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批注阅读(14)|我能读我,方成大我(第480期)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我能读我,方成大我

书者如灯,“是知灯者,破愚暗而明斯道。”有人说,人生须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大书。吾与之也——有字之书为传承,知识在其中;无字之书为体悟,阅历在其中;心灵之书为本然,我能读我,方成大我!

(采用“概括材料+简要分析+中心论点”的三段论方式提出中心论点。以文言排比句式诠释三种大书的内涵,简明扼要,精准到位。)

少年之时习句读,或观古今之言,有字之书为师为友。以文字为媒介,书籍带着我们走向新的世界,教会我们许多知识,前人的经验与智慧,虚幻的欢笑与泪水,令我们沉醉、助我们成长。“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古训仍在耳边。正是有字之书告诉了我们“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正是有字之书让我们体味出“天荒地老无人识”的苦涩,有字之书塑造着最初的我们,正如加缪评卡夫卡,“他书中的每一页都强迫我去读它”,有字之书,有益之书的每一页也都“强迫”着我们去阅读。

(这一段论述阅读有字之书可增识长智。采用引证法论证有字之书的作用,点面结合,内蕴深厚。先引用西汉刘向的名言,从面上概括论证有字之书的作用;再引用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致酒行》中诗句,具体论证读书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年龄稍长,阅历增加,经历了若干人若干事,无字之书的书页也渐渐增加,其中内容悲喜自知。无字之书,是阅历,是经验的积累、情感的积淀,是人生路上经过的一个个路牌。它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前进的方向,开启一扇扇不同的门。我们自己牵着自己,跟着无字之书的指引。

(这一段论证无字之书引领我们的人生方向。采用“无字之书,是……”的排比句诠释无字之书的内涵,富有哲思,增加了文章的思想深度。)

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说到底其传授之物均源于外,你化而用之,或上坦途,或坠深渊。心灵之书,却是由你而发,由你守候。 

(由有字之书、无字之书的“源于外”转化为“由你而发”,由“我读”转化为“读我”,自然过渡到对心灵之书的阐释。在比较三种书的异同中巧妙过渡,前后照应,衔接紧密,妙合无垠。)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你的心灵之书,只须本然,你要去读懂。何谓读懂?群居不倚,独立不惧,问心无愧,即为读懂。孔子困于陈蔡,问弟子是否行道真的不可为,或说不可为,或说应与世推移,颜回却说:“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不容何病?读懂自己的心灵之书,遵循本心,遵循良心,那么从心所向,从欲而行,致力于其中,岂不是人人都是“匠人”?也正是心灵之书,才能让人舍生取义,因为它就是我们的“我”!

(这一段是点亮全篇的精彩段。引用《菜根谭·概论》中名句揭示了读心灵之书只是回归自己的天然本性而已。采用短句排比“群居不倚,独立不惧,问心无愧”诠释“本然”,四字格短句,典雅凝练,增加了文采。

举《论语》中师徒共论“行道(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学说)”一事,其中“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意思是“老师您推行仁义之道,不被容纳接受有什么问题呢,正是由于我们的仁义之道不被接纳,恰好表明我们是真正的君子”。引用这则《论语》中的故事意在论证我们应“遵循本心”,只有“遵循本心”才能成为真善美的“我”。引用这则《论语》中的故事准确对接自己的观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和思想深度,提升了文章的品位。)

有字之书以为梯,学山为顶峰为己。无字之书以为舟,破江渡海见真力。心灵之书以为己,遵之循之莫为逆。三者缺一而不可,人生漫漫需砥砺!

(以排比句总结三种大书的作用及读法,用比喻揭示三种大书的作用,再以文言句点出读书的态度。整齐的句式读出来铿锵有力,斩钉截铁,增加了气势;文言句式的介入,典雅凝练,增加了语言的陌生感,吸人眼球。)

三者缺一不可,知前两者之重要之人不计其数,知最后一者重要之人却凤毛麟角。故我能读我,方成大我!

(总结全文,再次强化中心论点,回扣文章标题。头尾圆合。)

【点评】

大量引用名言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引用了加缪、孔子、刘向、李贺等人的名言,包括引用《菜根谭》和开篇引用《五灯会元》中句子,特别是引用《论语》中师徒共论行道一事。这些引用一方面拓展了文章的广度,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厚度;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作者阅读积累的丰厚。由此可见,阅读积累对写作的辐射作用之大,所以读一整本书为作文垫底,让自己谙熟的一本书在作文中“发酵”,这才是作文提升水平的最佳路径。

语言富于文采,内蕴深厚。在开头、中间和结尾都运用了排比句,并采用文言句式加以陌生化包装,既增强了语言的耐读性,又典雅大方,增加了文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