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果园8年,我踩过的5个大坑,每坑都装着辛酸泪
我曾经在一家果业企业工作八年,管理过四千多亩的果业基地,去年终于洗脚上岸了,这八年中,我曾经信心满满,曾经满怀希望,可现实却给我浇了一盆冷水,浇得我透心凉,这其中,我个人应承担主要责任,但对客观现实把握不准也是不容忽视的,今天,我把这些年踩过的五个大坑分享出来,目的是提醒正在果业行业奋斗的朋友们,见到这些坑,千万别踩上,因为,这些坑里都装着我的辛酸泪。
大规模柚子园
第一坑:柚树套种中药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记得九年前,建果园之初,因为政府鼓励种植药材,每亩地有500元的补贴,而且后续还有设施配套支持。当时,算了一下帐,如果果树中套上药材也就可以拿补贴了,1500亩地可以拿到75万的补贴。于是,满心欢喜,就将原本应栽33株柚子树的密度缩减了一半,套种上药材,头两年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三年后就让我吃尽了苦头。
果园套种龙脑樟
原来,药材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地下部分根系迅速攻城掠地,根系侵入到柚子树树下,与柚树争抢水肥。更可恨的是,地上部分也不闲着,夏季时,树高近三米,遮挡柚树阳光,让柚树很受伤。于是,第五年时,正好药材也销售不畅,我们终于忍无可忍,把套种的药材全部挖掉。结果,每亩光机械和人工就花掉600元,本来柚子三年挂果,最终第六年柚子恢复元气才挂果,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痛心整改后的柚子园
第二坑:品种把关不严格,果品杂乱进退两难
当时,柚树品种有三种,即沙田柚、桃溪柚、金沙柚,而且金沙柚又有六个品类,品质相差很大,当时,我们图方便,对政府免费提供的品种把关不严,因为小树时外观确实很难区分,于是,匆匆忙忙拿苗,匆匆忙忙种下,结果,三年以后,果子成熟期有先有后,酸甜度不一,外观也差别很大,很明显,这是品种搞乱了。
种下去的小苗
怎么办?作为果业企业,品牌才有出路,而品牌必须以品质做保障,品质如果没有标准化的质量保证肯定难以支撑,这时,我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最后,一狠心,一一鉴别,一一吊牌,对劣质品种全部高接换种,2016~2017年,那二年,看着两万多株柚子树被高接换种,我陷入了痛苦的自责之中。
品种嫁接
第三坑:设施配套不完善,本想省钱反而浪费
果业企业,四年零收入是一种怎样的体会?你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当初想象中预计三年开始有收入,结果事与愿违,所以,在基础设施尤其是水肥设施投入计划不足,虽然靠政府给予了部分滴灌项目支持,但用了不到两年,堵的堵,断的断,第三年就无法使用了,于是,从第四年开始,才来布局水肥一体化设施。
滴灌系统
这其中,夏季干旱时,用过洒水车,临时拉线从旁边水塘抽水,2019年严重干旱,水塘的水也干了,只能天天夜里祈祷,祈求上苍降雨了,看到满山柚树卷叶,心在滴血啊!
干旱的水塘
还有,当初因为资金受限,本来建园初就应种上“马甲子”围园,结果,当满山挂果时,周围偷盗现象发生时,被逼无奈,只好又装监控,又用刺网围园,想省钱结果却多花了冤枉钱。
果园监控系统
第四坑:激励措施口号化,员工积极性难发挥
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当初“文革”时吃大锅饭,为什么那么多人吃不饱饭?可是,1978年后,当小平同志推行“包产到户”后,全国人民马上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原因很简单,就是大家都有了劳动积极性。
柚园丰收劳作
果园的管理也是如此,开始时,我们也制定了很多激励政策,但因为没有具体执行办法,所以,持续了三四年的大锅饭现象,从2018年开始,因为全部都挂了果,我们采取了“按果树数量(规格)定经费”、“按果品产量(质量)定奖金”这两招,立马见效了,各果园园长开始暗自较劲,“磨洋工”现象大为缓解。
诱人的新鲜柚子
第五坑:技术标准难落地,再好的技术也是空
说实话,我当时对技术还是很重视的,专门请了一位兼职专家(有实践经验)作为公司技术顾问,年薪15万,每月工作8天即可,可是,后来我发现,很多技术措施都很难落地,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管理人员理解有偏差,或者我行我素不按标准执行,比如公司有两个老同志就经常自行其事,按自己的经验办事,使上面的措施无法到位。
二是民工不到位,比如每年割稻谷时,正好也是果园忙碌时,这时,民工才不管你,回家才是硬道理,让你无法处理,另外,比如10~11月,果园里要开沟下肥,又要修剪和喷叶面肥(磷酸二氢钾),还要采果清园,这一些事都要做,可是,因为果园民工都来自周围村民,短期无法保证充足的民工,所以,实际情况往往是秋季的工作拖到冬季,冬季工作拖到春季,这一“拖”字,让你敢怒不敢言。
正在采果分类的民工
当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农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农村一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果业高端产品严重不足,这是留给我们的机遇。如果我们能正视以上问题,在管理模式上创新,在技术上抓实,我想果业产业还是充满希望的。
充满希望的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