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收藏家|雅好艺术、重视科技的“超级学霸”——康熙帝

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1654-1722,1662-1722年在位)一朝,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个王朝,在经历了顺治时期的经营后,清王朝从康熙时期逐渐强盛起来。

康熙帝是位杰出的统治者,他高瞻远瞩,虚心问学,捍卫国家统一,开创盛世。在其治下,渐趋强盛的国力和国家内外逐步平稳的社会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大发展。

日理万机之余,他雅好艺术,将自身的满族根源、历史悠久的华夏文化和西方科技共冶一炉,反映在其治下一朝的艺术成就当中。

新帝颂图

为了巡视国土,亲览民情,康熙帝曾六次南巡。皇帝在规模浩大的队伍簇拥下,深入江南经济及文化腹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同时意在向百姓展示一国之君的仁厚和威仪。

康熙帝下令一众江南地区的著名画家绘制《南巡图》,记录盛事,是其早年支持艺术发展的重要举措。

文房雅玩

(左)康熙《柳条边望月诗轴》

(右)御笔溥仁寺碑文

康熙帝(玄烨)书法造诣很深,一生摹写和颁赐臣下书法作品无数,可以说,书法伴随了他的日常生活和政治活动。但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书法看作他的一种个人爱好,而对其书法所产生的政治意义和体现的统治艺术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中国历史上,书法对文人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一个人字写得好坏,是其思想深度和格调高低的重要参考。康熙帝日益长进的书法技艺使群臣尤其是汉族文臣钦佩不已,而颁赐书法作品又能使他们感恩戴德。

书法作品便成为赏赐文臣的重要物品。康熙帝与汉族臣僚也在频繁的赏赐中建立起融洽和悦的君臣关系。依靠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康熙帝与汉族士人找到了一个新的契合点和沟通情感的桥梁,他很快赢得了汉族士人的普遍认可。

康熙年间,文房案头上的雅玩摆设也广受青睐,可见学问和书法修为备受重视。

清宫御瓷

(左上)康熙郎窑红玉壶春瓶

(右上)康熙青花龙纹大瓶

(右下)康熙黄地绿彩龙纹大盘

御窑是明清两代专门为皇家宫廷烧造瓷器的场所,是专门负责御用瓷器烧造的生产与管理机构,设立在江西景德镇珠山;明代称御器厂,清代称御窑厂。

清代在顺治朝重建御窑厂,是沿袭明代旧制而建立的。明、清两代御窑瓷器的烧造都是通过景德镇的御窑厂来经办的,康熙朝也不例外。康熙帝及朝廷对于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造十分重视,实行了“官搭民烧”的政策,即在御窑厂内完成拉坯、成型等初期工序,然后在民窑中最好的窑位完成瓷器的烧造。

这种做法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之后形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官搭民烧”在客观上促进了官窑与民窑的竞争,促进了陶瓷技术的进步和瓷业的不断发展。

康熙大盘

康熙珐琅彩大罐细部

清朝改变了明代派遣宦官来做督窑官的做法,康熙时派驻朝廷官员为督窑官兼理景德镇御窑的烧造事务,并以督窑官的姓氏作为瓷窑的名字。康熙时期最著名的督窑官为臧应选和郎廷极,在他们主持窑务期间烧造的器物称之为臧窑和郎窑。督窑官对于御窑瓷器的烧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监督、指导作用。

在江西巡抚兼右副都御史郎廷极督度下,官窑出产的质量愈发出类拔萃。除青花瓷和五彩瓷外,单色釉瓷的工艺亦登峰造极,包括复兴因难以烧制而自明初宣德帝之后绝迹一时的铜红釉。

时创新铜红釉中尤以「豇豆红」最为名贵。

西洋科技

(汤若望与他的学生南怀仁,他们是清初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的代表人物)

康熙帝秉性好学,对科学态度开明,他重视科技与工艺,为文艺发展带来新姿。

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早在十六世纪末来华,至清代,在皇帝广任贤能的新气象下拓阔宫廷艺作,影响深远。部分传教士获高官赏识,在清廷供职。

白晋等人从法国带来了一些科学仪器,比如象限仪、水平仪、天文钟等。康熙如获至宝,他赶紧命人把这些仪器搬进内室,放在御座之侧,或是安置在御花园中。而且,康熙很快掌握了这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很多个宁静的夜晚,他就在御花园里观测日食、月食,察看星云变化,俨然一个天文学家。

(康熙二十年宫廷制造的铜镀金简平仪,是康熙学习天文的一种教具)

得益于数学和历法新知,康熙帝起初对传教士礼待有加。然而罗马教宗认为中国人的祭祖礼仪与天主教教义相悖,遂颁布禁令,触怒康熙帝,因此只许拥有科学知识和一技之长的传教士留在朝廷。

康熙帝于宫内设立造办处,欧洲艺匠和中国技师在同一屋檐下,为宫廷制作科学仪器、时计和珐琅彩瓷。耶稣会士引入珐琅技艺,为瓷胎、金属胎及玻璃胎器注入一股西洋风,形成珐琅彩,并于雍正、乾隆两朝继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康熙帝统治六十一年,在位期间巩固满清政权,重视艺术发展、文人学养以及科学技术,大量吸收舶来精髓,于宫中设立造办处,广任贤儒供职清廷,缔造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大清帝国,为战乱之后的人民带来长治久安的富庶日子,同时为雍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END
(0)

相关推荐

  • 陶冶观古——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

    中国古代工艺品中最晚形成的著名品种是珐琅,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始传入中国.画珐琅技术自传入中国后,在康.雍.乾三朝得以发展,三朝作 ...

  • 珐琅彩花卉纹双耳观音瓶图片赏析

    在中国的制瓷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莫过于清代,清代既传承了明代的青花.五彩,又在其基础上开创了珐琅彩.珐琅彩和古铜彩等多种彩瓷技术.从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工艺上就得以见证,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瓷艺 ...

  • 珐琅彩鉴定真伪技巧

    珐琅器的辨识首先看特征.今天我们行内所说的真珐琅器是指明清至民国这个时期制作的珐琅器,目前市场中多见的珐琅器多为清末.民国时期民间私家作坊制作的珐琅器.明清时期宫廷御制珐琅器是极为珍贵的,皇 家专用, ...

  • 李文跃:粉彩瓷器中的外来元素

    本文<粉彩瓷器中的外来文化元素>,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文跃大师2020年11月22日在"南京大学--海外院士大讲堂暨中国名家论坛"上的发言稿. 与会嘉宾集体合影 李文跃 ...

  • 《清代珐琅彩》的出现轰动中国收藏界

    "瓷胎珐琅彩器"就是著 名的"珐琅彩瓷器".其先在景德镇烧成涩胎瓷或白釉瓷,然后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而成.所用彩料在雍正六年以前,均为进口的珐琅料.清 ...

  • 中国古代收藏家|名动江南,独具一格的艺术藏家董其昌

    -中国古代收藏家- 董其昌 董其昌在中国文人画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不仅仅是书画家.学者.禅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收藏家. 明代前期,民间私家收藏发展十分式微.随着统治者们对艺术收藏渐失兴趣,特别是 ...

  • 中国古代收藏家|从“成化斗彩”看明宪宗朱见深的艺术与痴恋

    中国古代收藏家 明 成 化 帝 中国瓷器: 明代看成化 清代看雍正  那个明朝皇帝朱见深你知道吗? 谁啊? 就是那个懦弱皇帝,爱上比自己大十几岁万贵妃的昏君. 哦,是那个昏君啊... 说起朱见深,大家 ...

  • 中国古代收藏家|“左手江山,右手艺术”的宣宗皇帝朱瞻基

    有明一朝,奇葩皇帝特别多,明宣宗朱瞻基就被人称为"促织皇帝",但在这种戏谑的称呼背后,真正的他其实文韬武略,当是一代明君,开启了"仁宣之治"的太平盛世. 而且, ...

  • 中国古代收藏家|玩转艺术收藏圈的文艺帝王宋徽宗

    他喜欢书法,独创一体 屈铁断金,流传千古 他酷爱画画,设立翰林画院 亲自教授王希孟技法 助他完成<千里江山图> 他首开文物收藏专业 广收天下奇珍异宝 编纂<宣和博古图> 他爱人 ...

  • 中国古代收藏家|薄命君王李煜的艺术收藏人生

    中国古代收藏家 李煜 虞 美 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个人简历 姓名:李煜 ...

  • 走近中国古代天珠艺术

    天珠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间,阿利安人的印度古国.当时的人们为求神佛庇佑,天珠因此被创造出来.当时人们以古老文献<吠陀经>中记载的咒术.图腾等符号图案造型(也就是现在 ...

  •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特征

    中国古代人物画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其特征不断明显,主要表现在: 1.以线造型. (1)这一点在顾恺之代表作品<女史箴图>中表现突出,顾恺之对图卷中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以线造型,线条以连绵不断 ...

  • 十五幅经典人物作品看: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特征

    中国古代人物画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其特征不断明显,主要表现在: 1.以线造型. (1)这一点在顾恺之代表作品<女史箴图>中表现突出,顾恺之对图卷中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以线造型,线条以连绵不断 ...

  • 【国图】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与艺术 王贵祥

    【国图】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与艺术 王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