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五十九(怎样用洞察力学会反思)

五十九、怎样用洞察力学会反思

人不能没有精神世界,那么精神世界是什么武装起来的?不是简单靠知识武装起来的。或者说,知识本身既不能直接武装什么,实际上也什么都武装不了。精神世界是靠人有什么思想认识和由此建立起来的明确情感武装起来的,其中知识是很重要的客观物质基础,不过,知识再怎么重要,精神世界也还是以思想认识和情感为主要的。

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相对而言,精神世界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认识及其情感来武装,而且不是这样武装,就是那样武装,故用知识武装并不一定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相对于知识的认识部分,是认识让人把包括知识、情感在内的各种信息,消化成了精神,也因此缔造了人的精神世界。

这就犹如人与枪杆子的关系。枪杆子上有无数知识,但再有知识而端起它不知为谁使用,不知打向哪里,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不打,也就等于人虽然有枪杆子,却没有头颅,也没有情感,就等于没有了相应的精神世界,即使有,也是别的所谓的“精神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没有飞机大炮时,仅凭小米加步 枪也能打败日本鬼子的原因。如果有了飞机大炮,或许更易于取得胜利,但怎么也不能把“更易于”这种必要条件,偷换概念为唯一的充要条件,进而把客观的知识和物质条件看成极端重要,乃至成了最主要而非此不可的东西,直至用来偷换和忽视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国情已经证 明了的经验,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法宝,安能自动放下这种他人不可战胜的武装而足他人求之不得之快?这是不是意味转过头来在借鉴他人经验,追赶他人长处之时,也把自身置于了同流合污的危险境地?

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反思的,而且只有运用洞察力才可能有这样的反思。再联系改革开放前后,仍不难明白,为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认识,在当时能成为人人共识,且英雄模范人物层出不穷,而今天则普遍持有怀疑,即使有榜样也难以树立,更不可能起到推而广之的效应?

实际原因根本不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认识有什么过时,也不是这个认识有什么错误,还不是这个知识有什么不当,正确的依然是正确的,不可能像人的主观似的而“此一时彼一时”,也不可能随人的主观而变来变去,恰恰是由于人的主观放弃了应有的觉悟,才有了回避应有认识,进而漠视,甚至害怕洞察力,而总想混淆各种矛盾的,逆社会主义鲜明思想性质的意识现象,于是对制度应有的性质与社会“金钱至上”的矛盾,不再愿意面对,也不想解释,甚至更倾向迎合,随之自然而然因榜样人物与更广泛的现实的矛盾,而对符合制度性质的榜样现象生出了不信任。

需要正视的是,这种逆社会主义鲜明思想性质的现象,恰恰从旧的封建社会和国外资本主义社会,都是轻易就可找到根源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落后的认识,颓败的精神世界,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腐朽思潮和势力,总想混淆和掩盖其不利社会主义进步的性质,因而始从未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始从在掣肘着中国这个跨越而来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如果仅仅基于此,而不是基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甚至就基于此而给现阶段社会主义定性,便是对各种掣肘的迁就,妥协,乃至迎合,恰恰证明了对现阶段和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洞察力不够。

同时也说明了,看问题和解决问题,乃至由此联 系到做一切事情,仅仅有一般的认识是不足以看清任何实质的,没有觉悟就上升不到洞察力,没有洞察力就不可能有彻底的觉悟。

不管是旧的封建社会,还是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皆因为曾经或尚处于自然发展阶段,其历史发展的进步性都还无法超越和跨越自身带有的天生局限,即,进步性仅仅集中体现在生产力相对于历史的自然进步上,而人的精神世界要比生产力的进步慢得多,所以这种局限与生产力的矛盾也是天生缺陷,尤其反映为普遍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大行其道,并因此在与生产力的矛盾中,既渴望借生产力来满足个人欲望,又固守于落后惯性而难以改变,不得不在这样那样的虚伪中更热衷自我蒙蔽。甚至成为进步的反面力量。

相比之下,如果中国社会主义在有了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人的认识依然跟不上来,或精神世界退回到如同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那么社会主义发展是不是很吃亏,是不是等于自酿自相矛盾?

又比如,错误理解和推崇“难得糊涂”,还如“跟着感觉走”,“活在当下”,“有钱就是任性”等,就实际是用来混淆社会性质和掩盖灵魂空虚的,暗藏着对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官僚主义的巨大羡慕,以及对个人主义和私人利益的巨大欲望,其中也包括社会对追求“人上人”的鼓励,这在当今有着无数的实证和由此带坏的社会风气,让人人身历其中,是怎么都无法否认的。

就当今中国的发展现实来看,物质财富再怎么崛起,也要看到背后在人的认识上的缺陷,一方面这对精准理解什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极其有意义,一方面不能让社会主义在制度优越性的凯歌声中,认不清重知识不重认识而带来的危害,甚至以此为美,稀里糊涂带着普遍跟不上来的主观意识和落后素养一同发展,造成内在自相矛盾,给人以天生缺陷的假象,更要小心这种矛盾的肆意扩大和加剧。

(0)

相关推荐

  • 我对“学习”这个命题的、七点个人认识(探讨)…

    前言:"学习",它是我们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学习",它让我们智慧也让我们成长.完善和进步:"学习",它也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

  • 面对新情况,探求新认识 79

    一.尽管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大厦的理论基石,但他并没有也未曾想要用以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精神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三 ...

  • 谢伦灿:文化市场的运作有利于创造出优秀文化作品

    文化市场的作用是指文化市场发挥其功能时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及效果,如图所示. 文化市场的运作有利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质改革是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之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解 ...

  • 写诗的原理六十九(怎样看现实与修养的联/系)

    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一切已经存在和正在发生的客观情况.其中,社会制度是最大的现实,其次才是有利于此和无利于此的各种实际. 简单讲,制度是社会的保障,现实就是制度本身和社会的种种情况,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 ...

  • 写诗的原理五十八(怎样看觉悟和洞察力的联/系)

    五十八.怎样看觉悟和洞察力的联 系 人的一切外衣,无不是由现实复杂的主客观矛盾关系使然,要拆解这些,显然离不开认识中对假与真的分辨力,更离不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而真正能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从分辨 ...

  • 写诗的原理五十六(怎样看写诗和认识的联/系)

    无法否认,学诗写诗谈诗都有着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这跟做什么事都一样.也就是说,做什么事都是从初学到深学,乃至精学,博艺,广知和熟能,于是才能做好的. 就初学观察,总是先遇到和先想到 ...

  • 写诗的原理五十五(为什么要避免“两面派”)

    "两面派"一方面是对写诗的扭曲,一方面终归是人格不正的反映,这不利于一首首诗长期写下去,也不利于日后回首检点得失,所以要解决"两面派"问题,还是要先解决人的问题 ...

  • 写诗的原理五十四(怎样认识“两面派”)

    攀比之风造成了写诗和虚荣密切联 系了起来,导致明知写诗要提高,却一边喊着"欢迎拍砖",一边又囿于局限而不得不害怕指出短处,乃至因此而气急败坏歇斯底里狗急跳墙也成了必然,唯不知如此下 ...

  • 写诗的原理五十二(避免奴用知识的策略)

    五十二.避免奴用知识的策略 只有认识到了什么,才能避免什么,但认识坏的,就不如从好的方面先做起,实际是认识了好的,也就认识了坏的,更避免了坏的,所以认识坏的就总需要有好的先跟上来.这无疑还是个有无分辨 ...

  • 写诗的原理五十(怎样看小聪明与知识的联/系)

    说到小聪明带来的危害和隐患,自然要提到广泛知识犯罪和普遍道德滑坡问题,毕竟这两方面都不是人们所期待的,也不是知识必然带来的结果,而恰恰是忽视了修养,扭曲了知识的本来面目和本来用途以后,所形成的一股逆流 ...

  • 写诗的原理四十九(怎样看小聪明)

    对任何知识,只要还缺乏修养,千万不可有显摆炫耀心态,因为这就像"两小儿辩日"一样的地没有道理.实际是,知识虽是客观的,如果人还没有基本认识做依据,或认识不足和有偏差.谬误,就没的辩 ...

  • 写诗的原理三十九(怎样运用脑筋)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活用知识看成知识本身的事,不然再怎么以为如何"活用",都逃不出知识搬家性质,离开了人对知识的修养,知识就永远是死的,或许可以挪地方,可以用各种面貌和方式变来变去,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