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冬至 一年阳之始

2019年12月22日(农历己亥冬月廿七)12点19分,太阳到达黄经270°,我们居住的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冬至。

据传,冬至曾在周代是新年元旦,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冬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我们居住的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是太阳直射点北移的结果。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冬至一阳生」在《易經》中为「地雷复」卦,《象》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冬至到大寒一个月仍在己亥年终之气中。《黄帝内經》讲到己亥年时说:「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

小雪到冬至一个月,我们居住在北半球,感受到了「畏火司令,阳乃大化」的气候影响,主要表现在:身心在不确定时间产生内热,犹如细胞受到热灼。冬至以后,太阳的直射点北移,「冬行夏令」得阳气北上的助力,这种感觉会有增强。因此,冬至以后的时令养生重点更在于滋阴凉血。

1

坚守冬藏  防止梗症

冬至后,北半球人处于严寒之中,而阳气北移,助力「畏火司令」。心火易受司政的「畏火」相引,浮出心外;一旦遇到特殊刺激,心不归心,易发梗症。所以,坚守冬藏,依照《黄帝内經》关于冬三月的「养藏之道」,安全度过己亥年终之气非常重要。

2

即时养阴  避险止损

「畏火司令,阳乃大化」,六年一遇。六十甲子六十年中共有十次。而发生在土运不足之年有两次,分别是己亥年和己巳年。土主肉。肉气不足之年「冬行夏令」,心阳外越,肉气不足,固气无力;阳气泄泻,津枯血稠,轻则燥热灼血,重则梗症频发。

当下气候,如果不定时地身心俱热,或者手脚心干燥,或者烦热不眠,应即刻饮食养心阴与肾阴,防止热耗津液,灼伤精血。一旦心脏不适,应当卧床休息,若无缓解迹象,应立即去医院急诊。
3

饮食勿饱  谨慎温补

当下气候,心脏敏感。饮食勿饱,给肠胃留有充分的蠕动空间,防止过饱后卧床压迫心区,引起心脏急症发生。

上有「畏火司令」,饮食温补,易与「畏火」同气相求,引起身心灼热,伤津败血。故应与此相反,尽量吃养阴的食物,例如凉拌北方大白菜,以减少「畏火」对人的灼热影响。

4

戒怒勿躁  平心静气

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微尘。在「畏火」司令的气候下,应当保持平心静气,减轻气候不利于冬藏的影响。己亥年终之气,天火地冰共存的气候,形成了水火不容的时空,更容易使北半球人在冬至到大寒一个月里焦躁不安。此间如果发怒、急躁、熬夜、过劳等等,容易发生心梗等意外,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

从冬至一个月之后的大寒起,我们将步入庚子年。顺利度过己亥年最后一个月,是时令养生人的智慧。

附: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上述时辰以北京时间北京地区为准,京外地区计算时差)
———— / END / ————
文字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