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从东晋延续至今的一场祭祀民俗活动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古镇:

从东晋延续至今的一场祭祀民俗活动

作者:张明儿

翻开新市古镇史志,便是一本关于水的历史,新市“因水成市”的美谈,千百年来已口口相传。而伴随着多水的客观环境,便引发“治水”的壮举,“治水”的英雄,以及本地百姓对“治水”的纪念、祈福、对英雄的缅怀,形成了新市古镇代代相传的祭祀民俗文化活动。这是一项从东晋时代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它在不同时期蓬勃展开,带着强烈的自发性又与时俱进,且从未间断过。

一、从祭祀民俗活动内容的源发,看古镇历史文化的正能量

这场祭祀民俗活动,最早发生在东晋时期。明朝正德《仙潭志》记载了它的源发背景与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位新市先贤名为“朱泗”在本地策划和经历了举世罕见的一场特大治水活动,让原来旱涝不断的湿地变成一处“水陆环绕,舟楫通利”的“新市”,四方百姓纷纷来聚。后来,他又入伍参军,报国卫家,在一场反叛战争中英勇殉难:“肃宗泰宁三年,诏前尽忠王事死节边疆者,追加封谥,所在立庙以祀”,之后,“族众合谋治庙于此”。从此,新市便有了第一座祭祀之所,后来成为了庙宇——永灵庙。

这座庙宇的建立,形成了新市历史文化正能量的源发地,成为了新市百姓的精神家园,月月有祭,岁岁有祀。人们心中的朱泗,不仅是“镇国大将军”,更是一名治水英雄。新市的由来与水有关,更与治水有关,与这位大英雄朱泗有关,人们出于缅怀,出于敬仰,出于对他精神的崇拜与发扬激励,自发祭祀,随着影响扩大,特别是北宋以来,庙宇东、南、西分设,加上明朝以来官府明令开展对朱泗庙宇实行“春秋两季祭祀”官祭活动,推进了这场活动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场贯通不同朝代、群众自发性祭祀民俗文化活动。

二、从对治水英雄朱泗封号加爵,看祭祀民俗活动的平民化

新市朱泗土神庙宇,历朝历代对它的“大赐封”有五次,基本上都是按本地民意要求,由地方官吏向朝廷有关部门上报批准:

1、晋怀帝太宁二年(公元324年),对朱泗追封为“镇国大将军”。

2、五代后周时期,太祖郭威广顺年间(公元951年—953年)改封“保宁将军”。“保宁”是指“保一方安宁”,能够驱除一切不利农事、人事的灾情祸害。

3、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55年)赐“永灵”庙号。“永灵”是指祈福的效果“永远有灵验”。

4、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59年)始封“显佑侯”。“显佑”指的是“显灵保佑”,

5、南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又改封“显佑通应侯”。“显佑通应”指的是“显灵保佑立竿见影”。

从以上五次封赐中可以看出,新市古镇对朱泗土神的祭祀,体现百姓的意愿,祈求农事丰收,家事平安。

三、从“一神三庙”,看古镇新市祭祀民俗活动的民意倾向

专门为祭祀先贤朱泗而建造的“永灵庙”,位于新市古镇西北处。由于这座庙的祭祀信众常常人满为患,春秋大节更是四乡汇聚,车水马龙。至北宋时期,地方乡贤以走祀不便的理由,又上报经批准,分建了古镇东栅的“永灵东庙”。另外,因大运河漕运官员祈神佑护运输平安的需要,上报获准分建了古镇南栅的“永灵南庙”。自此,新市古镇为一位治水英雄而建了三座庙宇,这是在中国同类古镇范围里罕见的民俗文化现象,进一步实证了这场祭祀民俗文化活动有着浓厚的“民意本根”倾向。

四、从庙会内容与时俱进的变化,看祭祀民俗活动的强大生命力

随着农耕产业的发展,商品化社会开始形成,新市古镇每年举行的庙会活动,慢慢形成“集市”的形态,庙会内容也从最早纯粹对英雄朱泗的纪念与祭祀,逐步转化为农事祈丰、家事祈福的祭祀民俗活动。自唐朝以来,新市古镇寺庙纷呈,宗教文化相当发达,并从明清开始,随着皇帝御驾亲临各寺庙,烧香拜祭神佛,文武百官也亲自拈香的背景下,新市庙会社祭形式渐渐转变成“寺庙敬香”形式,成为一种农民的祈丰祈福活动。本地桑事为重,农民们为祈求蚕事丰顺也纷纷入寺进香,本地人称“烧香市”。

当年的“烧香市”形式非常熙攘热闹,清朝康熙《仙潭文献》“节令”一卷中对新市古镇“清明香市”记载:“大赛春社,景物繁华,士女杂沓,前后月余,近乡妇女无不入市,托以拈香祀蚕,盛极一时,而觉海寺、东岳庙为最闹”。这种“烧香市”形式一直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当时的政治需要而被停止。1999年,新市镇政府决定启动古镇历史上盛大的民俗活动,这是一场以蚕事为主题的庙会祈丰活动,这也是古镇历史上,当年百姓对英雄朱泗祭祀民俗活动的文化延伸,是新时代下对先贤纪念形式主题内容与时俱进的补充。

五、从新市宗教发展,看祭祀民俗活动的文化性

新市称为“浙北宗教之乡”,据笔者研究发现,在明朝的新市便是宗教极盛,有大小宗教建筑二十六座,有“二庵、四庙、七祠、十三观”不同门类的宗教场所。而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古镇新市长达一千七百年来祭祀民俗活动的持续开展才有可能积淀形成的。

早在南北朝时期,道教代表人物陆修静在新市古镇创立“仙潭”传道基地,对本镇的祭祀民俗活动加入了更多的道教文化元素,祭祀民俗活动越来越有规则和程序化,从进香到祭拜逐步形成风俗化的程式。唐朝时期,新市开始建立佛寺,直接把当年武康的大佛寺——“大唐兴善寺”移建到了新市。佛寺的出现,新市古镇的祭祀民俗活动逐渐有了多层面的形式发展,从单一的庙宇,发展成儒、道、佛并行,纪念活动内容与形式更趋广泛与丰富。祭祀活动的形式变化了,不变的是祭祀内容的实质,是对先贤的纪念,对农事与家事的祈福,大大增进了这场活动的文化性。这种被宗教文化渗透后的祭祀民俗文化活动,突出了它的庄严、纯净、虔诚与信仰。

六、从本地产业特色显著,看祭祀民俗活动对古镇经济发展的促进。

从历史发展大势看,新市古镇“因水成市”“因祭集市”,一场源头来自于对一位治水英雄朱泗的纪念祭祀活动,引发了人口集聚、外乡迁徙、纳商开市、物产丰庶等一系列人类文化活动。从文化特性看,这里主要有:

1 、蚕花庙会。形成传统独特的清明祭蚕活动,是秉承“烧香市”形式,也是对远古纪念治水英雄朱泗祭祀活动的本质延续。“蚕花庙会”是这场治水英雄朱泗祭祀活动的文化载体,是一项宝贵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

2 、芯梗。又称“烛芯”,一种用芦梗与灯心草组成的蜡烛引燃物,这是新市最早工业产品。据康熙《仙潭文献》卷中记载:“烛芯独吾镇诸村妇女所能也”。据2013年《新市镇新志》“特产”载:“1945年左右,本地“芯梗”年产量接近2000万支之大,成为本地主要的传统工业产品”。芯梗是宗教祭祀活动的重要工具,新市芯梗产业证明了新市祭祀民俗活动的特大规模,是江南独特的文化现象。

3、龙凤花烛。这是在新市古镇用于重大喜庆仪式感的工艺品。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新市有一家“纸马蜡烛店”长期从事“龙凤花烛”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目前,尚有一位叫陈煜明的老人继承这种手艺,掌握着制作的娴熟技艺,成为唯一能传承“龙凤花烛”制作的手艺人。这种注重仪式感的工艺品,看得出新市祭祀民俗活动的文化高度。

4、美食。在新市古镇的历史发展中,得益于新市地理位置的特殊,与南宋建都的杭州,仅隔数十里的江南运河中线一截,来回都很方便。所以官吏、文人寓寄的特别多,对美食也有特别要求,“酱羊肉”及“茶糕”也应运而生,这些风味独特的美食,一直传承至今,畅销不衰。目前“酱羊肉”及“茶糕”已经成为新市古镇两项独占美食鳌头的驰名品牌,市场风靡。美食是祭祀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酱羊肉”及“茶糕”的出现,说明了新市祭祀民俗活动文化领域的宽阔。

5、茶馆。在历史祭祀民俗活动中,新市古镇衍生出“茶馆文化”。清朝末年与民国初年,新市茶楼已经有二十八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化现象。像渚香楼、涌兴楼、财源楼、聚宝阁、新春园、万春园、太平楼、万安楼等,这些风雅茶楼是当年的文化中心,形成古镇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从东晋一直延续至今的一场祭祀民俗活动、深沉而又厚重,它与这里的风土人情紧紧相随,溶于日常生活之中,影响了新市古镇的整部历史。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贯穿和蕴涵,才会让这片土地上的代代百姓充满励志、奋勇和智慧,才会有灵气氲氤,水天秀色。

在现今条件下,这一项属于新市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加以发掘、保护,并为之继承与发展。作为这一项祭祀民俗活动的重要构件:“永灵东庙”、“觉海寺”、“简寂观”,需要保护好,需要尽快恢复“永灵西庙”,这是一座源发新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庙宇,也是朱泗出生之居处,是新市本土精神灵魂所寄存的形象载体。对“蚕花庙会”要挖掘“烧香市”及庙会祭祀元素应加以挖掘、改善、调整、总结、提炼,使其真正体现其本土民俗性,具备传承、原味、体现朱泗治水精神的千秋光辉。在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同时,专业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强化本土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保持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

  • 中峰寺&中峰市

    作者:刘宇  对于出生在七十年代以前的綦江区中峰镇人,中峰寺是耳熟闻详朝思暮想的地方,好多这个年龄段的同志们,小学与中学美好时光在那儿度过. 规模宏大的中峰寺,历经岁月风霜现已不见当年气势. 残存的中 ...

  • 武汉木兰庙会的前世今生:千年传承佛道并存,深得四位皇帝厚爱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木兰庙会是木兰山传统民俗活动,其历史可上溯至南朝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年),至今已有1505年历史.202 ...

  • 云游庙会,回味中国年味儿最浓处

    当庙会伴着新春而至,逛庙会成为不变的记忆轮回,那一番红火热闹让生活的色彩越发喜庆.熙熙攘攘人群,精彩的民俗表演,令人垂涎欲滴的特色小吃,韵味十足的乡音唱曲--有年俗才有年味,除了除夕团圆饭,最有年味的 ...

  • 浙江新市古镇行

    曾经看过一次别人拍的新市的照片,觉得新市古镇安静又悠闲.于是自己也携友一行,去了才知道,原来看到的照片是大清早拍摄的,而我们是中午到的,街上已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了. 新市总体给人的感觉比较破旧,而且 ...

  • 上海闸北堂秦牧师,来新市古镇探寻名牧遗迹

    请点击"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 千年古镇新市,历史悠久自不待言.它的深厚基督教历史文化神奇,更是令人叫绝.近日上海闸北堂秦牧师,带着敬仰之心,专程来新市古镇探寻名牧古迹. ...

  • 1200年历史的新市古镇,低调不失韵味,却是旅游的好去处

    现在节假日旅游的时候大家都会遇到一些尴尬,往往发现自己选择了一个目的地,到了以后是人山人海,感觉真的很拥挤,其实这样并不好.就好像乌镇一样,确实很不错,但是人太多,反而德清新市古镇就不一样,和乌镇一样 ...

  • 7月18日【清凉新安江】 ​建德下涯迷雾、浦江通济湖、新市古镇、江南第一家、古法挂面3日摄影采风

    新安江的江雾奇特,变化多 一丝丝.一条条飘来飘去奇形怪状 当雾弥漫了整个江面 突然就有了一层薄薄的白纱 这层白纱慢慢的升腾,慢慢的扩展 逐渐向岸边靠拢 原先清晰可见的对岸的群山 慢慢的隐秘在白纱之中 ...

  • ​新市古镇:收藏了“绛阁乌镇本”书法名帖雕版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新市古镇历代书画美谈(二) 题记: 新市是浙北古镇的历史文化重镇,它的丰厚古代史更是令人刮目相看.缘于它的历 ...

  • 新市古镇史略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新市历史文化,可用以下十大内容来大致概括,简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1.一位英雄. 西晋时期治水英雄朱泗,后 ...

  • 新市古镇“烧香市”:真正的浙北水乡民俗奇观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烧香市"是江南特有的一种集市文化现象,非常普遍.网上有称,江南三大"烧香市":杭州昭庆寺.苏州寒 ...

  • 新市古镇:我的“寺前弄2号”生活(4)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以下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我印象中的"寺前弄2号"童年生活,贫困是它的全部主题.那个时代,底层平民的贫富之差,也并不大. ...

  • 新市古镇:我的“寺前弄2号”生活(3)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图片来自新市镇摄影协会作品) 我的"寺前弄2号",幽深与晦暗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唯有煤油灯飘忽着火苗,在我记忆深处明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