堪称是中国汉玉中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
玉角杯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64件一级文物名录。
▲鎏金铜框玉盖杯 通高16厘米,口径7.2厘
铜框玉盖杯体现了汉代的镶嵌工艺水平,杯体呈八棱筒形,座足呈喇叭形,怀身是一个鎏金铜框架,有上下两截,上截嵌入8块竹片状的玉片,下半截嵌入5块心形的玉片。玉盖怀的盖子外滑也是一个鎏金铜框,盖项嵌入一块青玉。出土的时候,铜框玉盖杯用多层丝织物包裹。它应是用来喝酒的酒杯。
▲玉盒
玉盒与铜框玉盖杯和玉角杯都出土自南越王棺椁的头箱。这三件都是玉雕器皿。全国汉墓中目前出土的玉制容器不过十余件,南越王墓就出土了五件,可见这批玉器的价值。玉盒由青玉雕成,盖子与盆身有子母口相扣合。盖面的纹饰分为三区,上面桥形的小钮里所套的玉环可以活动。盒身象个圆碗,也装饰有三圈纹饰。玉盒的玉质温润,内外打磨光洁,雕镂精细。
▲鎏金铜框玉卮 通高14厘米,口径86厘米
呈九棱圆筒形,下装三个兽头形足。其口沿、底沿及九条壁框均系铜铸而成,其上鎏金,并有兽纹和几何纹。在这个铜框架上镶嵌着9块玉片,构成了玉卮周壁,玉片质硬色青,上雕勾连谷纹。卮腹上部嵌装“ 9”字形玉扳。卮底是一整块圆玉片。卮上有漆木圆盖,黑漆红彩花纹。盖面中央原来有玉雕钮饰,周边镶嵌三个弯月形玉饰。
当年出土的时候,铜框玉卮上裹了很多层丝绸,可见在当时它就是一件珍罕之物。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
整体由一条青玉雕刻的玉龙和一个金质的虎头带钩组合而成,形成一幅龙虎争斗的生动图景。玉龙长身体弯曲成S形,回首张口,衔住背鳍,尾巴回卷,下半端折断,断口两边各钻有3个小圆孔。金带钩是铸成的,器表打磨光洁,钩尾和钩首都作虎头形。钩尾的虎头双眉上扬,额顶铸出一个汉字的“王”字,非常形象。虎口形成的套銎,刚好套住玉龙的折断处。把龙、虎两神灵动物巧妙地用不同材料做成一件器物,反映了工匠富有创意的构思。
▲八节铁芯龙虎玉带钩
这件八节铁芯龙虎合体玉带钩,带长19.5厘米、钩头宽1.6厘米、钩尾宽4厘米,厚1.2厘米,清白玉,由8块玉组成。背部弯拱,龙虎合体,通体圆雕,首尾两节镂出圆銎,中间6节有圆孔贯通,用一根铁条串连。钩尾为虎头,由一块玉雕成,宽扁的虎头雕出凸眼、直鼻、獠牙和胡须,浓眉上卷,刻纽索纹,前端还刻出鼻孔和排列整齐的牙齿。头部套一多节的圆箍,后脚的爪子伸到龙钩近颈处。钩首为龙头,也用一块玉雕出,瘦长形,颈两侧刻勾连云纹。两后爪伸到虎体上,其中一爪达虎头的颈箍处。
整个钩身用5块玉组合,镂刻龙与虎相混合的躯体,背上有鳍和鳞,另饰云气纹缭绕全身。钩腹有短柱连扁圆钮,钮面阴刻涡纹。
▲龙虎并体玉带钩
长11.8厘米,宽6.2厘米,厚0.6厘米,环径2.5厘米
致密润泽,钩体扁形,龙虎并体,颈以下有一条窄缝相分,钩部浮雕虎头形,尾周作龙首,龙仰身昂首,张口咬一环。虎亦伸爪攫环,构成龙虎争环的造型。龙虎躯体及圆环都以勾连云纹为饰,周缘有突棱。背面平素。中有扁圆形纽,甚为别致,中原罕见。
▲兽首衔璧 通长16.7厘米,横宽13.8厘米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用玉选料极精,制作工艺极细,花纹形式多变,饰纹种类极为丰富,使用范围大增,数量也属历代之冠。
此饰品为镂空浮雕,通体扁平,上部镂雕对称式兽面纹饰,形像威严肃穆,气势轩昂,左侧连一螭虎,形制与兽面纹样配合默契,有很强的虚实、线面变化。
兽面鼻部镂制一方形环,与璧口相套。玉璧扁圆,边沿起旋纹,两面均琢饰谷纹,布局规整、条理,并与兽面部分形成动与静、圆与方、点与线的对比。璧饰由一整块青玉琢制,工艺精湛可见玉师的匠心独运,是不可多得的佳品,也是南方古玉的代表作。
▲凤纹牌形玉
双面透雕,构图充满动感,而且突破了传统的对称手法。长方框的下端原已折断,特制两个H形的小金桥连接。
▲玉剑饰
从现有的考古出土资料来看,玉、剑结合物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春秋战国晚期,四样俱全的玉剑饰逐渐形成,到了西汉这种玉剑饰就成了王公贵族佩剑上的重要装饰品,也成为当时社会一种身份的象征。
玉剑饰的材料主要是以玉为主,包括玉剑首、玉剑格、剑鞘上带扣和鞘末玉饰四种。汉代的玉剑饰在战国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造型比战国时期的略高,边角抹圆也更加明显,有的甚至出现了镂空的工艺,这在玉剑饰的历史上还是前所未见的。汉代玉剑格的纹饰多以兽面纹为主,同时还流行一种高浮雕的蟠螭形象。
▲玉剑饰
在西耳室的一个漆盒内放有用朱绢包裹的剑饰43件,按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四件一套可分为8套。主棺室出有5把玉具剑,所附剑饰共15件,两者合计达58件。它们均用青玉雕琢而成,运用透雕、线雕、浮雕等技法,雕刻出螭虎、瑞兽、鹦鹉等,这些剑饰将质地、造型、寓意完美结合起来。
在同一墓中出土款式如此众多、构图奇巧、工艺高超的玉剑饰,堪称为汉代剑饰艺术之冠。
在主棺室中,身穿玉衣的墓主人身体两侧各佩有5把装饰华丽的剑,除此以外还有5把剑放在墙边,每一把都用丝绢裹缠。经过清理,10把宝剑渐渐露出了它们的庐山真面目。这些剑,有的镶金,有的嵌玉,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柄特长的铁剑,竟有146厘米长,这是迄今见到的汉代古剑中最长的。
据史料记载,汉朝出于防备心理,一直限制铁器贸易。而且,吕后还下令绝对禁止任何铁器流入南越国。可如今,在南越国君的大墓竟出土了如此多的宝剑,这就给历史提供了另一种解释。看来,距今2100多年的南越国,已经有了成熟的铸铁技术,在历史的记载背后,还有着鲜为人知的传奇。
戈、矛和戟是古代十分常见的兵器。戈用于钩杀,矛用于冲刺,而戟将戈与予的功能结合起来是一种既可刺杀又可钩杀的双重性能兵器。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三种兵器基本保留着战国兵器的特点。东耳室出土了一件有铭文的戈,上面有“张仪”等刻字,说明了这件戈是秦惠王四年由秦国的相国张仪督造的,由于秦统一百越而到达岭南地区,随后成为南越国的王室文物,成为礼仪场所的仪仗之器。
▲“张仪”铜戈通长22.3厘米
“张仪”戈出土于南越王墓东耳室,上面有铭文“王四年,相邦张仪”等字,说明这件戈是秦惠文王四年(前321年)相国张仪督造之戈。
▲“张仪”戈上铭文
张仪相秦惠王前后历时18年,期间仅乐池代相1年。其以连衡之策说六国,使六国背纵约而共事秦,为秦不世功臣。汉初已完全流行铁器,南越王墓出土兵器皆铁制, “张仪”戈与另一无铭戈是墓中仅见之铜兵器。这两件铜戈,应为秦平岭南时传来,至第二代南越王时,这些铜戈已成了纪念之物,或被改为礼器,王死后随之入葬。此时上距制造之年已历110年左右。
▲船纹提筒
提简是古代越族储酒的器物。墓中出土大小不一的提筒共9件,随葬时大小相套。这是最精美的的一件。
简身有四组船纹,反映的是一支大型作战船队在战争结束后凯旋的场景。船体明显绘出甲板,船内分舱,隔成5舱或6舱,满载战利品,其中的一舱内满是铜鼓,铜鼓是古代越族部落权力的家征。图上还绘有海龟、海鱼和海鸟,并有“羽人”战士手提敌人首级或执宰俘虏等情形,这是目前考古发现规模最大和最为完备的海船图形,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上有人认为它展示的是祭河神的场景。
铜提筒是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器物之一。特别是本件船纹铜提筒,高40.7厘米。除器身有几组几何饰纹带外,最为突出的是4只首尾相连的羽人船,每船有羽人5名,各饰羽冠,赤脚。船首倒挂一具人头。船首尾各竖两根羽旌。5人形态各异,有的划桨,有的击鼓,有的持兵器,有的在杀人。有人分析,广州临海,多海患,画面表现的应是杀俘虏祭海神的场面。
▲船纹拓片
船与船之间还有海龟、水鸟、海鱼等作装饰,形态生动,工艺精美,是精美的艺术品。
▲铜镜
著名的错金银镶松石几何龙纹三钮复合镜,2000多年前的丝带还在。带托铜镜是一种复合镜,由镜面和镜托两部分组成,镜面和镜背分别铸造,再用粘合剂将它们粘合在一起。镜背用鎏金、错金银、镶嵌绿松石等手法装饰,制作精细。
经化验,这面铜镜镜面的含锡量高,使铜镜的反光度强,但易碎裂。镜背的含锡量很低,含铅量高,质软,在没有柔性金属铸造的时候,这种刚柔相合的办法,实在是一种创举。
▲汉式“蕃禺”铜鼎通高21厘米,腹径21.5厘米
南越王墓出土汉式铜鼎共18件,其中4件器身有“蕃禺”或“蕃”字铭文。这件“蕃禺”汉式铜鼎出于后藏室,扁圆腹,圜底,矮蹄足,鼎盖刻有“蕃禺、少内”等字。
▲汉式“蕃禺”铜鼎上鼎盖刻有“蕃禺、少内”等字
墓中共出土有9件刻有“蕃禺”铭文的器物,蕃、番古代互通,蕃禺即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汉书·地理志》记南海郡云:“秦置。秦败,尉佗王此地……番禺,尉佗都。”可见秦时番禺为南海郡郡治,后来成为南越国都城。这件“蕃禺”铜鼎是广州建城已历二千一百多年最佳物证。至于“少内”,本为秦代设置的官职名,主要负责掌管财货,汉代沿用。“少内”铭文说明南越国的官制仿效于中原秦汉官制。
▲墓中共出土2件铜姜礤,
此件长13.3厘米,高5.2厘米。
▲青铜姜礤前面有漏孔,后部有孔钉擦面,
用来磨取生姜汁,这种形制的器具,现代厨房仍在使用。
▲小烤炉
南越王墓出土了三件方形铜烤炉,炉平面略呈长方形,中部稍凹,四角上翘,底面有一定的弧度,底设四个带轮轴的足,便于移动。四边有回廊形遮沿,内有铜柱支撑,一件四角外有熊形足,有舖首,两侧有穿系,用铁链吊系。
▲大铜烤炉
长61厘米,宽52.5厘米,高11厘米
▲如此造型的烤炉非常罕见,
它表明2000多年前的先民对“烧烤”钟爱有佳,
连烤炉都做的这么讲究。
▲南越王墓出土之墨丸、石砚砚台边长12.5—13.2厘米
西耳室出土了一套和前室出土了两套由天然扁平的河卵石及研石组成的石砚。西耳室另出土圆饼形的小墨丸4385颗。河卵石和研石表面光平,且都附有朱墨残迹,墨的颜色和前室及主棺室室门上的彩绘颜色一致,显然是彩绘前室后遗留下的实用物。
南越王墓博物馆中出展陈的出土墨丸墨色,依旧鲜亮。
南越王墓出土了11对牌饰,都是鎏金铜框嵌蓝色板块玻璃。这些牌饰大多出土于墓主胸腹两侧,是最为重要的随葬品之一。牌饰上的玻璃厚薄一致,色泽晶莹,透明如镜,其中包含的气泡极少,可见其制作工艺绝非一般。经过化学检测,这些蓝玻璃是国产的铅钡玻璃。
这些玻璃发现之前,世人都认为中国的平板玻璃出现较晚,在玻璃发展史上,平板玻璃技术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玻璃窗片、玻璃镜等玻璃制品的基础工艺,南越王墓出土的的玻璃板块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平板玻璃,但是用铸造的方法制作透明度这样高的玻璃板是相当难的,为后世的平板玻璃奠定了可靠的发展基础。
▲金扣象牙卮高5.8厘米,厚0.3厘米
金扣象牙卮出土于西耳室,由象牙卮盖、象牙卮身和金质卮座三部分组成。盖外套一个金质圆箍,盖上分立着三个金质环形钩尾立钮,嵌入象牙板中。卮上口套入金扣,中部镶嵌一环形连舌金提梁,底下承接一个圆形金质底座,空底,下附三足。
▲金扣象牙卮针刻线画示意图
在卮盖表里和卮身外表均饰有针刻线画。牙筒中央针刺神兽纹,并用朱、蓝两色填出兽体,以增强立体感。
▲“王命命车徒”虎节
节,是古代用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信物,是我国古代使者所持的凭证。目前我国已出土的节有:管形节、龙节、虎节等。这些节多出土于湖南、湖北、安徽等楚文化区域。这件虎节长19厘米,最高11.6厘米,最厚1.2厘米。
此虎节出土于西耳室,由青铜铸成,呈扁平板的老虎形状,虎呈蹲踞之势,尾部弯曲成“8”字形,虎身上的斑纹用60片金箔片错成。
在虎的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命车徒”五字,是为一件调动兵马的信符。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件虎节是迄今为止考古出土的唯一的错金铭文虎节。
▲南越王墓殉人分布图
象岗山南越王墓随葬品共千余件(套),这些出土文物对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土地开发、生产、文化、贸易、建筑等状况以及南越国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篇幅有限,其他著名出土物如波斯银盒、漆木屏风等于此只得割爱,但不能忽略的是,南越王墓中包括4位妃妾,殉葬者共有15人,可见人的蛮性,并不是与时俱进的。
BY|饰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