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人物 | 勒卡雷:“定义冷战时代”的小说家
参考消息网1月12日报道 英国《卫报》网站2020年12月14日发表文章介绍了小说《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作者约翰·勒卡雷的事迹,全文摘编如下:
凭借冒险经历、道德勇气和文学天赋创作惊险小说的约翰·勒卡雷去世,享年89岁。
在《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夜班经理》等小说中,勒卡雷探究了在捍卫自由的问题上,西方华而不实的言论与活生生的现实之间的差距。这些小说为他赢得了评论界的赞誉,也使他成为全球畅销书作家。
勒卡雷的长期经纪人琼尼·盖勒说,他是“毫无争议的英国文坛巨匠。他定义了冷战时代,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不畏权力敢于说真话”。
情报官写间谍小说
生于1931年的勒卡雷原名戴维·康韦尔,上世纪40年代末他在瑞士学习德语期间开始为英国情报机构工作。在伊顿公学执教后,他以情报官的身份加入英国外交部,在伦敦柯曾大街英国军情五处大楼的一个内勤办公室负责在铁幕后招募和管理间谍。在军情五处同事、小说家约翰·宾厄姆的启发下,他开始以“约翰·勒卡雷”的笔名出版惊险小说。
在1961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召唤死者》中,勒卡雷笔下最经典的间谍角色乔治·斯迈利首次登场。勒卡雷以宾厄姆为原型塑造了这个人物,他“相貌平平……身材矮小臃肿,性格安静”,在与一名东德间谍的较量中以智取胜。
1962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优质杀手》讲述了斯迈利在一所公立学校调查一起谋杀案,这部小说获得了评论界的积极评价。一年后,当勒卡雷的第三部惊险小说出版时,他的写作生涯上升到全新的高度。
斯迈利只是《柏林谍影》中的次要人物,但这个讲述与东德情报机构较量的故事充斥着他愤世嫉俗的观点。在小说中,被派往东柏林执行任务的特工亚历克·利马斯说,间谍不过是“一群肮脏、虚荣的傻瓜,还有叛徒,没错,还有娘娘腔、施虐狂和酒鬼,还有那些打扮成牛仔和印第安人以点亮自己腐烂生活的家伙”。
情节总被信以为真
勒卡雷曾说,在这部小说大获成功后,起初他感到惊讶,然后陷入矛盾。他曾在2013年解释说,他的手稿事先已得到英国情报机构的批准,因为它“从头至尾完全是虚构的”,因此不可能泄露国家安全机密。他说:“但全球新闻界并不这样认为,它们异口同声地断言,这部小说不仅真实,而且具有启示意义。对此我无计可施,只能忐忑地、眼睁睁看着它登上并稳居畅销书排行榜,而一名又一名专家都宣布它是真实的。”
上世纪70年代,斯迈利在勒卡雷发表的三部小说中成为主角,这名身材魁梧的英国特工与他的苏联劲敌卡拉展开殊死较量。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他挖出了一只潜伏在英国情报机构最高层的“鼹鼠”(间谍)。在《荣誉学生》中,他前往亚洲追查洗钱活动。在《斯迈利的人马》中,他拼凑出了卡拉在瑞士的关系网。由于“白鼬”、“灯夫”、“牧马人”和“路面艺术家”的世界被刻画得十分令人信服,连勒卡雷在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的前同事都开始将他自创的这些代号用作自己的代号。
当冷战接近尾声时,勒卡雷时不时会被朋友在街上拦下问:“现在你要写什么呢?”但勒卡雷关注的领域远比东西方对抗更广。对于柏林墙倒塌标志着某种历史的终结,还是为历史机制润滑的间谍行为的终结,勒卡雷对这个问题毫无耐心。1993年,他在小说《夜班经理》中触及武器贸易问题。2001年,他的小说《不朽的园丁》涉及制药巨头。2004年,他的小说《挚友》以反恐战争为题材。
写作爱好始终如一
与此同时,他的小说也被源源不断地改编成影视剧。不仅理查德·伯顿、亚历克·吉尼斯、拉尔夫·菲恩斯和加里·奥尔德曼等演员对他精湛的人物塑造津津乐道,观众也为其错综复杂的情节喝彩。
2017年,勒卡雷最后一次回归斯迈利这个经典间谍角色,在《间谍的遗产》中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
几十年来,因为对曝光和出席电影节活动鲜有兴趣,勒卡雷一直被外界描述成影子似的神秘人物。2016年,勒卡雷出人意料地出版了一部回忆录《鸽子隧道》,详细讲述了他与虐待成性、欺骗成瘾的父亲破裂的关系,还有他在5岁时遭母亲抛弃后孤独的成长历程。他详细讲述了一名由间谍转行的作家的怪异生活。他还曾受玛格丽特·撒切尔和鲁珀特·默多克邀请共进午餐。他在康沃尔生活了40年,结过两次婚,抚养了包括尼古拉斯(以尼克·哈卡韦的笔名发表小说)在内的四个儿子。勒卡雷承认:“我不是模范丈夫,也不是模范父亲,我对这样的形象不感兴趣。”
他始终如一的爱好是写作,“就像一个躲在狭小书桌后潦草书写的人”。
勒卡雷写道:“在我曾经了解的秘密世界中,我试图为我们生活的更大世界搭建一个舞台。”他说:“首先发挥想象,然后探索现实。然后再回到想象,回到我现在用的书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