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有缘之人

这边的结束,是那边的开始。万事都有始有终。今天我要走了,我是带着微笑离开的。从我来的地方来,到我去的地方去。临别之际,祝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常常在想,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我们不懂得去珍惜!失去时,反而对得不到的心存幻想,这就是我们常人的心态。我想,这也许就是恩师为什么不愿到处去宣扬此书的原因吧!请君珍惜!
来这的都是有缘之人,你们就自己去慢慢细细的品味吧!请你们尽可能不要执迷于书中文字的表象,而应领会文字所表达出来的真意,并把真意留存在心中。故《庄子外物篇》有云:“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我们想要的是鱼而不是抓鱼的鱼篓,想要的是兔而不是捉兔用的蹄套,想要的是言词中的真意,而不要言词表象,我怎样才能得到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呢?你能不能读好此书,其关键就在于此了。
同时,我们也不能自作聪明,希望能找到捷径,或找到一些标新立异的想法,这反而影响你的修身进度,因为在你没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前,你的想法往往是片面的。书中内容包函了修养生之道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如你还有哪些不明的地方,可多看几遍,每次随着你理解的深入,所能体会到的信息也会越多。
在这特别提醒你们,因为你对理论知识的失之毫厘误解,就会造成谬以千里结果,不可不小心啊!这就好比是开汽车,没发动汽车前你怎么开都没关系,但汽车一但发动起来,用之得当可以很快地到达目的地,用之不当就可能会翻车,这就是任何事物固有的两面性。一般而言,只要你遵循“中和”、“无为”的规范去修道是不会出偏的。若离开了“中和”、“无为”而妄动机心者,那就有可能会出偏而误入魔道。机巧之心,是修养之道的最大障碍,也是祸根。欲使无祸,必先除祸根。否则驱入魔道可就不是大家想见到的结果了。因此也建议你 ,如果机缘不到,不必强求自己。在未修道之前,我们要先修好自己的品德,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并把书中所讲的事物规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在你人生的道路上,你将会如鱼得水,活得健康快乐。
就此别过,有缘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