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音乐
体验不一样的观赏感受!
。。。
《景云碑》,为现代较少出土的隶书精品。通高240厘米,宽95厘米,厚33厘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2004年3月出土于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遗址,据碑文首句“汉巴郡朐忍令广汉景云叔于,以永元十五年季夏仲旬己亥卒”,拟碑名为“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
阴刻隶书,凡13行,每行约30字,全文共367字
景云碑成于隶书艺术成熟和鼎盛的东汉后期。在为人熟知的汉碑中,张迁碑与景云碑在字体风格上最为相近。
纵观景云碑全篇,文字结体较为方整严谨,与多数东汉隶书字形的圆润舒展有别。部分文字的横、撇、捺、钩等笔画收尾处锋芒毕露,体现出接近魏晋隶书的特点。如“魂”、“追”等字,主横画意气沉雄,强调笔力,收尾处却以燕尾蓄势高挑,颇为夸张。
景云碑书风秀劲稳健,节奏分明,情质交融。作为迄今为止三峡地区唯一出土的汉碑,极富文物价值,其“雕饰、书法,即足以颉颃中原,堪称汉代西南第一碑”。景云碑深埋于黄土之下逾千年,因祸得福,字口锋芒如新发于硎,神气独具,汉风扑面。
景云碑原碑欣赏
▼
学书法,很多爱好者喜欢隶书。隶书是由古汉字向现代楷书过渡的字体,为汉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分有秦隶、汉隶、唐隶等 ,一般认为隶书是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秦隶相传为秦始皇安排大臣李斯所为,李斯找到了一个叫程邈的狱吏,他因得罪秦始皇而下狱,在狱中十年,他把篆书简化,变圆形为方形,变曲笔为方笔,从而创造了隶书。秦隶作为公文多刻于竹简上,到了汉代隶书日趋成熟,不只是刻在竹简上,而且刻在石碑上作碑铭。汉隶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发展了2000多年,历经风雨,如今能保存下来的还是汉隶碑铭。汉隶代表性作品有《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 《乙瑛碑》、《史晨前后碑》、《张景造土牛碑》等。现代出土的东汉时期《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简称为《景云碑》。此碑是2004年3 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考古队在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发现的,当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实乃如获至宝。《景云碑》的制作极致精美,碑侧饰青龙、白虎的浮雕。碑额晕线旁亦有3幅浮雕,左侧为一朱雀,右侧为一兔首人身形象,这“金乌”、“玉兔”象征着日、夜;正中为一妇人立于半开门后,意思是“盼归”。碑文四周环以阴刻的流云、飞鸟。从“熹平二年仲春上旬朐忍令梓潼雍君讳陟宇伯宁为景君刊斯铭兮”末款可知,此碑立于东汉(公元173年),距今有1800多年。《景云碑》通高220厘米,宽137.5 米。碑文为隶书,共13行367字,洋洋数百字,清晰如新,雕刻精湛优美,相隔千年却仍完好无大损,乃历史上的奇迹。《景云碑》笔法淳古,雄中含媚,波挑飞动,朴里蕴秀,堪称汉碑中的精品。它具有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神话学、宗教学、美学、书法学、美术史学和文化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大意义,弥足珍贵,被国家文物部门列为“国宝”级文物。此碑现存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05年10月此碑被评为该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