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 | 初祖达摩 2024-06-02 20:10:34 海面寂静,波澜不惊,纯白色的渔鸥掠过天际,直插苍茫无边的白云之中,与白云融为一体,消失的无影无踪。沙滩上零星住着几户人家,破旧的渔网铺满了金黄色的沙滩。忽然人声鼎沸,沙滩上出现了许多人,人们围在岸边,翘首以待,目光远远地落到天边那云水相交处。不一会,一艘大船冲破了大海的寂静,远远地就可以看到船上高高的船帆。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南面的商船大多会选择在广州停泊。这艘大船已经离岸数年,停靠在广州港口后,船员们就赶紧下船寻找自己记忆中的家,见到家人自然是欣喜异常,然后与家人聊起这些年的经历。每个船员的经历虽然不同,但是谈到这次航行,都说这次回港出奇地顺利,恐怕和船上有一个面向奇异的大和尚有关。这位大和尚此刻正悠然地坐在岸边,面相的确与中土之人不同,头发蓬松卷曲,满脸胡须,说他面相奇特倒也不为过,如果提到他的来历,恐怕所有船员都会吃惊。▲ 元人绘制《达摩像》菩提达摩这个大和尚名叫菩提达摩,为南天竺(古印度)婆罗门种族高僧,相传他是南天竺香至国的三王子。少时就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深入禅法。后随般若多罗学大乘义理,四十年后受嘱衣钵,续佛法脉。 ■ 并无功德达摩在广州并没有耽搁,不久后就被人请入南梁国的国都南京,然后拜见了梁武帝。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建了很多寺庙,又印了很多经典,度了很多僧人来弘扬佛法。所以他自认为功德很大,就很骄傲。看到达摩祖师从印度而来,就想向他炫耀一下自己的功德。梁武帝问:我广造寺宇,度众人为僧,写佛经,造佛像都不遗余力。凡此种种,有何功德?”菩提达摩说:“并无功德。”梁武帝追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菩提达摩回答说:“你只不过干了几件好事,这实际上算不了什么功德。”梁武帝听了之后非常不高兴,达摩也知道因缘不契,多说无益,于是便决意北上了。 ▲ 少林寺 《达摩一苇渡江图》碑(元大德十一年) ■ 一苇渡江当达摩来到汹涌的长江边时,只见烟波浩淼,江浪涛天,竟找不到渡船可乘。正在苦恼之际,见到不远处一白发老妇端坐江边,身边放着一捆芦苇,达摩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你是准备用这捆芦苇渡江吗?”老妇抬起头来看看,见来者态度十分诚恳,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达摩恭恭敬敬地请求说:“老人家,请赐一苇渡我过江。”老妇还没有说话,只是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告别老人,来到江边把芦苇往江面上一放,轻轻踏上芦苇,顺利地渡过了长江。 ■ 面壁九年达摩一路北上,飘飘荡荡来到嵩山少林寺,在嵩山的五乳峰上,有一处天然石洞,这个洞高宽不过一丈,长度约有两丈。方方的洞口,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达摩来到少林寺后,就把这个天然石洞作为自己修性坐禅的地方。达摩在这个石洞中,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双眼紧闭,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面壁了九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竟然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的形象,衣裳褶皱,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的石洞称之为达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遗址犹存。 ▲ 明 戴进 绘 ■ 传位慧可达摩面壁九年,打好了基础,于是禅法开始在中国流传,初时如同涓涓细流,到后来禅法发展之快,就如同决堤江水,一发不可收拾,整个神州大地都沐浴在禅学之中。达摩已经功成名就,知道是自己离开的时候了,于是把徒弟都召集起来,想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衣钵的传人。于是他对徒弟们说:“时候到了,说说你们的心得吧。”道副说:“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达摩说:“你得我的皮。”尼总持说:“我今所解,如庆喜(阿难)见佛国,一见更不再见。”达摩说:“你得我的肉。”道育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达摩说:“你得我的骨。”最后慧可礼拜达摩,依位而立。达摩说:“你得了我的髓。”于是慧可得到了达摩的衣钵,成为中国禅宗的二祖。 ▲ 清 沈贤修 绘 ■ 晚年事迹达摩晚年的事迹,各传都未明确记载。后人传说他遇毒而逝,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但又传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遇达摩于嵚岭。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所以又有“只履西归”的传说。上文都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关于达摩的传说故事,将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能让大家对达摩祖师有更多的了解。这些传奇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达摩祖师的景仰,身为佛教徒,我们不能轻视这些传奇故事及其背后的意义。悠悠白云,涓涓流水,虽然传说已经流传了千年,但云还是那个云,水依旧是那个水,神州大地,处处开花,文人贤者无不论禅。达摩祖师的生平模糊神秘,即便我们不能够拨开历史的迷雾,也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达摩祖师就没有后来中国禅学的鼎盛,对于中国的哲学体系与古典文化来说,达摩祖师的功绩不容磨灭。 ▲ 少林寺禅堂 达摩像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赞 (0) 相关推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苇草 | 祝振玉 秋天的物候,很容易让人想到芦苇,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仅道尽了深秋的气象,也是古往今来咏芦苇诗的祖宗.芦苇没有袅娜的身姿和妍丽的容颜,只是江边湖畔平凡的存在.所以,当&qu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吃茶去 吃茶去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这首<六羡歌>的作者,是唐朝的"茶圣"陆羽.这首诗表明了作者的心迹:不慕 ... 嵩山少林寺游记(二) 文.图/江边鸟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 ... 《千年菩提路》15少林寺(上) <千年菩提路>15少林寺(上) 千年菩提路字幕版45集全·第十五集<少林寺(上)>解说词 公元495年初秋,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跋陀随着长途迁徙的人流,向洛阳进发.北魏孝文帝历 ... 达摩祖师东来目的是什么 佛教中有很多的经典,也听说了很多的故事和事迹,其中一个是达摩,他是非常有智慧,在修行的道路上有很大的成就.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尊敬的,那师兄你知道达摩祖师东来目的是什么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佛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 初祖庵,位于少林寺西北约一公里,五乳峰下的小山丘上.这是宋人为纪念初祖达摩面壁而修建的一座庵院,又称"面壁庵". 初祖庵三面临涧,古木掩映,为山中胜境:伫立院中,可仰望五乳峰顶达摩 ... 从落拓僧人到武林高手:达摩的神化历程 一苇渡江 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九月二十一日,来自印度的僧人达摩从广州登岸,在广州刺吏萧昂备的引荐下北上金陵(即现南京)面见圣上,希望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请皇帝下旨弘扬佛法. 万万没想到,这位苦 ... 达摩祖师的六个传说 在达摩古洞,听说了达摩祖师的六个传说故事. 一.达摩东来 达摩曾向他的师父求教:"我得到佛法之后,应向何处弘法?"般若多罗尊者说:"你应该去震旦传法(中国)". ... 从《续高僧传》里一则记载,旁证泰兴东部有一座消失的城市 原创 徐新标 世外之友 今天 <续高僧传>或称<唐高僧传>,全书三十卷,是唐朝僧人释道宣(596~667)编撰.<续高僧传>二十一卷下,记录了隋.唐时期高僧释法向事 ... 当代诗人58号田智良《读高僧传感怀(外一首)》入选《新世纪文学》添加中)... 邀您一同见证中华诗歌崛起 新世纪文学 <中华文学杯> 情系诗之魂,追寻文学梦 <新世纪文学>大型纸刊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征集入选精品,邀您一同见证中华诗歌崛起! <读高僧 ... 一精通医术的高僧传出来的 恢复健康视力的神奇秘方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位精通医术的高僧手中获得了一款能彻底治好近视,恢复健康视力的机密秘方,这款秘方效果奇特可以使你在短期内治好近视,恢复健康视力! 我曾经严重近视(900度近视)我用了 ... 故事:高僧传——自觉 自觉,是博陵望都人,少年出家在开元寺.至德二年,到灵寿县的禅法寺,学习律仪经论,勤苦九年,完全达到精微的程度.大历元年,到平山县界,在重林山院居住,采摘蔬菜水果吃,一天只吃一顿饭.当年大旱,恒阳节度使 ... 巜高僧传》里的故事:懒残 懒残的故事在<宋高僧传>.<大平广记>和<甘泽谣>等典籍和野史中均有记载,但是,以<宋高僧传>更为权威. 懒残,法名为释明瓒,未知他的氏族出生,这是一类 ... 释梦英行楷书《张仲荀抄高僧传序》 释梦英,宋代高僧.衡州(湖南)人.师号宣义.娴通<华严>,专事弘扬,周流讲化,不辞辛劳.工书法,正书学柳公权,篆书宗李阳冰. 释梦英书<张仲荀抄高僧传序>,郭忠恕篆额,拓本14 ... 高僧传·慧远传 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 释慧远,本姓贾氏,雁门娄烦人也.弱而好书,圭璋秀发.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性度弘博,风鉴朗拔,虽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 ... 《高僧传》(33)游戏生死,去住自在的高僧——洞老祖师等 北宋时期,文彦博坐镇北京时,洞老祖师来向他道别.文彦博说:"法师你老了,还要到哪里去呢?"洞老祖师说:"入灭去啊!(入灭即佛家的死)"文彦博以为是祖师开玩笑,也 ... 【高僧传白话】唐京师兴唐寺普寂 唐南岳观音台怀让 生平历史纪实 唐京师兴唐寺普寂 译文 释普寂,俗姓冯,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幼年时就离俗出家,精研经律,于经律义理之理解,远出群伦.听说神秀在荆州玉泉寺弘法,遂前往师事之.在神秀处参学了六年,颇得神秀之赞赏,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