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喜欢阅读,不喜欢语文》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序
王育栋
看到这个书名,你可能会感到奇怪,语文不就是阅读与写作么?哪有喜爱阅读之人,反而讨厌语文的?非常不幸,这就是残酷之现实。而这一切,皆因那篇《“语文课扼杀了我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点击可看)而起,此文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一经推出,便引起许多读者的强烈共鸣,紧接着被“外滩教育”等公众号与网站转载。《新读写》杂志特意围绕它组织了一次讨论。然后,就有了放在你面前的这本书。
相信凡上过学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新学期,发下新课本,大家首先会翻开语文课本,选感兴趣的课文,读得津津有味。可到后来,当老师在课堂之上,一本正经带着大家条分缕析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词时,当初阅读的快感便荡然无存,只剩下了味同嚼蜡般的感觉。
极端者,便是本来承担指导学生阅读与写作重任的语文课,到头来反而扼杀了学生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之所以如此,便在于标准化语文高考试卷的指挥棒,及随之起舞的烤羊肉串般的碎片化语文课本与教学。两者一唱一和,便将学生的阅读兴趣轻易给扼杀掉了,岂不悲哉。
已故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方仁工先生曾说过,读中学时,语文课上,他多半躲在下面偷偷看小说,等到快考试了,借老师的备课笔记看看,语文照样拿高分。方老师同时还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类似的话我还从其他优秀语文教师的嘴中听到过。
他们的话,无意中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多阅读、勤练笔方是正道。对课文过度之解剖,及与之相应的高考标准化试题,其实都是违背语文学习规律的。而这些倒行逆驶,便直接导致一些学生彻底丧失了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
本书的作者们便是围绕此而展开分析与探讨,或分析自己为何讨厌语文,讨厌语文的后果有哪些;或谈自己是如何喜爱上阅读的,热爱阅读又给自己带来了些什么。
王俊期同学列举了语文教材的三宗“罪”:剜其肉(选作家的个别作品而失其全面性、丰富性),折其骨(拆解式分析),夺其魂(标准答案)。
张正涛同学也认为,“如果想通过语文课做‘太多’,反而可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
刘墨文同学认为,“在我眼中,自行阅读与上语文课相比,前者更能激发我对语文的兴趣”。
而张卓尔同学更是坦言,“我自己所选择的阅读书目,以及我随性之读书态度,就是我给自己上的离经叛道的语文课”。
而退休教师杨友苏与作家周佩红,更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畅谈了阅读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和国内的碎片化语文教材与标准化语文高考试卷正相反的,便是国外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与测试。为此,我特意选了上海市市西中学国际班、瑞士蒙塔娜学院及美国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市新港高中的老师对自己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及学生们的书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矣。
何时,语文课能够引领学生们爱上阅读与写作,那我们编写此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盼望此书速朽,而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二O一七年十月廿二日上午
附:目 录
序 王育栋
冷峻的现实
语文课扼杀了我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 郁土
“套”中人 艾 比
讨厌语文
阅读应是自由的 李 影
语文课与课外书 李若楠
致语文 赵欣怡
语文,你失去了什么 宋亦然
我之读书观 吴京殊
喜欢阅读,讨厌语文 项心叶
语文究竟怎么了 李绍泽
过度解读压死语文 李嘉欣
失语魔咒与逻辑之殇 王嘉露
做一个任性的读书人 刘墨文
阅读是精神成长的一种方式 潘裕仁
一个离经叛道的高中生之自白 张卓尔
我为何讨厌语文 黄 添
当初为何没能多花点时间在语文课上 顾 恺
当我谈阅读时,我谈些什么 王俊期
先生者,先觉也 程逸韫
我的经典阅读与阅读教学 顾艳云
“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 潘江红
不得已而为之 杜亚群
热爱阅读
只有主动阅读才是真阅读 张正涛
让语文回归阅读 王健欣
阅读的群山、冰川和阳光 方智钧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 张纯瑜
从“补偿性阅读”说起 王想龙
我与书:且读且珍惜 闫树影
阅读,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 周万梅
唯阅读令我心醉神迷 杨友苏
关于《诱拐》,关于阅读 周佩红
整本阅读
无法超越的人生之“城” 钱逸伦
一个贴近人性的故事 陆逸凡
美国人这样上语文课 郁 土
生活与角色 陈泓宇
当魔鬼之火被点燃 李沛洲
《蒹葭》诗歌鉴赏 徐瑞乾
变碎片化阅读为整本阅读 向 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周家宏
深度阅读与个性化写作 洪瑜沁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