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带曜”,孝陵风水藏玄机
“
来龙与结作,孝陵俨俨无可挑剔。然而,风景不是风水,龙穴生成有其独特的规律和异于常识的判断标准。——桐源居士
孝陵是清朝入关后第一帝顺治皇帝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陵寝。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图片来源:hi.baidu.com)
作为清东陵首陵,孝陵风水不但事关爱新觉罗氏乃至清王朝国运的兴衰,也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神经。
孝陵(图片来源:hi.baidu.com)
孝陵陵址选定,顺治不久后下葬,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王朝——“康乾盛世”随即开启,孝陵风水好评如潮。
(清)康熙《遵化州志》卷之一“皇陵志”对孝陵风水作了高度评价,曰:
“洪惟遵化地势郁盘,特钟灵瑞,城之西北,丰台岭一峰拄笏,众山朝拱,南结秀于燕山,北取胜于恒岳,其后水势回环,以合临河,渟峙呈祥,上符峻极。盖天生福地,势雄而脉远。”
对其中主要砂水,州志分述道:
“(凤台山)高数百仞,玉陛金阙,垣合紫微。前金星山,特起一峰,丰而不肥,形如覆钟,端拱正南,有执笏朝天之势,形家目如金星故名此。后分水岭,诸山即太行恒山也,回环绕陵,诸水夹流左右,故名分水岭。层峦飞舞,叠嶂腾翔,形家所谓成龙山也。左马兰峪鲶鱼关诸山,千岩错落,文笔插天,巽峰秀丽,势尽西朝,俨然左辅;右宽佃峪黄花山诸山,万岭奔腾,旗山卓地,昂口高骞,势皆东向,俨然右弼。”
图为(清)康熙《遵化州志》中的有关记载。
为了证明东陵风水为“天生福地”,州志对其中主要砂水作了详细论述。
(清)光绪《遵化通志》对孝陵更是极力拔高,曰:
“地坛一峰挂笏,状如华盖。后龙雾灵山自太行逶迤而来,天池聚构,垣局天然,前有金星山,后有分水岭,左有鲶鱼关、马兰峪,右有宽佃峪、黄花山,诸胜回环朝拜,如众星之拱向,左右诸水分流夹绕,外堂合襟,并汇于龙虎一峪,渤海朝宗,势雄脉远。”
图为(清)光绪《遵化通志》的有关记载。
通志概述与前志大致相同,关于清东陵穴山及左右砂的看法,略有出入。其认为:昌瑞山“成龙山开屏,列帐俨然后扈”;龙左,“马兰峪、鲶鱼阙诸山罗城周密”;龙右,“宽佃峪、黄花山诸山仓库森罗,旗山带曜,午砂回翔”。
这里,通志的补述更偏向于风水术语。尤其是白虎砂“带曜”一词,点出了清东陵风水共有的一大特征。
孝陵右宽佃峪、黄花山
白虎“带曜”,风水上暗藏玄机。
清东陵龙脉起自北京东北部扈从——燕山余脉之雾灵山,雾灵山是清东陵太祖山。
雾灵山,海拔2118米。该山从东北向西南蜿蜒而来。自雾灵山至海拔383米的昌瑞山,高、中、低山,丘陵,渐次递降,山体错落,沟壑纵横,山地陡峭,昌瑞山南及东,为遵化盆地。顺治二年,清廷划定东陵“后龙风水禁地”,北止于雾灵山,封禁长达270年。应该说,其定点是相对准确的。
雾灵山(图片来源:hi.baidu.com)
雾灵山逶迤东南,于兴隆县北充分跌断,现一字文星,过柳河。龙脉溯水南下,十数里后,起海拔1475.7米的六里坪山,是为清东陵少祖山。
过水后重起的六里坪山,山势连绵,中山行度昂扬奋进,直奔东南而来。由于洒河突于右分离向东,一去不回,入滦河,龙脉二度开张展翅。左腋相继衍生马兰、魏进两河,随龙南下。龙右,淋河近距离傍龙,南流昌瑞。
东西走向的昌瑞山,耸金星面南端立,左右砂开重重,展势10余里,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滨淋河昂然大起一峰为曜星,作水关。整个穴山舒展悠扬,广作清东陵父母山。孝陵取居中一脉,大尽而下,为龙脉正结。
来龙与结作,孝陵俨俨无可挑剔。然而,风景不是风水,龙穴生成有其独特的规律和异于常识的判断标准。孝陵的如潮好评,尚不能实证其真龙大结。
孝陵风水究竟蕴含着怎样不为人识的玄机呢?
(待续,本文选自《千年堪舆——二龙争珠》第三章“扬鞭策马”。)
▼
风水知识库
如何看待和理解风水术中的白虎“带曜”?
白虎“带曜”,是中国风水术中的常见问题。带曜,余气不止,腾挪变化,分别不同情况,有吉有凶。
如:“虎带华盖”是为吉;“白虎扬拳”是为凶。
虎带华盖(见当代某元戎故居,载《百年堪舆——将帅家国)
白虎扬拳(见当代某元勋祖墓,载《百年堪舆——龙主沉浮》)
农村俗语“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抬头望”,是一种形象化表述。
青龙指位于风水龙穴左侧的山脉,取象于蜿蜒游动的龙。吉利的青龙砂,山势起伏,土宜翠绿,形欲抱穴,环绕明堂。白虎指位于龙穴右侧的山脉,取象于虎。吉祥的白虎砂,一定要形如低头驯俯。如果白虎蹲在那准备随时跃起来,好像要去衔取墓中的尸体,为凶。
按《葬书》取象意义,青龙为贵神,白虎为凶神。因此,青龙应当高大蜿蜒,屏蔽有力;白虎必须降伏低头,温驯拱卫,不可欺主。
俗语中“不怕”、“就怕”的内容指向,反映了风水术关于青龙、白虎的本质要求,因而是正确的。按《葬书》所述原则,青龙当然不怕“万丈高”了,白虎则不应“抬头望”,以免有噬主之嫌。
(引自《千年堪舆——西垂未央》第五章“郭璞葬书”。)
作者丨桐源居士
图片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点击下方感受更多风水案例
桐源居士著作
你可能不懂风水,但不会拒绝风水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