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失误再反思,师我双方获益多
十年失误再反思,师我双方获益多
渐新堂
程师是一位很优秀的语文老师,一篇我曾经在人教社教材编写会上提出因师生都不喜欢时过境迁太久应该更换的《背影》,被我当时还不认识的程改变了认知——在分区域比赛中,程带领学生学习《背影》,竟然有好些学生泪目。
后来,便带着去省骨干培训班上接班上背影,同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再后来,参加市教学大赛获得第一名。
为此,说服了人事局,让其破天荒地也许是空前绝后地以初级教师的资格享受高级特级教师的绿色通道待遇,直接入编。
程也非常投入,参与了不少的献课活动,承担着超常的一些展示课任务,并参与了国家义务教育西部远程课例的录制工作,与另两位老师(并六位学生)一起到北京录制七下的30节课,让西部的孩子享受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体例上的突破,就是八年级将新闻及演讲、九年级将新诗及戏剧一共四个单元作为活动探究单元。这意味着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通过活动体验去感知认识并去提升语文素养的任务,一步步向我们走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过去的文本教学的层面上。
尽管如此,并不能为我自己的失误辩护。浏览了程老师的文字后,我为程老师的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与修养点赞——为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的尊严添彩,也为自己的人生增辉,客观、严苛、不断反思不停进取!
尽管很多人已经淡忘了,但是值得反思的地方仍然是珍贵的:
一 作为省一级的比赛课,有不同教学观念的碰撞,是好事,能够引发更多人的思考。本已经很有名气与影响的青年教师,还是应该勇敢地在教学观念上大胆探索甚至引发深层思考。
二 教学的高手,要能够根据学情信手拈来随机应变,不应该在欣赏自己曾经有过的完美设计以及试教的成功。一旦固化,即使不出现表演的改动,也可能出现其他没有按照预设环节推进的意外情况的出现。
三 赛前的学生三遍的预习,使用是否充分,是否让学生勾勒出了主要的剧情,是否可以尝试角色朗读,甚至被淋湿手来表演。预习的指令是否还可以具有趣味具有操作性一些。这些其实与篇幅的长短有关系但是不是绝对的关系。
四 戏剧教学应该体验,但是,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转弯是很不适应的,短时间内难以到位,尤其是大赛期间去要求,很多细节很多习惯了的流程要调整,是很困难的,实践中常常是急用才学生吞活剥,很容易新旧两张皮三不像。作为老教研员,预案做得严重缺失,这是有分量的教训。
要说责任划分,我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临阵指挥失误。
时间过去了十一年,价值仍然珍贵,回味依然温馨!
注 文中的马老师是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
附《枣儿》的教学反思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程宇赫
《枣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属于戏剧单元。被安排在2006年11月份广东省现代文学作品教学大赛的参赛课例中,在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种文学式样中,这是唯一一篇戏剧,我总是那么幸运就像比赛老抽到1号一样,这次又被我抽中了。说实话这是谁都不愿意抽到的一篇课文,因为篇幅冗长,再加上戏剧难教。
比赛的结果暂先不说,比赛分三天进行,共21节课,我是第二天比赛,每天晚上宣布当天比赛的成绩,并进行评委评课。当天晚上我的成绩宣布完之后,满堂轰然,群情激越,原计划一个小时结束的评课,两个小时后还不能收阵。我自己压根也没有想到会产生如此这般海啸般的轰动,木木的并倍受感动的坐在那儿,面对观众席上一个一个老师炸弹般的向评委们轰过来。当时观课的来自全省的500多位老师,他们有质问评委一堂好课该怎样评价的?有质问优质课竞赛将会把今后的教学导向何方的?有质问评委是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如此尔尔,不一而足。由此大家应该可以推断这堂课评委最后的给分,离我们一线老师心中的分数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它在变相的否定我们的教育观,否定我们大家近乎公认的好的教学模式。勿论孰是孰非,我这节课究竟是怎么设计的呢?
先插说一下剧情:剧情由一首童谣引出,在一颗挂满红枣的枣树下坐着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他在等着自己出门在外很久没有回家的儿子——枣儿,一个小男孩蹑手蹑脚的过去捡枣吃,然后引发了老人和小男孩之间的一段对话,从对话中我们知道了老人对枣儿的疼爱、呵护,对不知有多么久没有回家的枣儿的期盼和等待,也知道了小男孩和他母亲在苦苦等待在外又安新家的爹回家,并天天盼着忘了回家的父亲回家带巧克力给他吃,在相互的攀谈和安慰中,老人和小孩似乎成了彼此心中的亲情的缩影,像冬日里的两支火柱在相互取暖,最后一老一小,用苍凉、稚嫩的声音共同呼喊着他们的亲人回家,共同喊唱着那首童谣。
这是一幕非常动人的戏剧。
说实话乍到深圳不久,我还没有上过九年级课文,对于戏剧教学更不甚了解,为此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阅读剧本、搜集有关戏剧的资料,还调用了我在上海华东师大读博的同学,在师大图书馆为我找寻相关资料,为了更透彻的了解和理解戏剧,找到戏剧教学的落点,我还专门阅读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戏剧理论》和余秋雨先生撰写的《中国戏剧史》(因为我知道余秋雨先生的专业就是戏剧,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整整花了四年时间,而且是深居简出、苦心孤诣而成),这些对我理解和解读剧本会有很大的帮助。从寥若晨星、极为有限的资料中,我发现大家对于戏剧教学所言甚少,而且莫衷一是。这使我很为难,请教马老师和身边一些很有名望的前辈,他们也没有研究过戏剧教学,也觉得犯难,所以在探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时,我们老师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分歧,一方认为应落在剧本教学上,一方认为应落在戏剧教学上。如果落在剧本上,教学的重心势必要放在解读剧本,理解剧情中人物的情感,体会字里行间蕴藏的情上面;如果落在戏剧上,教学的重心自然应转移到通过戏剧表演表现人物,反映剧情上。
重心不同,课的设计肯定大相径庭。最后在反复思量斟酌之后,我们还是觉得落在剧本教学上,通过人物老人和小孩之间的对话,及对话串出的故事去理解老人和小孩之间相互的温暖,及他们各自承受的痛苦和期盼,进而去理解改革大潮带给我们社会的这种阵痛。
设计教学:从剧本开头的童谣切入,通过读童谣体会童谣里蕴含的那种浓郁的亲情和鲜亮的温暖——童谣里有这样的甜润的温暖,剧本中是否也有呢?然后带着我们的理解品读剧本,看看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剧情的展开,我们又能品出什么样的滋味来?引导学生去品味剧本中枣儿小时候坐在老人肩上摘枣,尿湿肩头的那份天伦之美,品味枣儿把尿憋着送回去给枣树施肥的那份童稚之趣,体会老人对往事酣甜的回忆,体会小男孩对老人的理解和鼓励中的纯真,老人和小孩拉构为证的童趣和稚气,当然,更重要的是去理解这份温暖背后的孤独,以及他们因为不同的原因而苦苦等待和期盼,甚至是自欺欺人式的坚守背后的辛酸和苦涩,从而去感受社会变革带给农村的冲击,带给社会的不可避免的阵痛和隐痛。——然后触本及人,让学生讲述身边类似的情形或者自己的经历,将孩子们的情感从剧本迁移到生活,内化成自己情感体验。——再在这种体验的基础上,充当角色朗读剧本中的最后章节,也是剧本的高潮部分,进一步强化对人物的理解。——最后在全体师生共同朗读童谣的呼唤声中结束课文。
这个设计应该说是环环相扣,汩汩而出,自然而逻辑的。剧本以童谣开头,并以童谣结束,两处的童谣有很大的差别:剧前童谣——甜润温暖,尾声童谣——苦涩苍凉。而我们的教学也从读童谣里的温情开始,到品剧本里的温暖,再到品剧中的苦涩,从解读剧本、理解人物到走出剧本、化剧为我,谈身边故事自我经历是对剧本的一种内化和共鸣,分角色朗读是让自己真正成为剧中人,读高潮是因为高潮中的苦涩异常鲜明,完全可以感化师生,达到熏陶情感的目的,最后在全班由小到大的无奈的呼唤声中提升对剧本深层含义的理解。
从在学校的两次试讲中,我们发现,设计课堂的目的完全达到,时间安排也恰到好处,我们从学生动情而灵郁的目光中读到了他们对人物的理解,也读到了他们的感动。所以我信心百倍的接受比赛的洗礼,觉得如果不生枝节的话,应该是一堂成功的课例。
可是问题恰恰就在于,比赛的前夜生了枝节。
第二天要比赛,前夜我们德高望重的前辈从深圳赶过来给我鼓劲(比赛在广州博罗举行),我倍感温暖和感动,前辈公务繁忙,等我比赛完后,他还必须星夜赶回,可想而知他对我给予的厚望和厚爱。晚饭后,他让我再说一下课,我按照以上的设计把课完整地说了一遍。他听后给予了相当的鼓励,但是也提出了修改的意见。他觉得:这个设计没有体现戏剧教学的特点,1)、没有体现出剧情发展的阶段;2)、没有表演就不是戏剧教学。所以建议:1、我在前面环节中加进剧情的发展的阶段。2、将分角色朗读改为请学生上台表演。
前辈是威名远播的专家,我们一直很景仰他,试讲时他没有提出意见,这个时候提出来,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肯定时必须遵循的,所以我虽觉得为难但还是决定连夜修改设计方案,但是已经是饱满圆润的设计,如果硬生生的把“对剧情的发展地梳理”加在体会童谣和剧本的情感之间,显然是不合适宜的,就像在一套严整的西装上配的不是领带而是一条纱巾一样的生硬和别扭,思来想去,我们决定就从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入手,由学生回忆课后练习第一题中提到的“老人和小孩回忆起了哪些事”,串出戏剧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的剧情发展。然后再进入读童谣,品剧本,讲经历、演高潮、读童谣。
我想,细心的经验的老师其实可以推测出第二天比赛中的一些微妙的变化和整个课堂效果。如果从一堂课的各个纬度去感受和评价这一节课,关注我原有的设计和他们之间的隐形的变化,单单就那堂比赛课而言,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还兼顾和展现了戏剧这种艺术样式的突出特点。因为当时现场的评委和观摩老师不知道我事先的设计和赛场设计之间的细微的不同,自然也就看不到不同设计下学生的领悟、理解和体味的不同。能鲜明的感受到这种不同的只有我自己。所以上完课之后,就出现了前面我讲到的骚动赛场的一幕,连评委老师之间的分数结果,也出现了全场赛课中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天壤之别。当天晚上很多老师为我鸣不平,给予了我很高的评价和赞誉,甚至有声讨评委的感觉。(我说的全是实话),我说我木木的坐在那儿也是实话,我一边是感动,一边是矛盾,其实我当时我也说不清楚课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脑子里一片空白,既没有去想二等奖给我期望的冷水,也没有去想评委判分的是否有失公允,只是觉得那堂课上的我很憋火,上的不解劲,上的不痛快。
赛后,我一直在反思,一直在矛盾,一直耿耿于怀地找原因。
分数判定的争议之大其实是一个现象和信号,他在说明这堂课一定是一堂不成熟的课。大家知道,其实特别好的的东西和极为差的东西我们是有共同辨别力的,绝不会出现如此迥异的分歧。分歧之大只能说明他存在问题,这里既有我们对于戏剧教学的分歧问题,也有我教学本身的问题。所以我很不安,回家后,我反反复复的看了我的现场录像。我发现问题就出现在设计的变动上:
我不是在否定我们前辈的观点,而是就课论课,我在想,一堂课,我们究竟该带给学生什么?我们是满足语文知识的丰满和必须,还是遵循学生情感的真实体验?我们考虑的是文本本身还是考虑学生主体?
因为我发现:在全班正式读剧本前的童谣体会情感——也就是正是进入剧本——的时候,时间显示是8:27秒,也就是说我带着学生回忆他们昨天的预习,从而达到完成“剧本的情节发展阶段”这一文体要求花了接近9分钟的时间,如果这算作导入新课的话,9分钟的导入已经占去了一堂课的1/5时间,这种导入显然是奢侈的、大有问题的导入,肯定是失败的导入。 其二,我发现学生在回忆时显得很吃力,尤其是我们需要标记的几个关键情节学生回忆不起来,回忆不起来就显得格外紧张,把我赛前苦心孤诣,装疯卖傻般营造的轻松的氛围全部僵化了。这是不能怪学生的,就算省教研室领导规定,所有的参加上课的学生必须在前一天由老师组织预习课文三遍以上,从而保证上课的真实性和公平性,但是对于这样一篇前后长达六页、篇幅冗长剧本,且剧情平缓,矛盾冲突柔和,对我们老师而言看一遍也可能淡忘的课文,又怎么能要求初二的学生能够按照剧本的发展清晰地回忆出来?显然这个这个设计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自然是不合理的,可是赛前因为时间仓促我们根本没有考虑到。
接下来,前面的时间耗费太长,中间的品析剧本——一堂课最主要的部分——肯定显得仓促,而且致命的是由于前面阶段的紧张,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抑制阶段,气氛不活跃,情绪畏缩,紧张和不安,导致课堂给我的感觉是不流畅的,不和谐的。(虽然下面的观摩老师未必能感受,但我的感觉却非常明显)这就是我分明感觉品析的内容不够到位,还有好多关键处没有品出来,分明在试讲时觉得这一环节时间充裕,宽松,而且这一环节的夯实是必须的。必须充分的解读和感悟文本,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激荡出他们的情感,也才能为下面朗读体验环节铺陈。但是赛场上确倍感时间的紧张,我必须仓促赶场。就算如此,观众席上的马老师还如坐针毡,满头大汗,因为她明显感觉后面环节的时间不够。事实上时间确实不够。(这个呆会再说)
再来说将“角色朗读”变动成“角色表演”,这一变动在理论上肯定是正确的,戏剧离不开表演。但是反思教学实际我发现,表演只是满足了戏剧文体的要求,不能实现学生情感的深入体验。达不到我们教学的目标中“要实现学生成为戏剧中的人,动情而投入的走进剧本”这一要求。为什么?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帮普普通通的学生,不是戏剧学院的学生,他们没有表演的经验和基础,更不可能知道如何真正的把自己的理解运用到肢体语言中,更何况如此短暂的准备和如此众多的观众,他们仓促应战带来的结果:不是退避三舍,推也推不上台的尴尬,就是看似勇武坚毅、实则滑稽可笑的哄堂闹剧。如果这个剧目是喜剧,闹一下也罢,就算不能投入的传情达意,也无伤大雅。但是这个独幕剧是正剧,高潮部分是老人和小孩在明知道儿子和父亲不会回来,在毫无希望的情形下依然苦苦等待,他们共同的承受着各自孤独,还相依相偎,互相安慰,最后一种苍凉,一种稚嫩,两种声音共同呼喊他们的亲人回家,这里面有一股说不出的痛和酸。笑场是极为不和谐的声音啊。
可是孩子们再怎么精彩的表演只会带给全场的哄堂大笑,没有办法,因为他们是普通的学生!事实上,结果就是如此,我们的孩子在一片哄笑声中表演完毕,课堂45分钟结束的铃声也随之响起,看似非常圆满和完整。只是我来不及评价,来不及总结,也来不及进行我们设计了好久,认为他可以起到推波助澜,将课堂推到另一个高潮的全班高声唱童谣(读……示范)的环节!
虽然说观者是不知道我们有后面部分,在学生的表演中结束一样是完整的!
但是它完全打破了我们最初的设计,似乎一场音乐会中最激越亢亮的高潮被删去了,留下的部分虽然也怡情悦耳,却始终觉得味淡不甘,兴味索然。但是后来我反过来想,就算我最后时间充足,把这个环节加上去,在全场哄笑中结束学生的表演,然后全班学生在刚刚哄笑的余温中兴致昂然的高唱后面的童谣,我的课的高潮部分就凸显出来了吗?离开了我们前面一步一步营造的氛围,离开了那分沉静和苦郁,最后的辛酸和苦涩释放不出来,就算加上那个环节,也只会是狗尾续貂,画蛇添足的作秀!所以没有最后的环节,这堂课倒显正常。
一节课,仅仅是设计的稍做改动,课堂流程和效果竟有天壤之别。由此可见,教学设计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和推敲是多么的必要。
《枣儿》的设计如果按照我们既定的设计方案,它是遵循课堂规律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同样也遵循了美学规律。我们的教学落点落在剧本教学上,它就是一种文学教学,而不是一种艺术教学。我们如果避开在这篇不太典型的戏剧里,去包纳、讲解典型的戏剧知识,也就不会出现后面表演的闹笑破了所有沉郁感动的气氛。至于戏剧的知识该不该讲,学生该不该学习,我想肯定是应该的,只是我们完全可以在那个单元其他几篇有着典型戏剧冲突的典型戏剧里面去讲解,学生或许能够理解的更明白,它不应该是这篇戏剧的教学重点和要求。
所以说一堂课,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什么是我们的教学重点?我们的教学环节和流程应该怎样设计?我们的设计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律?都是值得研究和反思的。任何一堂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我们都有义务对其进行反思,只有在反思中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
我似乎从来就是带着期望走进课堂,带着遗憾走出课堂的!也深深体会到,教学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这份遗憾可能来自于很多方面。例如,学生主体的参与与否,学生思维的启智与否,学生情感的共鸣与否,师生互动的平等与否,教学语言的准确与否,课堂点拨的到位与否,教学设计的合理与否,课堂智慧的运用与否,教学效果的长远与否,还有很多细微的点滴,都可能让我们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不满足。
很多时候,我会苦恼于这种遗憾和不足,甚至满怀郁气,自叹不已,但叹息往往又无济于事。于是慢慢的便学会了冷静下来,思索这些不足,反思这些不足,并查找相关的教学理论,请教同行名师找到解决应对的办法。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怕审视的,只要停驻脚步,认真审视,美丽或者缺陷就会放大凸现。教学过后,停驻下来反观教学,教学中的成功或者不足也会自然放大,显现出来。所以反思教学对我们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极为有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如果写三年的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的原因。我很赞同:“一个教师工作3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有一年经验的30次重复”这句话;也很震撼美国的那个实验:“用两个玻璃瓶,分别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光亮,口部对着黑暗。过几个小时后,5只苍蝇全部从瓶后的口端找到出路,爬了出来;5只蜜蜂却因为一味朝圣光源,不长教训,全部撞死。”我想我们曾经是蜜蜂,为孩子们也同样这样执着而无谓的酿过蜜。我们不是苍蝇,但是我们也应该学着苍蝇从碰撞中反思自己,另走他路。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