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难懂又难学的文言文,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古人平常交流会用吗?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的一种文体,在《古代汉语》中,对文言文的解释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使用的语言。
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式的书面语言,在中国已经沿用了三千多年,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八股……统统属于文言文。
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经过许多年的努力传播,白话文终于彻底取代了文言文书写。从此,文言文才被扫入故纸堆中。
我们都知道,白话文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之后的书面语言。同时,白话文与大众口语也有非常紧密的关系。鲁迅曾说,要提倡大众语言,就是要做更浅显的白话文。
鲁迅的白话文已经尽量的口语化了,但是读起来也还是不怎么口语。由此可见,最初的白话文,也不能算是完全模仿的大众口语,而是保留了许多书面化。
这一点可以从明清许多白话文小说,和民国文学家的作品中得到佐证。哪怕用词再浅白,实际念出来还是会觉得稍显拗口。说个烫知识,四大名著其实都是白话文小说。
一、古人说话是否用文言文?
那么,古代人说话,会用文言文来交流吗?亦或是像古时白话文小说那样,带着鲜明的时代口语,方便理解,但是却与现代汉语口语大相径庭呢?
《水浒传》里写高衙内骂林冲: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已经够白话了吧,但是放到现代口语中的话实在是太拗口。现代汉语中,大家骂起来也只是说:关你屁事,多管闲事!
作为书面语,落在纸面上还是要做一些修饰的,比如《水浒传》写鲁达骂街: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这么长一串话放到口语中,好像也没啥气势了。“怕他个球,看我揍他”,才更像口语。所以古人交流,应该也不是像古时文学中的那种白话文。
同时,更加书面用语的文言文,也不是古人正常的交流方式。因为中国的文言文讲究“微言大义,一字褒贬”,要用很精炼的字词来表达很庞大的概念。
如果古人在日常交流中,采用文言文来交流的话,那么交流起来将会非常困难。因为两个人相互需要研究半天,去思考对方某一个字,到底说表达的什么意思。
二、文言文的书写与产生
要了解文言文的产生,那么就必须要知道古人为什么要用文言文书写。因为这些原因,直接催生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文言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古人选择了用文言文书写呢?
第一、省力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有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项发明改变了世界,使得知识可以普及。但是在发明纸张前,人们在石头,甲骨,竹片,青铜和金属上用刀刻写文字。
这些材料的质地,要么很硬,要么很贵,写起来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一个不小心就刻错了字,浪费掉整个材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写的字越少,肯定就越好。
在笔墨被用于书写后,书写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可是竹简的宽窄有限,重量却不低。秦始皇批阅竹简的奏章,批阅到手臂酸痛。作为工作狂人,他不得不把膀子吊起来批阅。
当年所谓的“学富五车”,要用五辆牛车装载的竹简,换成纸张之后,也就是区区的几本书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是字写得越少越好了。
第二、节约成本
在造纸术被改良前,纸也是一种很昂贵的材料,多以绢帛丝织制成。虽然看起来是没有了竹简的重量限制,但是传播的成本,也是很大的。普通的人,根本承担不起。
到造纸术被改良以后,虽然纸张的价格降了不少,但是文人对于纸张的质量,也还是有很多要求的。同时,粗糙的黄表纸和上等的玉版纸,价格落差也很大。
古代的读书人都很自重身份,更不愿降低对纸张的要求。而知识从古至今都是贵重的,为了节约书写与传播的成本,大家也尽量往简练的方向书写。
第三、彰显身份
印刷术普及之后,书写文章就变得简单得多了,但是文言文还是很盛行的。那是因为文言文有别于口语化,可以彰显读书人的身份,提高读书人的格调,可以表达自己的优越感。
孔乙己哪怕已经落魄到去蹲小酒馆了,可是他依然要摇头晃脑地说“之乎者也”,还要显摆自己知道“茴”字的九种写法,这就是一种精神胜利大法。
这一套不光古人会用,哪怕是到了现代,来个人用文言文的行文写一篇作文,大家也会对他刮目相看,觉得他十分有文化。其实在古代,用文言文来书写,也算是一种知识的垄断。
第四、方便选拔人才
为什么古时的科举,要启用八股文来行文呢?这是因为,文言文的格式稳定,言简意赅,在表达上有优势,也容易打分。这对于阅卷的人甚至是皇帝来说,都会非常便利。
就像奥运的打分,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这些项富有美感的项目,评委都要尽量地抠分数,什么样的难度多少分,转体多少度加多少分,落地的结点,起跳的舞步,都是严格的分数点。
八股文也有严格的格式区分,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要用孔孟的语言书写,要用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等等。
相传,八股文起于北宋。当时科举种类繁多,甚至是会写诗作画都能当进士。王安石废诗赋取经义,将科举选拔的内容,压制到了一定的范围内。
到了南宋的时候,对科举经义要求有定格,有破题、有解题、有小讲、大讲、余意、结尾等固定段落。元朝时限制出题范围到四书,明朝确定科举应试文体,清朝继续沿袭。
用现代来比喻,就是国家每每在高考中做出增减,都会引发学生的一轮内卷。古人讲究货与帝王家,皇帝科举取士都卡这么死,平时写文章啥的,时刻遵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第五、追赶潮流
还记不得中国上一代的青少年中,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的“火星文”,流行过一段时间的“表情符号”,流行过一段时间的什么“45°仰望天空”、什么“繁华落尽”等等。
古人也是如此,也有他们的流行文学。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写文词藻富丽,结构宏大,获得了汉武帝赏识,所以他所擅长的赋体文,一度成为了当时文人的流行。
汉,魏,六朝的时候,因为社会变迁和文化演变,开始流行骈文了。骈文华丽,讲究声律和对偶,之后文化界一度开始向堆叠词藻方向发展。越到后来,越以写出拗口的骈文为荣。
就像我国的青少年文学中,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使劲堆华丽又毫无意义的词汇,但是读起来又特别费劲一样。还曾盛行了一阵所谓的国风文学,也是一股脑堆一些词语。
后来到唐朝,韩愈和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告诉大家,别净整这些没用的,一定要言之有物!至此,才慢慢地纠正了当时盛行多时的浮艳文学风气。从此,骈文再不居于统治地位。
第六、古人的口语
其实,文言文里也有一些很口语化的文字。更有一些文字经过漫长的演变,已经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字句,像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等等。
这些词语,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已经是常用语了。所以读一些先秦的文学,哪怕是文言文,也不太影响阅读。因为先秦的文言文,可比明清时期的文言文好理解多了。
结语
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言,其中包含了一些口语化的词汇,不过古人交流的时候,可不会用这样的语言交流。因为在古代,日常交流和书面语言一样,有很大的差别。
在为了省力、节约成本、彰显身份、方便选拔人才、追赶潮流、古人的口语的影响下,古人选择了文言文进行书写,也就产生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