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雕琢之笔功在心 2024-06-25 14:15:58 雕琢之笔功在心------聋校语文阅读教学例话 沈阳市铁西区聋人学校 于勤 内容摘要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聋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聋生由于听力受阻,阅读能力发展缓慢。聋校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聋生推开阅读大门的关键途径,聋校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完成聋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已经成为语文阅读课堂亟待探究解决的问题。关键词雕字琢词 品句悟段 呼情唤理 牵内延外所谓聋校语文阅读就是引导聋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就是聋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聋生因自身的听力障碍,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他们较低的阅读水平是不能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的。因此,聋校语文课堂就应该承担起提升聋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任。在《聋校义务教育全日制聋校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聋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基本的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具有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积累。”那么,作为聋校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语文阅读课堂,教会聋生把话说对,并且在说对的基础上再把话说顺说好,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呢?在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精雕细琢,才会在聋校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所突破。【一】初读课文功在雕字琢词。听觉缺欠最直接地限制了聋生的语言发展,这给聋生的阅读带来很大的影响。聋生在学前对于词语的累计很少,有的聋生对许多常见的词语都不理解。因此,在语文阅读中他们对于动词、形容词都很难把握,对于那些数量词、方位词、关联词等更是难以把握。因此,初读课文时,是聋生对文本的初步理解阶段。教师一定要把功夫下在理解字词,引领运用上。只有这样才能为下面的句段与篇章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我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语文s 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中“哆嗦”一词既是需要掌握的生字,也是学生应该能够运用的常用词。学生在把握了读音和字形的基础上,如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加以运用,就成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采取“自读自悟—引导唤醒---体验感悟---运用积累”的方式,让学生从文本出发先来自读自悟理解词义。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认为这个词的意思是“不断地说话”,显然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为了纠正学生的思路,我引领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场景:“天冷的时候,在外面站了很长时间,会怎样?” 这样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回忆曾经的经历,就会触动内心感受。此时,所有的同学都在非常形象地表演双臂抱肩,身体颤动的样子。我说:“这就是哆嗦的意思。”学生理解了“哆嗦”的内涵,再引领他们回到文本,品读句子,体验句子在语境中的表达方式。这样,学生再读:“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也就有了情感的融合。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表演这样的场景,加深了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最后,我让学生仿写句子,学生有了对词语的理解,很快就写出了:“天气冷,我(撑着)带雨伞,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冬天下雪了,我又冷又硬(急),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星期一,下雨时,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哆哆嗦嗦地向前走”。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的字词功底变得丰厚起来,日积月累才会让聋生的语言丰富多彩。【二】再读课文功在品句悟段。句子是人们交流的基本语言单位,聋生只有学会了语句,才算有了基本的交往能力。而文本中的自然段,它是句与句相连的结果。聋生只有在阅读中把握住句子的意思,才能理解每一节的内容,从而达到融通全篇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在雕字琢词的基础上,功夫就要下到对句段的感悟与理解之上了。例如:《小麻雀》(语文s版五年下册第1课)学生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所圈画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价,对其中不准确的部分进行修正和更改,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情景演示。1】对人物语言描写采取角色对话我们共同找出文中的对话描写,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对话体验。一个学生表演麻雀妈妈,一个表演小麻雀---普季克,而我扮演的是一只老猫。第一次对话表演中,学生只是在朗读,言语中无法体会到其中的情感色彩。为此,我为学生做了评价和引导;第二次对话表演,学生开始有了表情和语气的融合,他们开始体会到妈妈的语气中所蕴含的对孩子的担心和劝告,也开始用满不在乎的语气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小麻雀的心理;第三次朗读时,学生已经懂得了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对话当之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2】对文中的动作描写进行模拟演示聋生对于动词的分辨和理解其实是很难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学生把句子中的动词忽略了。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抓准动词呢?我就采取有趣的动作模拟方式让学生感受、领悟动词的意义,并逐渐体会动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例如: 在《小麻雀》(语文s版五年上册第1课)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庄稼汉从屋檐下走过,两条胳膊摆来摆去。普季克就说:“他翅膀上的毛都让猫给咬掉了,光剩两根骨头了!” 学生在朗读之后,我让他们把第一句话表演一下。原本以为很简单的句子,学生会轻而易举地表演出来,但学生的动作却让我大吃一惊。这名学生竟然把两条胳膊举了起来,一边走一边上下扇动,像一只飞舞的蝴蝶。原来,学生对于“摆来摆去”这个词并不理解,于是,我又将她请到前面,对她说:“请你走过来!”学生依然扇动双臂走了过来,我又问她:“你平时走路是什么样子?”她这才把胳膊放下,自然摆动起来。这时,我赶紧告诉学生:“两条胳膊摆来摆去”就是这个样子。我又利用这个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来说个句子。学生很容易说出:“我看见×××走过来,两条胳膊摆来摆去。”这样的训练,让学生逐渐领悟到:课文,其实就是对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物的一种再现。【三】三读课文功在呼情唤理。《聋校义务教育全日制聋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聋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形成聋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于聋生的情感教育也是聋校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一般情况,聋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经过初读阶段和教师的引导阶段之后,对课文的感悟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这并没有达到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聋生的感悟可能还只是浮于表面,还无法挖掘出文本的内涵,因此,在这个阶段还要给他们再次感悟的时间与空间,让聋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课文。此时,教师可以采取让聋生有感情朗读,也可以自导自演编排课本剧。同时,教师要有问题做引导。聋生可以边读边找边思,通过个体与文本对话,带着个人的心理体验去独自思考并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尝试着表达出来。1.用感情朗读,感悟“情”的内涵。朗读既是阅读的起点,也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有助于语言积累,更有利于表达能力的提高。聋生通过反复诵读认知文字,体会词语,整体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尝试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和韵味意境。这个过程,可以让聋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形成灵敏的语感。同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丰富聋生的情感体验,触动他们的心灵共鸣。例如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语文s版六年级上第3课)一课时,先让聋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辅助动作的表演,让他们能够感悟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痛苦生活。在读到:“奶奶”小女孩叫了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时,一位女同学说:“小女孩真可怜!”我问她:“你读这一段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她说:“我想哭!”说完,眼圈有些泛红。这样的情感传递,真正让文本与学生的内心产生共鸣。2.用内心体验,重在“理”的明晰。聋校现用的语文教材与普通义务教育教材是相同的,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内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聋生把握和体验文本中传达的那份情感,更应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拓延文本的情感内容,增加个人情感的深刻性、丰富性,使被激发起来的情感能够向高层次升华。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完善他们的心灵世界,让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的追求与生命同行。例如:我在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文s版八年上册第26课)在拓展环节,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结合课文,说说你最高兴或者最痛苦的事情。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对快乐和痛苦有了思考。有的学生谈到自己曾经与父母的矛盾很深,而此时,却深深地自责,因此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有的学生在谈到和家人一起快乐游玩时,脸上便洋溢出幸福的微笑。这样的语文阅读课堂,让学生真切地领悟,真实地体验,也真正懂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四】四读课文功在牵内延外。《聋校义务教育全日制聋校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的教育理念中提出:“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语文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聋生的语文学习应大力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大力提倡在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聋校语文阅读教学是侧重培养和提高聋生语文综合素养。为此,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相应的策略,引领聋生完成从课内向课外的拓延:1.常设情境,牵动知识强内化聋生因自身的语言障碍,他们的更善于表演和模仿,教师在阅读中可以紧紧抓住聋生的这一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对词语、句子或段落,都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体验,激发激发他们的阅读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观潮》(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一课时,就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下面是本节课的第四课时中的教学片段。板书:观潮师:观潮中的“观”字是什么意思呢?生:“看”潮。师:对,观潮就是看潮,但文中又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作“天下奇观”。这里的“天下奇观”的“观”是什么意思?生:是景象的意思。师:对,同学对这个字的字义要注意区分,相同的字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师:你知道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生:(茫然不知所措)师:(引导)人们去钱塘江观潮,是什么时间去的?又是什么时间看到大潮的?请你朗读课文,同学之间可以探究这个问题!生:是早上去钱塘大堤看潮,等着,到下午一点潮来了。师:对呀!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观潮的顺序是不是应该这样:等待潮来;潮来了;潮退了。生:是!师:如果你也想去观潮,最想看到是哪一个场面?生:潮来了。生:潮退了。师:(笑了)沛宇,在观潮时,最令人激动的场面应该是哪一个?你体验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吧!生:(再读课文)师:沛宇又读了课文,哪个场面最让你兴奋,你能读一读吗?生:潮来了。师:好,请同学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激动人心的,最兴奋的句子读出来!生:(有感情的读课文)师:你读的是哪一段呢?生:我读的是第三段。生:我读的是第四段。师:好,把你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再读一遍,看看谁读得最激动人心!生:(读课文。有感情,但感情还不够充沛。)生:(读课文。声调比较平和,对令人激动的场面表现平淡。)师:好,同学表现还算都不错,但还有欠缺的地方。下面注意听老师来范读课文,你再来体会一下潮来时的场面。生:模仿老师的语气读课文。(比刚才更有感情)师:下面老师再提一个小问题:潮来的时间,你能具体说出来吗?生:下午一点钟左右。师:潮来的时候,人们有什么样的感觉?生:先听到闷雷滚动的声音。师:很正确,人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生:高兴!生:激动!师:不错,同学的感受和观潮的人们是一样的。那么,文章当中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的呢?生: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潮来了!”师:你能想象人们看到潮来时的样子吗?生:高兴!(表情中有高兴的神情)“潮来了!”(但还不足以表现出人们当时的兴奋心情)师:婷婷,你能来表演一下吗?生:(手搭凉棚,翘脚张望)“潮来了!”课后我对这节课做了深刻的反思:我所截取的教学片断是本节课中的一小部分,“潮来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最有激情的部分。在这部分课文学习中,我尝试着从朗读入手引领学生体会潮来时人们的兴奋心情,这是关键的情感体验。如何将文字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我主要采取了多媒体手段,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句段,选择时机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的想象空间,直观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拓展,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寻找情感的兴奋点,引领学生重点品读。本段中我以人们的一句简短的语言描写“潮来了”为突破口,引领学生反复品读,体会怎样才能读出人们看到潮来时的兴奋、激动地场面?学生探究着表演,我也积极参与,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从表演开始的平淡语气,渐渐转变为狄海婷的又蹦又跳的表演,她真正体验到了潮来时人们的兴奋心情,而牟沛宇在表演时也是手搭凉棚,不停地喊着:“潮来了!潮来了!”这样的效果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决定学生是否把握知识的重点与关键,教师只有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想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也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事情。2.联系生活,提升能力拓宽外延生活是最好的语文课堂,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聋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从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与聋生的生活有效地链接起来,唤醒聋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促进“感受”,“体验”达到“运用”的目的。例如:在讲 《明天更辉煌》(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 第7课)时,聋生在学习生字“汁”时,组成了“果汁”这个词语。果汁是学生喜欢的常喝的饮料,一提起来,他们就很兴奋。我让学生用“果汁”来说句子。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就说出:“游泳前,妈妈给我喝了一杯草莓果汁。”这个句子很有生活色彩,我及时表扬了她。另一个学生说:“夏天,我爱喝香蕉果汁。”我听了很是惊讶问他:“有香蕉果汁吗?”他兴奋地说:“有,夏天的时候,买过,好喝!”真的是生活经验让学生的语言丰富起来了。而学到“觅食”一词时,因为城里的孩子没有在田野疯跑的体验,更没有看过牲畜在荒野觅食的情景,所以很难想出相应的画面,也很难说出相关的句子。因此,这个词语只能在老师的引领下,磕磕绊绊地说出:“羊在草地上觅食。”这样缺少灵性的句子。萨特曾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对于聋校的语文教师来说,引领聋生走进阅读的世界,需要的是慢功夫,细功夫。只有教师慢慢引领,细细地打磨;才会有学生的慢慢思考,细细地品味;也才能有学生的慢慢沉潜,细细地咀嚼。最终,将学生眼里的那些陌生的字、词、句、段揉进美妙,生成灵性,让他们在品读中充满感情,在表演中充满激情,在感悟中充满人情。助推无声世界的孩子,敲动阅读的大门,并让他们在迈入大门的瞬间,带着一种情怀,盈满幸福的愉悦。参考文献[1]聋校语文课程标准[2]《聋校语文教学200问》主编 季佩玉 李宏泰 华夏出版社 1993年[3]《特殊教育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主编 马玉贵 张宁生 孙淑君 沈阳出版社 1996 赞 (0) 相关推荐 2021年第66篇:读文随笔∣初中语文“三层批注”阅读教学范式 初中语文"三层批注"阅读教学范式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2期全文转载了徐智潭老师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的论文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余映潮工作室”2021秋培训活动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余映潮工作室 2021秋培训活动 " 2021年10月13日上午,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余映潮工作室"202 ... 教学论文 做教师的,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职称评定之后,对教育教学论文重视的程度远超以往,因为在一定级别的报刊发表一定质量--这里更多的是指篇幅而非在一定范围之内产生的影响.其自身具备的价值--是必备 ... 论文写作┃三种教学论文的写作方法详解 三种教学论文的写作方法详解 如果从内容的角度对目前常见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进行分类( 不包括课堂实录.案例设计.叙事类手记.教育散文等) ,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方法型.观点型.随笔型.教研论文, ... 【推荐】三种教学论文的写作方法详解 ☞课题论文一对一指导修改☜ 海量免费课题论文资源请关注↓ 小课题研究 专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提供小课题研究专业指导,推送小课题研究专业文章,提供教育科研指导视频课程,手把手教您做小课题,打造教育科学草 ... 教育教学论文主体结构写作的一般规则 教育科研论文在写作中,是有一般性的规则的,在文本结构上一般有三个部分构成,即引言(导语).正文.结语.从文章内容的逻辑角度,教育科研论文一般需要回答四方面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样?不过一 ... 教育教学论文构思与写作的四项基本要求 近来,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与一些教师进行了教育教学论文构思.写作.修改的交流.在这些互动中,我逐渐地梳理出一个关于教育教学论文构思.写作和修改的四项基本要求. 第一要坚守一条主线(思路或主题).即一个 ... 宁稼雨 | 探索科研教学论文推宣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01 探索科研教学论文推宣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 GRADUATION SEASON 宁稼雨 摘要:本文以作者倡导的关于中国古代叙事 ... 【原创】(教学论文)教师的十大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教师是春蚕,吃的是桑叶,吐的是银丝......"这些都是人们长期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辛勤劳动的优美赞歌! ...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论文 概要:教师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想方设法调动教育教学的智慧,把枯燥的<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文字变成一张张震撼人心的图片.一段段扣人心弦的视频.一个个直抵心灵的模拟情景,使< ... 【奇石赋▪后赋典故】忽见蒙恬笔功(八)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行.草.隶.篆,风格各异,这其中,书法家们的修炼造诣,自是最为重要,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书法家之笔.墨.纸.砚中又犹以笔为"重器" 穷本溯源,毛笔的首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