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2238--音乐课堂学生才艺展示
巴渝缠丝拳的历史渊源
通臂拳是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司徒玄空创编的。动乱和战争涌现出了一大批精通搏击武术和健身功夫的高人。有的诸侯国家或部族战败后,一些逃脱追杀的战神隐居避远的峨眉山等西南边陲险山恶水之间,司徒玄空便是其中佼佼者。司徒玄空潜修期间观研猿猴等动物搏杀技法并结合自身征战经验创编了古老的通臂拳并传播于众,因其常着白衣,徒众多尊称为“白猿祖师”或“白猿道人”,道号动灵子。
汉魏时期道教已传入峨眉山,道士们居洞穴炼道术,主张在清静无为中进行自我的性命双修,强调体内精气神的修炼;其修炼方法是通过“吐纳、导引、坐忘、心斋、守一”等内炼法门,达到“意”与“气”合,“气”与“神”合的境界,使自己的心灵与气息达到高度的统一。这是以“天、地、人合一”为目的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这种锻炼方法只是为了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称之为“行气派”和“双修派”,并不含技击的目的。但是这种“气功”后来却融合在武术之中,成为武术中的一部分,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这实际上是四川彭祖导引术的发展。到了隋末唐初,峨眉山吸纳了少林高僧云昙,并在峨眉武术的基础上融入了外家拳法与功法。后来峨眉山僧人以此拳法为基础,结合佛教修习禅观之法,吸收了道家的养生功和民间狩猎功防技艺,融合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才开创了峨眉“僧门”派。
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峨眉山金顶白云禅师,运用道家、医学家之阴阳虚实,人体盛衰的机理,结合僧门武术中的动静功法,融合一气,经过多年琢磨,创编成《峨眉气功》,又称《峨眉十二桩》。又有德源长老集僧道武术之精华,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编撰成《峨眉拳》一书。此时,峨眉武术已有了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峨眉道门通臂拳因魏晋唐宋时期佛道争鸣中的多次失利被逐渐挤压到以合州为代表的川东巴渝地区,并受希夷先生扶摇子陈抟、濂溪先生周敦颐等理学大师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和内丹功法的影响,逐渐分流为之前以修炼胳膊腿脚筋骨为主的通臂拳系列和以修炼丹田经络内功为主的通背拳、火龙拳系列。道家经脉学说认为人体背部督脉等诸阳经(火龙)主要担负御侮防身功效,故内家武学领域亦称疏通诸阳经脉增进武术功力的大周天功法为通背法门或通背之道,现代内家武学的理论基础。
峨眉内功通背拳、火龙拳因三位历史人物的大力推动而广传天下。道家武术史记载,明朝初年张三丰隐逸期间与川东武林同道多有交流,并在合川巴子城铜梁洞二仙台(亦称二仙观)向老道长火龙真人学习了通臂(背)拳、火龙拳等,尔后回武当山创编了太乙火龙掌等内家拳。在武当内家拳"六路十段锦"的歌诀里,第一句便是"佑神通臂最为高",明确指出了它与峨眉通背拳的密切关系,并开创了武当内家拳系列。
另一位历史名人是明朝中期兵学、武学明师唐顺之先生。唐荆川公佳作《峨眉道人拳歌》是史料中最完整记录峨眉通背拳的珍贵文献,其“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绝句精准的描述了通背拳松柔空随收放自如的技击思想和螺旋缠绕、浑圆整劲、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练功方法,古老的通臂拳也因而有了通背缠拳之说。现今流传在川渝本土的缠闭门(或化门)缠丝拳是相对最原生态的峨眉通背缠拳,不过大多都刻意追求技击之用法,十分忽略其修身养性的内功基础,因而只继承了其外在的形式(一个空壳),遗失了真正体现其内在东西的通背法门(即于师天沛垂暮之年才肯对有心人吐露的缠门斯文之道)。
还有一位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唐荆川公游历潜修十余年后,因东南沿海倭寇侵扰,朝廷重新任命唐顺之出任江浙督军,协助戚继光等名将抗击日军。在戚继光军事论著《纪效新书》中详细记载了荆川公向戚继光传授峨眉枪棒技击的过程,如拦拿圈缠仅需尺余等即是川中武学的典型特征。并在随后的“戚家军”训练中大量融入峨眉道人所传的通背缠拳而成三十二式。戚家军军官士兵转业退伍后,三十二式戚家长拳被带到江浙及中原北方各地,极大地促进了峨眉内家武学的传播,是为中华武术的“南拳北上”说。
戚继光经过研究认为,不论是张三丰传到武当的通背拳、火龙拳,还是唐顺之传到江浙的通背缠拳,这类出自川东地区的以修炼螺旋缠丝横劲为主要特点内家功夫亦和古老巴人的武术有血缘关系。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巴人的军队参加周武王讨伐商(殷)纣王战争,总是一边唱着进军的歌谣,一边跳着冲锋的舞蹈,勇往直前,古代典籍谓之“武王伐纣,前歌后舞”。
相关文献记载,重庆地处川东,古称巴州、江州、渝州,历史上曾是古代巴国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巴人勇猛善战,战国时期角力搏击就在川东一带盛行。秦汉时期巴人舞蹈进入宫廷,这是武术套路的雏形。在实践中,古代巴人还创造出了修炼内功的“导引行气术”。重庆武术融合了古代巴人刚烈、勇猛、剽悍、朴实的特点,俗称巴渝武术。自古巴重武蜀崇文,巴蜀一家,故巴渝武术属于峨眉武术系列。戚继光武学论著《纪效新书-拳经捷罗篇》中,明言八极拳起源于明代,并指出曾经盛行于川东合州巴子城的“巴子拳”即“八极拳”之母拳。
川渝本土道门武技在明清战乱更替中毁损严重,兼之满清王朝偏向于信奉佛教,所以近代官面上佛门武技渐居峨眉武术主导地位。川中道门迫于形势逐渐分流为临近官府而居的亲皇派和不涉官场政治清修于山林观阁的自然派,另有执着于反清复明的志士武道亡命于江湖间。随缠门祖师隐逸于巴渝民间的通背缠拳是峨眉道门功夫中相对较为系统完善的一支,并在与古老巴人武技的交融中得到升华。峨眉缠闭门亦称蚕闭门或化门,缠即行拳时螺旋缠绕,连绵不断,如蚕之吐丝。闭为应敌时避实就虚,紧封敌手,束缚困敌之道。化有空化敌劲,和暴制刚,履虎尾而不见伤之意,诀曰:“旋腕避锋,接手半空。扣步拧腰,顺势顺风”。也有人认为化门名称之源,在于手法多变,颇有花梢之意,但又不同于花拳,故亦名化门。
缠门祖师黄益川,江西残字门拳师,清乾隆、嘉庆年间人,因介入“反清复明”活动被官府追杀避难入川,隐蔽期间跟从川东合州巴子城峨眉道人潜修研习道门通背缠拳(巴子拳)。后浪迹江湖,先后在泸州纳溪、大足龙水、合川云门等地隐居,暗中授徒传拳。因其“政治背景”而讳言师门来历,三百年间逐渐以缠拳、蚕丝拳、残拳、缠丝拳、化拳、峨眉拳等名目在江湖上形成缠闭门(蚕闭门)流派。缠丝拳功法中有主张不招不架先发制人的纯阳手法门,残、截、冷、弹、抖、钻纯阳六字道其术,少壮图强之士多擅长;也有主张螺旋缠绕、沾粘空随、能空善化之阴阳手技艺,沾、粘、绵、诱、空、随六字言之,化门之美誉因此而来,一般称阴阳手;还有缠丝技艺炉火纯青后返璞归真的纯阴术法,有敬、惊、径、擎、紧、切纯阴六字道其精微,老成练达之人始能会其玄奥,亦称斯文之道。
缠闭门的演练风格和洪门拳法不同,要求内功修炼、整劲发放,主张“百折连腰尽无骨, 一撒通身皆是手”,一般以近身贴靠、横劲沾粘、惊炸弹抖、打穴击要为主,少有大开大合的动作。有些地方的练法却以柔化、小巧为主,多用手腕“制化敌劲,引进落空”,其牵缘手(亦称攀猿手等)法有通过螺旋劲化开对方进攻,顺势牵引对方摔出之意,俗称“顺手牵羊”。此拳种重视单手练习,主要手法是:巴、探、挂、拿等,要点是“掌不离腮,肘不离怀”,发拳时每一手,挠头钩挂,讲究手脚轻快,隐隐有猿猴稚趣存乎其间。多年走访调研显示,黄益川初得缠拳行走川南时,一度大力倡行教徒以扩充反清势力,以致很快受到追捕,徒众损伤严重;后转移至大足龙水,才半隐半露谨慎从事,因而传播甚广,久后依然被官方警觉追查;再迁隐逸合川云门时,渐知大势已去,兼之年事老迈,传拳加倍隐秘,几乎不授身边人,邻里多不知其神异。《四川武术大全》记载:“黄益川死于合川,葬云门镇天星桥鸳鸯坟处。”
黄益川所传缠丝拳经杨为善从大足龙水传到荣昌,在蔡德泉、于天沛、杨吉山、唐新知、林焉、蔡吉、吕海滨、张崇荣、张宏宾、谢奕奎等大师的多年努力下,传播甚广,逐渐形成了清晰的传承脉络和完善的拳法套路、长短器械、内功功法、拆手技术和医药保健功夫,俗称“荣昌缠丝拳”,是重庆市首个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十七届六中全会浓墨重彩推出“文化强国、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以说,每一个主题词都在提示我们:从文化入手,从我们民族的传统艺术宝库里开发创新之路,积极打造传统文化品牌是时代新亮点。
习大教导我们说:“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诚然,只有健康生活,才会幸福多多!传统非遗武术健身文化巴渝缠丝拳,是家庭、社区零投资自主健身的最佳法门!
(荣昌缠门钱鼎文先生演示巴渝缠丝拳二段拳法教学参考视频)
附:巴渝缠丝拳二段拳法集体套路动作名称
01.请手提气 02.退回奇门
03.左挂步挤手 04.右挂步挤手
05.沉气灌劲 06.右挑闭左掌
07.左挑闭右掌 08.缠退压断
09.右边缠顺捶 10.左边缠顺捶
11.回步右横捶 12.右追封螺旋
13.左边缠顺捶 14.右边缠顺捶
15.回步左横捶 16.左追封螺旋
17.右挑闭左掌 18.左挑闭右掌
19.左搭挂右翻钻 20.右搭挂左翻钻
21.左缠挒右断手 22.右架左推掌
23.右采挒左断手 24.左架右推掌
25.马步右横捶 26.右追封螺旋
27.上步穿花掌 28.缠臂转莲肘
29.追步右铲捶 30.格挡撩缠削掌
31.左缠挒右断手 32.管脚推磨手
33.和身双炮捶 34.回身铲捶
35.左缠挒右断手 36.管脚推磨手
37.和身双炮捶 38.回歩倒肘
39.右挑闭左掌 40.右边缠顺捶
41.缠退削掌 42.追封螺旋
43.左钩挂右兜掌 44.右钩挂左兜掌
45.右边缠顺捶 46.回挂右兜掌
47.钩挂左兜掌 48.和身双炮捶
49.回挂右拦手 50.右挂左推掌
51.左拦挂右推掌 52.右拦挂左推掌
53.和身双炮捶 54.回步左横捶
55.左追封螺旋 56.右挑闭左掌
57.左挑闭右掌 58.右鸳擒折梅手
59.左鸳擒折梅手 60.抱木右撞钟
61.抱木左撞钟 62.金鸡抖翎
63.钩挂提气收脚 64.导气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