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延令的凡人传奇(连载八十一)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在这里跟你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吟哦娱笔,抒怀述志,点情碰心......
第八十一章 倾其有真心换假义 道不合子沐破樊篱(2)
傍晚时分,辜志军来了。杏雨让子沐削了萍果,叫晓雪泡了龙井,便跟辜志军开门见山地谈了起来。他要辜志军谈谈事情的经过及自己的看法,态度平和,淡定,而又不失严肃。辜志军看着他,稍许犹豫沉默了一会,则显出无奈的神情,一副迫不得已的样子,然后从口袋里掏出烟盒,抽出一支点了,吸了一口,才低头于吐出烟雾的同时,也吐出了那些似乎在他心中已藏了好久的话。
“事情的经过我就不想说了,因为子沐肯定已向你们说了详情,而且我相信子沐也一定会如实说的。同时,我也知道子沐一定恨我,恨我为什么在她与我妈妈冲突时,我总是选择沉默,几次都没有个意见。这点也许老爸和老妈你们俩同样不理解,也在埋怨我。但我只能这样。从我妈那方面说,我是她的儿子,却又不是她亲生的,她将我抚养成人后,便自然有了一种担心,担心着会失去我,这种担心在现在看来几乎已产生了心理障碍,所以也才会那样歇斯底里。她这样的状态,这样的心理,那样的性格,我如责怪她,只能是火上浇油,只能是产生更大的误解。不仅她会误解,甚至于辜家的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有可能会误解,都会说我是娶了老婆忘了娘,或者干脆骂我是白眼狼。可我更不能责怪子沐,从子沐这方面讲,她确实没有错,而且已经做得很好的了,她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我又怎么能忍心再去责怪她,再要求她什么呢?所以我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沉默。我的这种沉默有多无奈,有多痛苦,只有我自己知道,又有谁能理解呢?”辜志军说到这里,停下来,又深吸了一口烟,似乎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并且是他独吞独饮的委屈。
杏雨若有所思地望了望辜志军,又见子沐似有话说,便朝她摆了摆手,然后端起茶呷了一口,接过辜志军的话:
“我理解你!不过沉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是在沉默中忍受痛苦与耻辱,直至牺牲所有的幸福,就是在沉默中爆发出必将爆发的冲突。而且你妈担心失去你也不是问题的实质,实质的问题是想控制你,实质的问题是因为子沐生了个女孩。在这里我无意指责你的父母,何况我和子沐她妈妈也都是做父母的,你也当了父亲了,将心比心,没有哪一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和自己的孩子天天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只是同样的,我们做父母的也都应该懂得孩子大了,他们应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难道天下会有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非要对他们的生活横加干涉,弄得鸡犬不宁吗?儿子也好,媳妇也罢,手心手背都是肉,难道做父母的不希望他们和和美美的过日子?他们有缺点可以批评,可以教育,如果他们不仅没有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而且尚能尽一份孝心,做父母的却偏要挤进他们的世界里去胡乱猜疑没事找事,这不是莫名其妙,太令人费解吗?因此,从做父母的角度讲,我对你母亲那样的竟没有一点怜慈之心,无端地将儿媳,甚至未满周岁的孙女都一起逐出家门的做法真是太难以置信,太百思不得其解了。如果一定要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那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子沐生了个女孩,犯了她的大忌。然而这是错吗?试想如果不是李子沐,而是换成性格泼辣的别一个人,还不早孙猴子造反大闹天宫了吗?难道你辜志军希望那样吗?这次子澍举行婚礼,我原本想借此机会改善一下两家特别是你母亲与子沐婆媳之间的关系,谁能料到虽百般努力,万般诚意换来的竟是这样的结果呢?你辜志军的难处我可以理解,但你总不能就这样沉默下去,你总得有个对应的措施,否则不仅对子沐不公平,让孩子不安宁,让她们都无幸福可言,也会让你无幸福可言,因为这样会直接影响到你和子沐双方的工作,影响到你们及孩子的生活。同时老这样下去对我们也是一种伤害啊!所以,你应该告诉我,面对这样的情况,你究竟是怎么思考的。不是逼你拿意见,而是你应该有个意见。”
“我想你应该说一句发自内心的话,你到底还爱不爱我和若蓉?如果你爱,如果你妈又不让我和孩子再进辜家,或者即使我和孩子去了,她依然是这个态度,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去独立地做一点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再过几天,就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日了,我们该怎样让她度过?该在哪里让她度过?这,总该考虑了吧?”子沐终于憋不住,还是插了几句。
“有的时候我确实不知道该怎样说才好,我想,我妈那个态度,至少现在我还真没法去让她改变,唯一的办法就是子沐跟我走,到上海去找工作,然后等我晋了级随军。要么就是我跟子沐走,申请转业或等着上级让我转业。子沐如现在不愿辞职,我又不可能转业,那就仍然先租房住。我妈那里暂时别管她,一切我先扛着,反正我明天也去部队了,我想冷落冷落也许会好些。至于若蓉的生日干脆就到部队去过吧,请中队的几个要好的战友一起为她庆贺庆贺,最好老爸、老妈也去。子澍、苏卉是孩子的舅舅、舅妈,按家乡的风俗自然是必去的。我想就让孩子的生日来为我们带一点喜悦,来改变一下我们的心情吧!”辜志军见杏雨和子沐都要他说点儿意见或打算,便作了这样的表态,但对一些尖端话题还是避开了,并未做回应。
其实,辜志军即使不这样说,差不多也只能这样去做。所以,杏雨没有立即表示什么。片刻的沉默,子沐则接过辜志军的话道:
“你的意见可以考虑。不过,我确实不会丢掉我钟爱的事业现在就辞职跟你去上海的。如果有一天确实可以随军,可以仍干我的教育工作,那我则愿意接受。现在看来,只能仍先租房住了,孩子的生日也只有去部队过了。你妈即使有什么话,我想也还不至于不顾面子,不顾场合跑出家门闹的,更不会跑去部队的。我们这也叫做惹不起躲得起啊!”
杏雨见子沐这么说了,而自己这会也不便过多地去说什么,况且主要的东西差不多也都说了,于是即明确表态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这样地先做个缓解尝试也为尚不可,千万别再生什么事了。受他们婚事的牵累,杏雨既担着心,又宁愿一切往好的方面想,他不愿此时去料想以后会发生什么事,他只希望一切太平无事就好。以后的事,以后会发生什么,谁又都会料得到呵?即使现在,他又怎么可能就一定知道,辜志军讲的全是出自肺腑的心里话,而不是一种心计呢?杏雨虽然很睿智,很有洞察力,但他现在真的是怕了。他怕女儿再受伤,他怕外孙女从小就失去幸福,所以他和子沐一样,宁愿相信此时的辜志军,相信他说的是真话实话,而把希望几乎全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若蓉的第一个生日果然也只能是在部队过的。五月十五日,杏雨就备好了酒菜和一些家乡的特产。其实即使是酒菜也基本是家乡风味的。要知道写《美食家》的陆文夫先生其祖籍就是延令,是故乡酒的芳醇,菜的滋美伴随他到苏南,成就了他,并令他有了那篇四海皆知的名作。不消说,足见延令的美酒佳肴是多么地独特和养人了。
所以,杏雨特地带了富有家乡特色的名酒“醉银杏”,飘着浓郁地域香味的菜肴“松岭锦凤翅”、“朱仙烧河豚”、“毗芦糖扒蹄”、“三坔富狮团”……他带的家乡特产除了“黄桥烧饼”和“宣堡混饨”外,还有两样东西,那是李明轩从台湾来家乡开发的——“银杏寿福饮”系列和“延令美食罐头”。
李明轩半年前刚去世,他在世时只要回故乡来视察他的企业,就定要来一下李家。他喜欢吃江英煮的元麦粯子粥和螺螺肉子卜页汤,说这两样东西是延令的“咖啡”和延令人的“神羹”,吃了之后,无论是千山万水,还是天老地荒,都不会忘却故乡。所以他回故乡,都要来李家吃一粥一汤,来时总要给江英送点他开发的这些产品。
现在他儿子也一样,前不久就给江英送来了“银杏寿福饮”和“延令美食罐头”各两箱。江英让杏雨各带一箱到部队去给辜志军的首长和他所在中队的战友尝尝,一来表示一下老区人的心意,二来也为辜志军长个面子。杏雨答应了妈妈的要求,要她放心,同时表示到部队最多过一宿就回来,离家的这两天由姐姐杏云陪伴她。江英说没事,她让杏雨尽管去,不要太牵挂。这样杏雨和晓雪便于第二天一早,也就是若蓉生日这天,大包小包的拎着、背着,陪抱着小若蓉的子沐一道赴沪去了部队,并约好了子澍在KK酒店会合,然后由辜志军安排请部队的几位同志一起吃顿饭。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小若蓉也由此在外公、外婆和她爹妈及几位陌生而又亲切的叔叔的祝福声中度完了她的第一个生日。若蓉这个生日的度过是极不寻常的,甚至太富有纪念意味,虽然仍有遗憾,但毕竟是父母一同与她度过的,而且还有外公、外婆和解放军叔叔陪着,因此算是幸福的,幸运的。她又怎么能知道父母这么团聚在一起为她过生日是不是最后一次呢?谁又能知道呢?小若蓉是无辜的,她是那样地可爱,多么希望幸运和幸福永远伴随着她啊!
这次子沐带小若蓉到部队为她过生日,并且是由孩子的外公、外婆陪着的,个中之情,部队领导多少也是了解一些的。况且,杏雨夫妇,包括子沐都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们以前也接触过辜志军的父母,自然心里会有一番比较。因此他们多少对子沐添了一份同情,也对杏雨夫妇增了一份敬佩,同时对辜志军则或多或少作了些含而不露的告诫。
也正是在这次为若蓉过生日的晚上,在KK酒店的房间里,辜志军向杏雨讲,说在部队并不好“混”,不送礼“打点”,就很有可能面临转业,特别是教导员对他印象不好,表面上客气,背后老挑他的刺,看来想晋升到副营带家属已很困难。所以他要杏雨找一下苏卉的母亲,看看能否通过关系将他转到南京。杏雨一听,心“突”的一下沉了。辜志军怎会讲出这样的话来?他为什么要这样讲?这次来沪,他确听于副队长的夫人沈嫂说过辜志军喜欢做夜猫子玩电脑游戏之类的话,莫不是因此辜志军受过教导员的批评而有所猜忌?如果这样,便说明辜志军受他母亲的影响还是严重的啊!此时,杏雨不愿多往那方面想,他只是告诫辜志军,一是不相信晋升总要靠送礼才行,更何况是在部队,在部队是要靠硬功夫,真本领,好素质的;二是即使转业也没什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转业是部队建设与地方建设的需要,没什么可说的,何况子沐在延令有一份她所喜欢的工作,不一定非要随军来沪不可。辜志气军没有再言语,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说现实往往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离开部队,从沪上回来后,不知为什么,杏雨的心又时不时地悬了起来。
作者简介
杏园挂鞭人李长贯,昵称杏园秋雨。职业与兴趣使然,为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写作协会会员。昔教余喜涂鸦,著有长篇小说《杏雨烛泪》,亦常有短文小诗散见于报端杂志;今赋闲书斋,借微信平台,于“杏园乡轩听秋雨”,聊天说地,结远朋近友,快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