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学蓬: 一餐素斋
一餐素斋
文/罗学蓬
某日,重庆数名作家、诗人、画家应邀赴四面山少林寺(亦称西少林)作客。有客从山下来,寺中自是热情接待。主客围坐于殿中,谈历史、谈文化、谈诗歌与禅意、谈化外与俗世,也谈刚刚建立起来的这座气派宏大的寺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虽然进入四面山少林寺山门的最初一刻,所有客人自小所受的零星佛教文化的浸染,都让他们清楚,此乃化外之境,跨进此门,无论你在山门之外当多大的官,有再多的钱,也不论你平时在江湖与文坛上多么的放荡无忌、豪放不拘,从此时此刻起,每个人都须得把那俗世的种种不良行为,统统收敛起来。即便很不习惯,也必须装模作样,努力让自己书卷斯文起来,言行举止都会有意无意地体现出一种“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风度。
到了用餐时候,客人由主人导引至斋房,小民百姓最为渴求的平等,于此便有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虽然宽大的厨房与城里五星级大酒店一样,全是整整齐齐、银光闪亮的不锈钢厨具,但漆成反差强烈的深棕色方桌子和宽板凳,却分明突显出了另一种古朴深沉的传统风格与况味。
斋饭当然是绝对的素,来到斋房,无论你是高官巨贾、专家明星,还是引车买浆的升斗小民,也不管你是远客还是近友,无需说明,眼观僧人,跟样学样,一个个自拿碗筷、自添饭食,依序行事,规规矩矩。在城里酒店吃自助餐时那种吆五喝六高声喧哗,以及人们早就在欢宴场合见惯不惊的种种浪费现象,在这里连想都不要想。
而且我相信,在排着队自取饭菜的当儿,每个人都会暗暗提醒自己,千万不可多拿,拿多了吃不完剩下,僧俗众目睽睽之下,那不单单是尴尬,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次日晨早餐时,我小心翼翼地拿了两个手工馒头,大半碗煮得软糯浓稠的稀饭,和半小碟榨菜炒鸡蛋(图)。榨菜有点咸,若是在寺外,自然就丢弃了。可是在这样的地方,任何形式的浪费都是不可想像的罪过,首先就过不了自己心上那道无形的坎!我把咸菜倒进稀饭里,“唏哩呼噜”,打扫得一干二净。看看众人,尽皆如此。
更希望我等容身的烟火俗世,也能尽快多它一些化外之境的“仙风与道骨”,让他能够尽快地变得更加美好与合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