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吴让之印为例,从刀意表现,谈流派篆刻技法解析
在以刀意表现笔意方面,吴让之的朱、白文印皆有诸多典范之作,我们可从刀法、笔画等细节处来观摩。图一“包兴言书画记”一印用刀轻行取势,按笔画书写方向行刀,尤其是笔画字形转折处更是细心收拾,如“言”、“记”等字。此印文字排布较密,运刀疾徐有致,但每一笔皆有变化,运刀时应注意这一点。
图二“包诚私印”中四字做均匀格式分布。尤其是“私”、“印”二字,笔画弯成一定弧度,使印面形式更加活泼。临摹此印,用刀要留心。如“印”字中“【注字1】”笔画转折处的变化极为用心,写印稿上石时要注意表现这一点。特别是“印”字中的三笔弧画,切忌用刀一带而过,造成雷同。
图三“好学为福”一印与前两印相比,笔画要厚重些,多数笔画中间粗而两端细,略带弧度,显得饱满有力。其中的“福”字,转折处行刀尤注重表现流转有意,临摹时宜细加体会。
图四“生气远出”是一方笔意极浓的印章。“气”、“出”二字笔画粗细变化自然。此印用刀浅削,但切忌浮滑。手指间要有疾徐节奏,这样才能使印面线条产生节律变化。“气”字中多根弧线皆有细微变化,要留心对比。“出”字没有按照常规正放,而是斜侧取势。全印四字,上方两字正襟危坐,下方两字斜侧取势,既相互呼应,又对立统一。
图五“十二砚斋”一印在形式构成上很有趣,章法值得借鉴。“斋”字字形大,单独放一行。其竖向笔画多,但各有不同,临摹时切忌雷同。“十”、“二”两字横画稍微弯曲,使印面气息流动起来。
图六“震无咎斋”是一方笔意极强、形式感突出的印章,宜反复临摹。从章法安排来说,“震”、“斋”二字字形拉长,竖向笔画多,形式上对称,实质上又有区别。“无”字下方留空,与“震”、“咎”二字留空呼应。各字结体符合常见的吴氏篆书特征,上紧下松,拖笔修长,体态优美。此印有几处残破可细心体会。“斋”字左侧边栏残破可能是石质原因,临摹时可破可不破,影响不大;左上角残破不可少,因为此处形成三角块面,宜破之。另外像“无”、“震”二字上方皆有横画,边栏可残破一二。
图七“砚山”一印笔画粗壮,但粗而不臃,饱满有力。印面上下方留红,且在红面处理上不拘成法。如“砚”字“石”部中红面几尽全无,成一细线,隐约有致;“山”字三竖画间大块留红,与笔画相映成趣。临摹时,笔画安排宜自然而然,不必做均匀分布。许多初学者在学印之初往往将笔画间距做几何等分,这样会使意趣丧失殆尽。吴让之晚年运刀之功已经炉火纯青、不守故常、精彩纷呈,我们应着重加以体会。
图八“三十树梅花书屋”一印,印文七字做六字空间安排,印面横向中缝留红与印面下方留红呼应。此印用刀一波三折,笔意极浓。临摹时,对刀法之迅疾处与留红巧妙处可徐图之。
吴让之喜欢在印章边款中阐述自己的艺术主张,故如果要对吴让之的篆刻追求加深理解,我们不妨多读些他的印章边款。其隶书边款工稳秀丽、温婉飘逸,行书边款驱刀如笔、使转如飞、功力精深、罕有其匹(见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