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读书多收效微,因为没有讲究方法,看国学大师如何读书?
胡适生于1891年,卒于1962年,学名洪骍xing。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9岁起熟读多种中国古典小说。
1904年赴上海,入梅溪学堂、澄衷学堂、等校
1906年,考取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
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其影响
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要从“八事”入手,首次猛烈抨击封建文学,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为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引起很大反响。
大凡读书人都希望从书中获得更多教益,但有时却因读书不得其法,读书不少却收效甚微
胡适读书广博精深,即使讨论常识,也能不落俗套,常中见奇,自具慧眼。
胡适主要运用以下3个方法读书
一,4到读书法
读书4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在胡适看来,
所谓“眼到”,就是每个字甚至每字的笔画都不能简单放过,都要认真研究,不然就会闹出笑话。适告诫人们读书时万不可马虎,关键处一定要做到“眼到”。
所谓“口到”就是“诵读”,每一字句都要念出来。这一方法有利于熟悉句子结构,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气势、风采和韵致。
所谓“心到”是指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
胡适还非常推崇“会疑”二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读书才会有大提高和大进展。
所谓“手到”就是强调多动手,这里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作读书笔记。
而读书笔记又包括四点:
抄录备忘、
提纲节要、
笔记心得、
探讨研究。
“动手”不仅会帮助你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你的想像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读书是读者被书牵着走,读者再有主体性也要受到书的限制和规范;而动手时读者是主人,书却成了工具,读者可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理念进行选择,这就是为什么经过自己动手的东西往往能够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
胡适自称自己有“书癖”。
在胡适看来,一个人要有大学问必须“精博双修”,只精不博会一叶障目,而只博不精则好似“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
另外,胡适还有读书3好。
二,3好读书法
1,夜读。夜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此时宁静闲逸、无人打扰、自由自在。夜里时间充裕,可安心读经典大著。
2,习惯运用零碎时间读书。胡适读书不择环境,不讲条件,有书即读,他甚至将厕上和电车里的时间也充分利用起来
3,连贯式读书。胡适强调读书的连贯性,这既包括读书时间不间断,也包括读完一书再换另一本。胡适读书自己规定:每日读书不少于6小时。他还说“读书非毕一书勿读他书”。
三,实用读书法
与林语堂追求读书之乐不同,胡适立足实用。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现实和实用的独特读书法。就好像一个志在高峰的登山者,胡适的读书方法是脚踏实地、有章有法、锲而不舍而又易见成效的。
胡适把读过的书做成读书笔记,如果写文章的话,马上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起来,加工一下就成文章了。
读了胡适的读书方法,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
1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就是读书时要注意每个字,每个笔画。
口到就是要朗诵、读出来。体会文章的结构,句法、作者的写作手法等,
心到就是要思考、分析,以便比较研究和融会贯通
手到,就是要记笔记:
摘抄有用的句子,
归纳出文章的大纲,
写出读书心得,
并且知晓哪些能够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构建知识体系…
2,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阅读是不合适的夜读,可以早起读书,每天规定读书多长时间?
3,读书要讲究实用,读书之后尽量写读书笔记,写成文章或做成视频、音频在各平台发表,倒逼自己读书学习。
你对胡适的3个读书方法有什么评价呢?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你是怎么读书的呢?关注我,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