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之声】打造科技型建筑企业的思考
2020年新基建来临,产业升级机会来到。根据自然选择演化论,为刺激整体经济活性,国家政策性资本必然会投入创新或者变异样本更多的地方,这是党和政府高瞻远瞩的产业政策。此刻,传统建筑企业如何变革和创新,升级为科技型驱动企业,有三个方向的思考:
传统基建变革和创新,不用去探索远方,低头近在眼前,即把握住“新基建+”的机会。
新基建是5G、特高压、城际高铁、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统称,这里面是以科技为主的生产要素,与传统基建是赋能而不是竞争关系。尤其是传统基建作为新基建所需的应用场景,已经被广泛运用,对新基建新技术发展而言,最需要的土壤就是足够的复杂应用场景和足够的实验样本以实现变异(创新)和技术升级。所以,对新老基建双方而言,都相互被需要,相互赋能、携手前行是最优选择,这是不言自明的。
通过“拥抱”新基建,提升产业科技程度(智慧制造、BIM等);通过新老基建的学科交织,引领产业升级,开拓市场新边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水务等);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优化项目全流程资源配置管控(资金、采购、分包、质量、安全、进度等);最终实现科技型驱动。
(一)未来优先,统筹资源,优化机制,做好研发
一是由企业科技部门,管控全集团的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广。依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基于企业自身基础和行业发展趋势,优选精选企业未来科技创新方向,集中力量,聚焦重点领域、围绕重大市场,成立集团级专业研发中心、技术转化中心、各类软性组织,集约投入资源,快、好、省地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进步。
二是优化组织机制,鼓励和启迪全体员工参与创新。不论是科研院所还是各局各平台公司,从来不乏有创新思维的员工。以灵活的激励方式,软性的创新平台,鼓励各学科产生创新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使员工通过技术创新积分,收获创新收益、企业分红、个人荣誉和职级评定加分等优势。促进公司科技进步,留住创新人才。
(二)突出竞争和考核激励,实现成果转化
一是在战略型新兴成果转化方面,加强“孵化”投入,在避免大量重复的前提下,可以容忍有限竞争和适量内部“赛马”。在新技术新产品落地阶段,允许各二级单位组队竞争,一旦做大,独立成军,胜出者给与授权、资金、人才、外部产业资源等复合奖励。
二是突出考核的引导作用,激励在新兴领域的科研转化投入。例如在产品转化阶段,参与的所有二级单位在新领域投入的成本,按“利润”考核;内部竞争结束,鼓励各二级单位将手中的既有项目、区域资源、人才等要素,按市场经济原则,内部流通,有偿交易。
(三)开放协作度、提升敏捷度、灵活度
打造开放化的科技创新协作平台,形成“延链、补链、强链、建链”的组织文化,融入社会化大分工。一方面做好自己的事,一方面最大化的调用外部科研资源,协同创新。
同时,未来企业的竞争,大概率是在敏捷度和灵活度上的竞争。做敏捷型企业,提升快速实现单点突破的能力;构建自主安全的科技链,提高应变能力,快速迭代产品,是争夺市场领先的基础。
未来的企业科技竞争,大概率是在开放度、速度和灵活度上的竞争。开放协作平台,最大化调用外部资源,协同创新,协同推广,是企业科技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做敏捷型企业,提升快速单点突破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快速迭代产品,是取得科技领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