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官房胡同与奥运缘分
延期一年的日本东京奥运会于2021年7月23日开幕,网友们不约而同怀念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那场无与伦比的演出令世界震撼,是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付出巨大努力的成果。
当年,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奥运期间做足了服务准备。在奥运会比赛前夕,北京市政府向社会招募遴选共计598户北京市民家庭,为来北京观看比赛的外国游客提供住宿接待服务,带领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北京生活。首户奥运人家就落户于西城区南官房胡同。
01四合院迎接四方宾客
坐落在南官房胡同39号院的朱宝华一家是598户奥运人家之一,也是首户获得“奥运人家”青花瓷盘标志的家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北京典型四合院,占地四百多平方米。据房屋主人介绍,这是祖辈在1915年花费1200枚银元买下的私宅,全家13口人一直居住在这里。为了竞争奥运人家的名额,朱宝华改善了四合院的居住条件,将古代装修风格与现代设施完美结合。
四合院内设置了4个独立卫生间,安有抽水马桶和淋浴设施,能24小时提供热水。在奥运期间,东厢房和正房对外国游客开放。
走进正房,能够看到里面摆着雕刻精美的红木床,铺着带有中国特色的床单被罩。这张床是祖传的百年红木雕花床,深受住客的喜爱。
鸟笼
影壁墙
站在小院里,同样感受到满满的中国元素,房廊下悬挂着鸟笼,院内摆着石桌石椅供客人休息,进门就能看到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影壁。
除了硬件设备上的提高,为了更好的招待外国游客,房屋主人朱宝华一家还认真学习中西方文化知识,了解文化差异。语言方面,他请来了擅长英语的侄女来帮忙,还通过旅游部门请专门的导游和翻译,确保外国游客在这里获得舒适的住宿体验。
时隔13年,南官房胡同39号院已经转为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笔者来到这里时天色已晚,39号院大门紧闭,旁边小院的施工人员表示,这里的四合院值得逛一逛。“可以明天早些过来参观。”这位工人说道。
02南官房胡同的前世今生
其实,不仅39号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所在的南官房胡同同样保留着历史痕迹。这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在清代称为南官府胡同。
这样的名称,据调查,是因为明代这里曾建有政府的库房。南官房胡同属于什刹海金丝套古建筑保护区范围内,金丝套地区是指前海北沿、后海南沿与柳荫街之间的区域,占地20公顷,有17条蜿蜒曲折又互相连通的胡同,是什刹海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南官房13号院又是胡同中一处基本保存完好的院落,院内至今还存在着不少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建筑结构,这些结构都可以作为北京城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重要参考。笔者发现,这里的院子门口几乎都摆有造型各异的石狮子或者石鼓,显得十分威风。
61号
63号
相比之下,位于61、63号的圣泉庵可没有那么幸运,古刹早就成为民居,神像、供器早就不见踪影,只能从残留下来的建筑依稀还能辨别出当年古刹的痕迹。
03名人大家会聚南官房
历史上,南官房胡同曾住过不少名人。故宫建院的最后一位见证人单士元先生曾居住在南官房胡同,他陪伴故宫走过了半个世纪。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前,他就已经在故宫工作了。
我国杰出的历史学家、教育家陈垣在七七事变后曾短暂的居住在南官房胡同,当时身处沦陷的北平,担任辅仁大学校长的陈垣积极投身于抗日,他拒绝到汉奸政府任职,平时“杜门谢客,不见生人”,面对日寇当局和特务的威胁与恐吓,他处处表现出爱国志士的高尚情节。
作为著名学者,陈垣先生以学术为依托,通过宣讲进行抗日斗争,他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日知录》和《鲒埼亭集》,以顾炎武的经世思想和民族气节教育激励学生。同时,在研究工作中,他将爱国思想和历史人物坚持民族大义的事迹写进著作中,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独立精神和自尊意识。
此外,南官房53号住过一位叫沙博理的犹太人,他的夫人是中国著名的话剧演员风子,风子演过《雷雨》中的四凤和《日出》中的陈白露。沙博理是中国最早一批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他在中国生活了67年,见证了中国的变迁与飞速发展。
沙博理的身份有很多,律师、士兵、青年学生,而他最为知名的身份则是翻译学者。沙博理作为20世纪翻译史上一位特殊的人物,翻译了众多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像《新儿女英雄传》、《家》、《春蚕》、《保卫延安》、《创业史》、《林海雪原》等,向世界介绍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其中,他翻译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最为著名,沙博理凭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通,出色的处理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帮助西方读者认识人物、理解情节,增强了西方读者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而他的翻译思想也为中国古典名著的英文翻译开创了较好的典范。
沙博理曾说到,“翻译中国文学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乐趣。它使我有机会去'认识’更多的中国人,到更多的地方去'旅行’,比我几辈子可能做到的还要多。”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这不仅仅是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民亲切的欢迎语。今天的南官房胡同作为“胡同游”的必经之地,同样传递着热情友善好客的态度。虽然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精神恒久流传,期待每一位奥运健儿在赛场上不负汗水,获得佳绩。同时,我们也期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2022北京冬奥会,赴一场冰雪之约。
致谢与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