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狂追“靳东”的大妈,行为背后的逻辑使人深思

前段时间某短视频平台的假“靳东”骗局窜到了热议话题。其中有一60岁的大妈与“靳东”网恋,还在网上花了不少钱。家人们劝阻她适可而止,她却觉得家人是在阻止她寻找幸福,于是就和家人闹了起来,不仅不吃饭瘦了10多斤,还整天跟老公吵架,闹着分床,因为她心中只有“靳东”。

面对此情此景,女儿无奈之下拨打电话求助。当记者采访时,大妈依然坚信自己的选择,很乐意和众人分享视频中的“靳东”,并且表示她非常向往和“靳东”一起生活。即便在外人看来,大妈展示的视频中剪辑的痕迹很明显,嘴型对不上,制作也不走心,但大妈却依旧对里面的“靳东”爱得痴迷。

面对这一事件,有的人看看热闹吃吃瓜一笑而过,叹一声:大妈也痴情;有的人深入到了大妈们对“靳东”的喊话,看见了她们的情感需求;有的人透过这个事件去洞察它的本源,想去了解何以至此。我们作为观察者,来推演一下不同视角对同一事件所引起的不同思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01-

轻信受骗+追星痴狂

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瞄了一眼就过去了,大脑里第一反应是“老年人上当受骗”,没啥可大惊小怪的。后来,这类资讯多出现了几条,我发现有些东西留在了我的注意力里,和原有的观念有了冲突。

当我觉得没什么大惊小怪时,我大脑中的观念是“老年人对网络世界接触的比较少,容易上当受骗”加之知道了这个事件的主人公是“60岁的大妈”,大脑便不由自主地做了一个快速推断:

大前提:老年人对网络世界接触的比较少,容易上当受骗

小前提:这位60岁的大妈是老年人

--------------------------

结论:所以,这位60岁的大妈上网容易上当受骗

通过剪辑粗糙的视频画面、错位的口型,“靳东”引导大妈关注及进行消费等客观行为,符合得出的结论“这位60岁的大妈上网容易上当受骗”,事件结果与大脑里的推论结果一致,两者没有冲突,合逻辑,则“没啥大惊小怪”的。

但是,当抛却“靳东”真假不谈,就大妈追星行为本事而言,这件事并没有就此在脑子里揭过去,究其原因可能起于另一个观念“老年人的处事方式一般都是沉稳庄重的”,同时“追星——疯狂的追星行为是不理智、不稳重的”,大脑会自觉地做出另一个快速推理:

大前提:老年人的处事方式一般都是沉稳庄重的

小前提:追星——疯狂的追星是不稳重的

--------------------------

结论:因此,老年人一般是不追星的

而这起事件中,这位60岁的大妈算是老年人了,但是她不仅追星,而且是连家都不要的疯狂追,就与推理出来的“老年人一般是不追星的”形成了矛盾,这位大妈做了我原有观念里不被认可和接受的事,这就形成了冲突,也因为有了冲突,大脑才会记忆和进一步的思考:要么就是我原有观念太过片面,要么就是这位大妈的行为太过疯狂。总之,需要调整到“一致”,大脑才会把它揭过去。

-02-

被忽视的情感需求

原本在我把“是大妈太过疯狂”作为失调原因做了调整,这个事在大脑中就算翻篇了。但是,10月18日看到的一篇文章,又把我拉回到了这个事件,更把这个话题做了延展,到了“中老年女性”。之所以是这天的文章,是因为它是一个我第一次知道的节日:世界更年期关怀日。它讲到了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群体——“记忆力衰退,衰老加速、甚至已经衰老了”的中年老女性群体。这个群体确确实实存在着,却像隐身了一样丝毫没有什么存在感,不被看见,得不到关怀,更别提爱与被爱的情感需求了。

再回头看60岁的大妈们追“靳东”事件,这个瓜突然不好吃了。刚开是看到的,老人在网络世界不能辨真假,以及追星的疯狂行为,确实能解释通,只不过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通了”。但能不能站台她们的角度上设身处地的想想呢?

于是,就人的情感需求的满足,冒出了一个观点“人的情感需求总是要得到满足的”,而“大妈也是人,也有情感需求”,得出一个简单的推理:

大前提:人的情感需求总是要得到满足的

小前提:大妈也是人,也有情感需求

--------------------------

结论:因此,大妈的情感需求总是要得到满足的

而满足情感需求的前提是被看见。可是,在我们当前的社会情景下,中老年女性群体是不被看见的。当然,也不能这么笼统地说,比如经常听到的“催婚的老妈”、“婆媳关系”、“丈母娘”……等也可以看到她们,只不过,这些是她们“强行”参与子女的生活(婚姻、教育)时的“为你好”,从而义愤填膺地再为子女谋一波福利,发挥自己的余热。而于她们自身的需求,物质层面的不消说,不说品质怎样,起码吃穿不愁算是满足的,除此而外她们情感和精神慰藉层面的需求,却是被大众所忽视的。

家庭里和丈夫几十年过来了,大部分早没了爱,两人按折磨合出来的方式按部就班的过日子是常态;子女们也有了自己的生活,想去操心却发现自己操不上什么心。子女们各自忙腾着也顾不上她们,所谓的情感上的关心成了例行公事,又是还可能忘记。这个时候,很多她们会陷入“无用”的心理状态,身边的他人不需要她们提供什么价值,同时也得不到身边人的关注和关心。这里我想到了苏大强的作,之所以能被念念不忘,就是他强行从身边人那里得到关注和关心,获得情感的满足,他是个另类。而现实生活中的中老年人——不管女性还是男性——很多都不是苏大强,于是被我们社会冠之以“省心(给子女不添麻烦)”之后,便被抛之脑后了。

这位大妈追星行为的出现,从人的情感需求层面来看,是必然地。我们来思考一下大妈行为背后的逻辑:既然自己的情感需求身边的人看不见,更别说满足了。那就向外求,正巧网络是个向往扩展的便捷途径。像这个事件,即便这个“靳东”是假的,即便追星行为很疯狂,但是它们能满足大妈们被看见、被关怀、爱与被爱的情感需求。

当这个事件被爆出之后,短视频平台和有关部门开始了对假“靳东”类账号的治理,但如果我们依旧忽略身边中老人的情感需求,那么整治之后这些平台上依旧会再出现假“靳西、靳南、靳北……”,不信你去搜搜看,假“马总”都一堆一堆呢。

-03-

寻找丢失的“自己”

原本这个事件由看热闹到解释它,再到站在大妈的角度上理解她们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想着总该从大脑里揭过去了吧。可是大脑却死揪着不放,还觉得没有思考到位。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是:把情感需求的主动权放在别人——即便是亲近的人身上,总不是解决办法。想想亲近的人也有自己的事,甚至可能离去——去天国。靠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总归是一种依附式存在,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这里冒出了另一个观念“人的需求只有自给自足,才能长久”,而这里涉及到的“情感需求是人的一种需求”,简单的推理过程便是:

大前提:人的需求只有自给自足,才能长久

小前提:情感需求是人的一种需求

--------------------------

结论:因此,人的情感需求只有自给自足,才能长久

当然,这里不是说“不能通过他人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而是说: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对外界的依赖性较小,情感的满足就会成为一种持久的常态。不因被别人忽视,而无法满足;也不因他人的爱和爱他人不得,而感到情感需求匮缺。(同时,也不排除身边他人给自己的情感满足。)

这种情感需求自给自足的状态听起来还不错,只是怎么做到呢?放眼过去,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确实有难度,但并非做不到,更不影响我们能试着朝着这个方面去做。

要做到情感需求的自给自足——不管是大妈还是我们每个人,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找到“自我”。如果没有“自我”,我们连情感需求都无法确定得了,更别谈满足了。回到大妈们追星的事件上,大妈们为什么要通过追星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呢?因为她们在这个过程中与“靳东”互动、共同设想未来……这里面就有了“自己”的定义:爱“靳东”也被他爱着的女人。在这个定位下,她的情感需求就是被看见、被在乎、被关心、被爱着温暖着,情感需求被梳理了出来,也被满足着。

我们钻入时光机,回到她养育子女的年份……这样有点困难……我们还是就拿结婚不久生育了孩子刚做父母的周边人来看,他们对“自己”的定义是什么?是谁谁谁的妈妈/爸爸。在这个定义之下,最重要的情感需求是什么?是被孩子需要、照顾和抚养孩子、被孩子喊爸爸/妈妈……往往这些时刻内心总是温暖的,情感需求在被梳理出来后也被充分的满足着。可是,当孩子长大了离开了他们,当伴侣形同虚设各自玩各自的……通过别人定义的“自己”——谁谁谁的妈妈/爸爸、谁谁谁的妻子/丈夫,及其对应的情感需求就淡化了,这里不是说不需要了,而是之前依附别人的那些具体情感需求被淡化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真实“自我”——只属于自己的自己(而非由别人定义的自己)的需求——个体的内在情感需求就出来了,而这些情感需求的产生根源一定是你的“自我”。

如果没有“自我”,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压抑,成了隐形人——更多的中老年人。另一种则会爆发,发疯一样寻找外界任何可抓到手里的稻草,延续“通过别人定义自己,产生情感,被别人满足”的模式。

如果有“自我”,那么无论什么时刻,都将知道自己是谁,自己需要什么,怎样的情感才是适合自己的,以及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得到自我满足。比如年轻时从事艺术的老年人,他们老了之后依旧可以以艺术为伴,获取着情感和精神需求的自我满足。当然,艺术仅仅是一种形式。只要是那些在生命中寻找到、并坚持“自我”的人,他们都可以有自己的形式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不管是年轻时还是年老后。

最后,就类似的事件中的人,怎么让她们得到些情感满足呢?寻找自我,对于中老年人确实更难,但并非不可能。另一个容易点的方法,也是借助外力——比如给老人们一些期望,用这些期望让他们来再次定义“自我”,并从中梳理出情感需求,并尝试逐渐来满足。人总得仰仗些什么,才好活得下去。

到了这里,关于这个事件才算是能从脑袋里面揭过去了。毕竟,寻找自己是每个人都能主动去做的事情,即便这个过程很难,但是,哪怕有一线可能,也要去寻找,找到了就去坚持,总不会错。

教父说:一个人只有一种生活。那么一个人找到了“自我”,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就能活成自己。

(0)

相关推荐