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法 | 给研究生朋友的15条建议

征稿:二语写作

给研究生朋友的一些建议

最近一两个月,又到了研究生录取季。现在研究生,普遍表现出随大流的盲目性,在读期间常表现出对科研不感兴趣,对未来迷茫等消极情绪,这些都将影响研究生的生活质量。在征求20余名研究生和导师意见的基础上,撰写了这篇短文,希望对研究生朋友们,有所帮助。

1.要有读研的整体规划安排。

很多研究生,都是随大流读了研,缺乏明确的读研规划。读研期间,要么什么都不想做,要么什么都想做,结果都不理想。毕竟是成年人了,应该对人生有所规划。

如果实在是没有规划,那么就脚踏实地的读书、做研究,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条道路。避免因缺乏读研规划,让读研成了一场充满惶恐的灾难。

2.面向目标的终端考核方式。

除了顺利毕业和拿到学位之外,如果有了规划,就确定几个目标,然后,围绕这些目标,将复杂的事情分解成小事情,分解成若干阶段。

然后与导师充分交流,不断调整和优化,逐步实现自己目标。要知道读研究生期间最在乎的事情,这可以是几篇论文或考出国英语,也可以是掌握哪些专业技能,最好是明确、具体的。

目标确定了,才能在一次次选择的时候,做出符合你的选择。否则,在实现自己读研规划的过程中,缺乏目标判断。

3.提高个人交际沟通的能力。

工作之后,扎实深厚的专业能力当然重要,但是,交际沟通能力似乎比专业能力更重要。刘东升院士说:要想成为大科学家,先要成为大政治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对人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影响到事业发展,而且还影响到家庭幸福。

应将交际沟通能力锻炼和提高融入到平时的学习、科研和生活之中,不奢望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领导才能的受欢迎的人,但至少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娴熟沟通能力的人。

4.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学术。

自己的人生规划要和导师有个充分的交流,当然,这可能是变动的,要让导师知道你的思路和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你。要积极主动的与导师交流和沟通,不能消极的回避导师。

与导师沟通不积极,最终致使很多科研事情拖延,最后仓促收拾残局,弄得师生关系紧张。要像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与导师面对面、平等地对话交流,相信导师都会尊重、支持你的想法。

5.注意与导师日常交流细节。

首先,要每周或者每半个月,通过邮件、短信或者QQ、微信,给导师约时间面谈,交流自己的学习、科研心得。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科研工作更加顺畅。

其次,回复导师邮件一定要认真、规范。要对导师每个问题都给出正面回答,同时,还要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要保持导师联系畅通。

寒暑假回家前夕要请示回家和回校的时间,平时有事情外出学校要请假,导师的短信电话要及时的回复和接通。这是交流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

6.积极主动地完成科研任务。

很多事情最后失败了,没有做成,大多是自己准备的太晚了,拖延造成的。因此,要根据自己的读研规划,要积极主动地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

出国考试、发表论文、撰写学位论文,都要安排好规划好,最好能提前完成,给自己和导师留有修改和完善的时间,赢得了主动性。

对导师交待的任务,要严格卡住时间点,要以效率优先,兼顾质量。最好是先整体完成,然后再逐步提高。不仅要有长期规划,而且还要近期可以操作的计划,提高科研效率。

7.勤奋刻苦用心地从事科研。

付出时间是产生兴趣和爱好的重要因素,就像友情和爱情,需要时间培养一样。阅读大量的文献,艰苦的野外取样和观测,费时耗力的室内试验,只有这样才能对数据有感情。

勤奋刻苦是成就个人学业的基础,也是锻炼品质的主要途径。很多研究生没有付出多少时间在学业,因此,也无所谓喜欢与否。

在勤奋的基础上,同时要用心去巧做,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想法设法如何将事情做好。只有用心,科研成绩才能出彩。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8.要扎实掌握一些专业技能。

读研究生学知识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习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这将影响你的一生。一定要下大功夫学习一些具有一定门槛性质的专业工具,例如专业软件、程序语言、数学模型等。

在读研过程中,下功夫学习英语的阅读、书写和听说能力,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方法,更新自己知识体系,提高自学能力。

等你走出校门才发觉,这些会让你对自己充满自信,让你内心安定和踏实,有了安身立命的依托,否则,工作之后缺乏具有竞争性的本事,书到用时方恨少。

9.尽早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

研究生的很多痛苦,都源于第一篇论文迟迟没有发表,没有达到毕业要求。快速发表第一篇论文非常重要,能极大的增进自信心,消除毕业的恐惧和顾虑,让自己从容不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

更重要的是,发表第一篇论文让自己知道了科研全过程,这种经验将极大的激发科研热情,带来自信心,而且也摆脱了毕业恐惧。很多研究生,第一篇论文发表的太晚、太迟、太累,进而导致整个研究生期间的心情不好和压力过大。

10.尽量多地参加学术会议。

在读书期间,要尽量多的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开阔视野、增加见识。参加学术会议可以短时间熟悉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过程,掌握本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最好每次参加学术会议,都能做学术报告,提高个人沟通能力和个人学术表达能力,促进个人心理成熟、积累个人学术交流经验,这种经验对个人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11.客观评价专业的有用性。

现在功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盛行,诸多研究生还在未对本专业投入多少精力的基础上,就对自己研究有用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了对本专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要注意区分科学和技术的差异,要相信行行出状元,只有做好了都有用,对社会有用和对自己也有利。而且,一旦确定跟随哪位导师攻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和内容都基本上是确定的。

因此,要既来之,则安之,下功夫将分内之事做好,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12.端正对经济收入的看法。

这个事情非常复杂,我是以要求自己的亲戚朋友孩子的标准行文。研究生阶段属于读书阶段,不要有过度改善经济条件的想法,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重点。

如果导师给予或多或少的补助,就当做是意外之喜,并充满感激。除非生活迫不得已,不宜过多的做各种与专业无关的兼职,赚取微薄的辛苦费,整体来看往往得不偿失。

这个阶段主要的是学习知识,发论文拿学位。导师的经济补助和兼职赚外快的数量,与自己的学费、同期花费的生活费以及自己的宝贵时间来比,都显得无关重要,尤其是读研究生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如果这样想,会让自己轻松、洒脱,从纷繁复杂的事情中解脱出来。

13.积极融入导师科研团体。

同门是人生一大财富,是一群有共同生活经历的人。一起读书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小矛盾。但等毕业步入社会之后会发觉,同门是多么珍贵和重要的一群人。要多学习他们的优点,宽容彼此的缺点和不足。

要有团队精神和牺牲奉献精神,当初吃的苦和遭受的委屈,都可能成为日后共同的记忆和谈资。这也是培养和锻炼自己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工作后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14.培养健康休闲娱乐习惯。

很多研究生整体闷在实验室上网或打游戏,几乎与世界隔绝,影响了学业和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一定要劳逸结合,培养读书、跑步、爬山、打球等健康休闲娱乐方式,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增强体质,还可以认识一群好朋友,丰富生活、增进友谊。读书期间培养几个爱好,可以让自己受用一生。

15.保持一个健康阳光心态。

很多研究生,读研三年过的似乎并不开心。每天都愁眉苦脸的,要不为未来迷茫和惶恐,要不为就业论文犯愁。读研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没有工作和成家立业后的各种负担和压力,只是单纯的读书和做研究。

要将自己的生活过得阳光和健康一些,那是亲朋好友最想看到的。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认识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朋友,而且要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科学网信忠保博客  转载自:中国科学报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小编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