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家孩子数学总是学不好?

作为一位数学老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很努力,但是数学成绩一直上不去,学生很困惑,家长很着急。

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从教经验来看,数学不好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数学基础薄弱,导致自信心缺失,既而自暴自弃。

    对策:狠抓基础,循序渐进。

    平时上课强记笔记,自己复习的时候按照课本章节顺序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辅以课本后面习题和配套练习册习题进行复习。把知识点吃透。前期复习时以课本为主,做题时选用基础题、简单题、中等题,先放弃难题大题。高考大部分都考察简单中等题。等数学基础知识熟悉了,再以题为主。这是选用的题大多都是中等题,少量简单题,大题难题仍旧可以不做。有能力的适量做一些。这样一方面提高学习信心,一方面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2. 学习死板,不会活学活用。

    对策:数学的基本思想在于“构建函数”、“逻辑推导”、“数形结合”,还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如果死磕课本定义定理,虽然做到内容熟悉,甚至知其所以然,但不能灵活应用,在考试时比较容易吃亏。尤其是新课改的背景下,题目出的更加灵活。这类学生需要注意日常培养思维,既然知识已经过关,平时复习数学的时候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看题、看卷”上。允许对照参考答案进行思考。多思考每一个步骤的转变时如何实现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总结出做题的通用套路,加大精力整理同一类的题型来总结归纳。

  3. 思维混乱,无从下手。

    对策:这类学生建议复习时课本与题的时间花费各半,从课本和题中寻找、区分知识点,在解题过程用,用简单、中等的题来训练自己的解题思路,要按章节、按顺序来做。

    通常这类学生在自我复习时没有什么规律,感觉自己哪里不行了就复习哪里,这是极度不可取的。这类学生哪怕你认为会了,还是建议老老实实按章节顺序进行复习,先不要做难题,只有做到任一章节简单题、中等题都没有太大问题后,才开始做难题。这类学生还有个特点,平时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解容易忘,建议一定做好课堂笔记,整理好错题集。这样才能正确区分知识,做题时慢慢理顺思路,才能取得好成绩。

  4. 不善于总结。

    对策:不会总结,每次做题比较陌生的同学,基本上是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作业当成一种负担。

    潜意识中不愿意回顾、不愿意总结,久而久之,也就不会了。毕竟中考渐渐临近,这时候要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强烈的引导自己要去回顾、要去复习。

  5. 解题速度慢,考试时间不够

    对策:做题速度慢,考试时间不够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担心的问题。

    其实做题速度慢是因为一方面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反复检查思考自己刚答完的题;一方面是对数学学科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平时对题多加思考,加大思维训练的比例。即每次做题的时候先可以不用立即就写,而是先分析思考这道题,形成一定的思路后,再下笔顺着思路去走,养成先思考后着笔的习惯。当你发现你答题的时候都顺着你的思路,就能提高信心和答题效率,缩短时间。

  6. 答题过程不严密,导致扣分

    对策:归根到底是总结归纳的少。

    一般碰到这类情况,一定要把这些题抄下整理起来,包括错误、不严密的地方都一个字不改的抄下。并在旁边注明丢分原因,是计算时错误?是条件漏了?还是题目理解错了?在错题旁边注明原因和当时是怎么想的。

  7. 心理素质差,考试紧张

    对策:关于考试时紧张怯场等问题,是少部分学生遇到的。

    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就是平时多练习整套试卷。即掐表做题,如正常考试数学是120分钟,那么平时掐表110分钟做卷子。并且平时在做卷子的时候有选择的放弃不会做的题,一旦遇到某个障碍题,思考1分钟左右还没有头绪的话,立即说服跳过做下一道题。做完会做的题后,再看不会做的题,直到110分钟结束。这样去不断的训练自己,考试时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能正确取舍及安排做题时间。达到正常稳定发挥的目的。

  8. 学习态度不端正

    对策:这类学生通常较懒,一般来说对自己要求不高。

    极其缺乏学习主动性。但是希望给自己定下一个说服自己的一个理由。并贴在家里卧室或者书桌上,反复刺激自己不够坚强的意志。一般可以用“只要努力这么多天”,“不能比XXX差”等。只要有理由,就有前进的动力,从而就会开始琢磨试题,开始主动动脑学习。

    以上几种原因以及对策都已经罗列出来了,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方法去克服自己的缺点,希望看到的学生都能够克服缺点,取得好成绩!

简介:数学发烧友,专注数学提分技巧,数学思维开发。

某知名教育在线平台签约教师。愿做您身边的教育顾问,与您分享交流教育心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